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苍宏专利>正文

通用式防潮箱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82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式防潮箱除湿装置。其为一组可组合于防潮箱上之热交换装置所构成,热交换装置包括热电偶、冷凝体、散热板、封口垫以及一水分扩散网层;热电偶、冷凝体及封口垫置于散热板上,呈凸状之冷凝体密接于热电偶之冷接面上,热电偶之热接面则与散热板接着;热电偶之周围围覆有一层封口垫,水分扩散网层覆盖于热交换装置之表层。该产品能有效增进除湿功能,避免冷凝水滴漏,充分应用箱内空间,无碍于外在空间之限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式防潮箱除湿装置。为避免小型器材之零件或磁碟片等软体资料因湿气之影响而损坏、发霉,通常须利用防潮箱来保存该器材或软体等;传统防潮箱中为避免湿气之发生,通常均利用传统干燥剂或小型除湿装置,然而,传统干燥剂虽有一定之除湿效果,惟在使用一定期限后即告失效而须定期更换,且其除湿效果亦并不显著,对于具有精密零件之器材或软体,并无法达到有效除湿之目的,至于利用可再生干燥剂除湿装置,则由于须包括加热器、定时器、促动器等复杂机构,不但成本高昂且易故障,而且其除湿装置之体积占去箱内空间较大比率,故亦非一理想之方式。目前市面上尚有一种除湿装置,其是利用具帕尔帝效应之热电偶,藉由其冷热交换原理使湿气经冷凝成水后排放于防潮箱外,然而该习知之热电偶式除湿装置,其结构设计仅能使热交换装置装设于箱体之侧壁,以利用水向下流之自然重力,将冷凝水导引至箱外排放,此种习知之除湿装置,虽然能有效改善前述干燥剂式装置之缺点,但仍因其较庞大之体积,及牵就冷凝水之收集与排放,而使该装置仅能设于箱体之特定部位,不但限制了箱体外观造型之变化,另使得不能依不同用途之防潮箱之需要,将除湿装置选择装于最有利于散热之箱体部位,因而造成须加大散热片体积及加装风扇散热等缺点,不但增加了体积及材料成本,并减少了箱体之有效容积。本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轻薄外观,且具除湿实效之新颖通用式防潮箱除湿装置,其利用一组可设于防潮箱任一箱壁位置之规格化热交换装置及特殊水份扩散网层结构性设计,而可配合不同用途之防潮箱,依其外型设计之需要,在不同部位之箱壁选择设以不同型式之槽口,以提供该热交换装置之组装,至于该槽口之位置包括了可设于防潮箱箱底、箱侧及箱顶等不同之选择位置,其槽口位置型式各异,惟均可适合该规格化之热交换装置而组装,藉以有效达到防潮除湿效果,且防止冷凝水之不当溢漏,同时亦因其规格化零件,而可有效降低生产之成本,除此之外,使用者更因其摆放位置之需要,而可选购除湿装置不同部位设置之防潮箱,增加了多重选择性,使防潮箱不受箱体摆放位置之影响而产生热交换装置散热不良之情形。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主要系为一组可组合于防潮箱体上之热交换装置所构成,该热交换装置包括热电偶、冷凝体、散热板、封口垫以及一水份扩散网层;其中,热电偶、冷凝体及封口垫置于散热板上,呈凸状之冷凝体密接于热电偶之冷接面上,而热电偶之热接面则与散热板接着;另在热电偶之周围,围覆有一层封口垫,而散热板之表面则开设有若干湿气蒸发孔;至于水份扩散网层,则覆盖于前述热交换装置之表层,而仅令冷凝体突露,且水份扩散网层之边缘则向外延伸,而平贴于散热板之表面,而该水份扩散网层系指一种毛细作用良好,而可使水份快速扩散之薄片状网层而言;藉由上述热交换装置与扩散网层之组合,而可形成一规格化结构,进而可与设于箱体任一箱壁上之槽口组装,而达到具备多种不同选择之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潮箱之实施例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热交换装置之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槽口结构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槽口结构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之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之槽口结构分解图。