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装置,在组装包括第一零件、第二零件及位于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之间的第三零件的零件组装体时,朝多个组装区域依次搬运零件组装体,该搬运装置包括:装载台(20),该装载台(20)具有多个装载部(21),该多个装载部(21)在搬运方向(L)上排列,以将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装载到多个组装区域的各区域中;以及搬运单元(30、40),该搬运单元(30、40)从下侧保持第一零件以将零件组装体抬高至装载台的装载部(21)上方,并通过往复动作将该零件组装体依次搬运至多个装载部(21)。藉此,能实现设备的节省空间化、组装工序的步骤的简化等,并能防止损伤、破损地高精度且高效率地搬运零件组装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组装包含至少三个零件的零件组装体时在各组装工序间对组装中的零件组装体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在包含作为零件的外圈、内圈及位于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在内的轴承的组装工序中对组装中的轴承组装体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轴承,已知有一种包括外圈、内圈、位于外圈的内周面与内圈的外周面之间的多个球、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保持多个球的保持器、对外圈与内圈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等的轴承。此外,在组装该轴承的情况下,通过操作者的手动作业或使用专用的组装装置依次进行对位工序、装球工序、等配工序、保持器的嵌合工序、密封构件的嵌合工序等作业, 其中,在上述对位工序中,使搬入规定组装区域中的外圈及内圈彼此对位,在上述装球工序中,将多个球嵌入完成对位工序的外圈与内圈之间,在上述等配工序中,使装球工序中随便组装的多个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在上述保持器的嵌合工序中,嵌入保持器,以将等配工序中排列好的球保持成不发生位置偏移,在上述密封构件的嵌合工序中,在保持器的外侧,朝外圈与内圈之间的间隙中嵌入环状的密封构件。在组装这样的轴承时,作为搬运外圈或内圈的搬运装置,已知有一种包括形成搬运路并呈矩形截面的中空的引导管、能沿引导管移动的链、以朝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突出的方式设于链上并插入零件(外圈或内圈)的杆状的零件保持部的搬运装置,在该搬运装置中,将零件保持部插入外圈或内圈,并在悬吊的状态下对外圈或内圈进行搬运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其他搬运装置,已知有一种包括上部开口的呈二字状截面的引导通路和以规定间距固定于滚子链并在引导通路内移动的按压板的搬运装置,在该搬运装置中, 在直立成使外圈或内圈的外周面与引导通路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下,伴随着滚子链的移动, 一边用按压板对外圈或内圈进行按压,一边使该外圈或内圈滚动来进行搬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作为其他搬运装置,已知有将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嵌入有球的轴承组装体变成水平状态(以外圈及内圈的轴线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将一端面变成水平状态)并装载于带式传送机来进行搬运的搬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此外,在使用该搬运装置进行组装时,以从轴承组装体的上方接近的方式进行各种作业。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搬运装置中,由于在外圈或内圈直立的状态下进行搬运,因此,该外圈或内圈的外周面可能会与其他物体接触而损伤或破损。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搬运装置中,由于在宽度比外圈的宽度大的传送带上装载轴承组装体,且一边对其进行位置控制一边进行搬运,因此,该轴承组装体的控制会变得复杂,并可能会因搬运速度的变化等而产生轴承组装体的位置偏移(球的位置偏移)。此外,在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搬运装置中,由于在使轴承组装体处于水平状态来进行搬运时,各种组装作业仅限于从轴承组装体的上方(朝向上侧的一端面) 开始进行,因此,在进行从下方(另一端面)开始的作业的情况下,需将轴承组装体移送至其他作业台等以另外进行作业,从而使作业的步骤变得复杂,使装置的设置面积变大,并导致设备空间的增加。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昭60-1240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实开昭62-7712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2007-64295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特许第2827382号公报专利技术的公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设备的节省空间化、组装工序的步骤的简化等,并能防止损伤、破损等且不产生位置偏移地高精度高效率地搬运作为搬运对象的零件组装体(尤其是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的轴承组装体),还能从上下方向进行各种组装作业的搬运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搬运装置在组装包括第一零件、第二零件及位于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之间的第三零件的零件组装体时,朝多个组装区域搬运零件组装体,包括装载台,该装载台具有多个装载部,该多个装载部在搬运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以将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装载到多个组装区域的各区域中;以及搬运单元,该搬运单元进行反复动作,从下侧保持第一零件以将零件组装体抬高至装载台的装载部上方,并将零件组装体依次搬运至多个装载部。根据该结构,由于搬运单元在通过上述反复动作朝装载台上的多个装载部依次搬运零件组装体时,从下侧保持第一零件以将零件组装体抬高至装载台的装载部上方,并朝多个装载部依次搬运零件组装体,因此,能顺利地搬运零件组装体。另外,能实现设备的节省空间化、组装工序的步骤的简化等,并能防止损伤、破损地高精度且高效率地搬运作为搬运对象的零件组装体,此外,还能在多个组装区域中以从上下方向接近零件组装体的方式进行各种组装作业。在上述结构中,搬运单元包括一对搬运构件,该一对搬运构件沿着装载台的两侧部配置,被升降驱动成能相对于装载台的装载部在上下方向上自由出没,且被水平驱动成能在搬运方向上自由往复运动;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一对搬运构件上升、水平前进、下降及水平后退。根据该结构,当朝装载台上的多个装载部搬运在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之间嵌入有第三零件的状态下的零件组装体时,一对搬运构件被驱动机构驱动,从而朝装载台上方突出(上升)以抬起第一零件并加以保持,在搬运方向上水平移动规定距离(至下一个装载部)后,该一对搬运构件没入(下降至)装载部下方以将该零件组装体移送至装载台的装载部,然后,水平移动而返回至初始位置。藉此,能防止位置偏移,并能将零件组装体依次搬运至多个装载部。在上述结构中,能采用以下结构一对搬运构件具有多个定位保持部,该多个定位保持部在搬运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以对第一零件或零件组装体进行定位并加以保持。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一对搬运构件上设有多个定位保持部,因此,通过将作为单个零件的第一零件或零件组装体(的第一零件)装载于定位保持部,即便在进行搬运时一对搬运构件产生稍许振动或松动,也能可靠地防止第一零件或零件组装体的位置偏移。在上述结构中,能采用以下结构一对搬运构件包括上述定位保持部,该定位保持部对第一零件进行定位并加以保持,以在供给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的供给区域与供给第三零件并将其嵌入的嵌入区域之间保持并搬运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以及第二定位保持部,该第二定位保持部固定于一对搬运构件的上游侧端部且朝搬运方向的下游侧伸长,在该第二定位保持部的前端区域对第二零件进行定位并加以保持。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零件被设于一对搬运构件的定位保持部定位并保持,第二零件被设于一对搬运构件的第二定位保持部定位并保持,且通过一对搬运构件的前进运动将该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同时从供给区域搬运至嵌入区域,因此,无需用于对第二零件进行搬运的其他机构,从而能简化结构,并能一边使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相对定位,一边将该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一起搬运。在上述结构中,能采用以下结构装载台包括凹部或台阶部,该凹部或台阶部允许第二定位保持部在供给区域与嵌入区域之间升降及水平移动。根据该结构,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能使第二定位保持部相对于装载台相对地升降移动及水平移动。在上述结构中,能采用以下结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力传递构件,该驱动力传递构件朝一对搬运构件传递升降驱动力和搬运方向上的往复驱动力,一对搬运构件形成为能与驱动力传递构件卡合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装置,在组装包括第一零件、第二零件及位于所述第一零件与第二零件之间的第三零件的零件组装体时,朝多个组装区域搬运所述零件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台,该装载台具有多个装载部,该多个装载部在搬运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以将所述第一零件及第二零件装载到所述多个组装区域的各区域中;以及搬运单元,该搬运单元进行反复动作,从下侧保持所述第一零件以将所述零件组装体抬高至所述装载台的装载部上方,并依次将所述零件组装体搬运至所述多个装载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敬隆,
申请(专利权)人: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