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之通用式防潮箱除湿装置,其系指一种可设于防潮箱箱体(1)任一箱壁位置,而提供箱内防潮除湿功能之装置而言,该任一箱壁包括箱顶、箱侧及箱底等,而能提供一种具多种选择且除湿效果良好之结构。其次,请再参看图2所示,构成本技术之主体系指可设于该箱体(1)任一箱壁之一组热交换装置(2),该热交换装置(2)包括由热电偶(21)、冷凝体(22)、散热板(23)、封口垫(24)所组成,以及包括一扩散网层(3);其中,热电偶(21)、冷凝体(22)及封口垫(24)等组合置于散热板(23)上适当位置,呈凸状之冷凝体(22)设于热电偶(21)之冷接面上,而热电偶(21)之热接面则与散热板(23)接着;另在热电偶(21)之周围,围覆有一层封口垫(24),其作用除可确保冷凝体(22)不受散热板(23)之热传导影响,同时亦具有封住槽口(11、12、13),阻绝湿气渗入箱内之功能;又散热板(23)之表面开设有若干湿气蒸发孔(25),而可使散热板(23)更具热气散逸之功能;至于一薄片状之扩散网层(3),其则覆盖于前述热交换装置(2)之表层,而仅令冷凝体(22)凸露,且其边缘则向槽口之周边延伸,而平贴于散热板(23)之表面,而该扩散网层(3)系指一种毛细作用良好,而可使水份快速扩散之网层而言;藉由上述热交换装置(2)与扩散网层(3)之组合,而可形成一规格化结构,进而可配合设于箱体(1)不同箱壁上之槽口型式组装,而达到具备多种不同选择之目的。继续请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为本技术设于箱体(1)底部之第一实施例,其中,在箱体(1)之底部开设有一槽口(11),该槽口(11)之表面向中心呈内凹之斜面(111)形态且呈开放式造型,而于槽口(11)之底缘并形成一卡座(112),可供封口垫(24)卡置其间,以封住槽口(11),阻隔箱外湿气之渗入,同时并使散热板(23)藉由螺丝(113)锁置固定于箱底部;又,热交换装置(2)中冷凝体(22)略凸伸于斜面(111)所形成之槽口(11)中,而当其表面凝结水滴后,可循其凸状体表面而滑落至下层扩散网层(3),而藉由网层(3)之毛细作用将水份扩散至周边,同时因散热板(23)用以传导散逸热电偶(21)热接面之热能,而使其表面具热质,当扩散网层(3)扩散之冷凝水接触于该具热质之散热板(23),除可加速水份之蒸发散逸外,同时,亦可增加散热板(23)之散热效益,而提升热电偶(21)之热交换作用。至于,该槽口(11)表面之斜面(111)设计,则主要系用以避免凝结水份之溢漏。其次,请再参看图5及图6所示,则为本技术设于箱体(1)侧壁之第二实施例,其与前述实施例之差异仅在于箱体(1)槽口之设计,其中,图中所示,该侧壁上之槽口(12),主要亦系于箱体之侧壁上开设有一朝箱内侧斜向凸出之表面,且该槽口(12)之内部形成一中空部份,且在其外缘亦形成一卡座(121),可供该热交换装置(2)及扩散网层(3)直立安装及锁置,其中,由于热交换装置(2)中之冷凝体(22)被限制于槽口(12)内中空位置,因此无虞冷凝水之功能溢漏,且相同冷凝水亦可经网层(3)而扩散于散热板(23)而行蒸发作用。最后,则请参看图7及图8所示,为本技术另一设于箱体(1)顶部之第三实施例,其主要系于箱顶部设一下凹之槽口(13),该槽口(13)凹设于箱体(1)内部,而于槽口(13)上方,形成一卡座(131),可供封口垫(24)之卡置,且该槽口(13)对箱内呈开放式设计,亦即在槽口侧边开设有利于与箱内空气对流之开孔(42);槽口(13)内铺置一扩散网层(3),并以一中央设有槽孔(41)之一压板(4)将网层(3)夹置于槽口(13)内,除藉以固定网层(3)外,并藉以覆盖网层(3)之表面,以减少网层(3)之暴露面积,而防止冷凝水由网层(3)之表面蒸发回箱内;其次,该网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式防潮箱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系为一组可组合于防潮箱体上之热交换装置所构成,该热交换装置包括热电偶、冷凝体、散热板、封口垫以及一水份扩散网层;热电偶、冷凝体及封口垫置于散热板上,呈凸状之冷凝体密接于热电偶之冷接面上,而热电偶之热接面则与散热板接着;另在热电偶之周围,围覆有一层封口垫,而散热板之表面则开设有若干湿气蒸发孔;至于水份扩散网层,则覆盖于前述热交换装置之表层,而仅令冷凝体突露,且水份扩散网层之边缘则向外延伸,而平贴于散热板之表面,而该水份扩散网层系指一种毛细作用良好,而可使水份快速扩散之薄片状网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苍宏
申请(专利权)人:许苍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