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仅在一端侧缠绕胶带而固定安装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中的索环与插通该索环的线束,也能够保持索环的形状,防止该索环的车体卡定凹部向与贯通孔的周缘分离的方向变形。一种索环具有:扩径筒部,与使电线紧贴着插通的小径筒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连续,包围该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并扩大直径;车体卡定凹部,在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的外周面上以环状设置;内侧凸缘,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连接上述扩径筒部的内周和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的外周面;以及线材插通筒部,与扩径筒部上所设置的线材用贯通孔连续,通过上述扩径筒部的内部而从上述大径侧开口端突出,从上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和扩径筒部接触的位置到与上述车体卡定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内侧凸缘与该扩径筒部的内周面隔开空隙而分离并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索环,安装到在布线到汽车上的线束上而安装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尤其用于改善该索环和线束的安装作业性。
技术介绍
从汽车的发动机室到车室侧布线的线束贯通在用于分隔发动机室和车室的仪表盘(或前围板)上穿通设置的贯通孔而布线,为防止水及灰尘从贯通孔进入到车室内,在线束上外装由橡胶或弹性体一体成型的索环,将该索环上设置的车体卡定凹部卡定到贯通孔的周缘。作为这种索环,本申请人在日本特开2003-111250号公报中提供了图9所示的索环 100。如图9㈧所示,该索环100中,第1小径筒部101与设置了车体卡定凹部103的扩径筒部102连续,该扩径筒部102的大径侧开口端侧与封闭壁部104连续,从该封闭壁部 104的中央突出设置第二小径筒部105,如图9 (B)所示,将线束W/H用胶带T缠绕固定到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小径筒部101和第二小径筒部105的前端部分。并且,上述扩径筒部102设置有使由清洁管及发动机罩开启电缆构成的线材贯通的贯通孔106a,并设置由线材插通筒部106b构成的线材插通部106,该线材插通部106b从该贯通孔106a的周缘插通扩径筒部102的中空部,并从封闭壁部104突出。从该封闭壁部 104突出的线材插通筒部106b位于上述第二小径筒部105的外周。如上所述,线材插通筒部106从封闭壁部104突出,位于第二小径筒部105的外周,因此将胶带T从第二小径筒部105的前端部缠绕到线束W/H的电线组的外周时,位于外周的线材插通筒部106b妨碍胶带缠绕作业,存在不易进行胶带缠绕作业的问题。且需要在第一小径筒部101和第二小径筒部105这两处对线束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胶带缠绕作业,因此存在增加索环和线束的固定作业步骤的问题。且将封闭壁部设置在扩径筒部的大径侧端时,在该封闭壁部设置直径方向的狭缝,在索环通过模具成型时,填装到扩径筒部的中空部的型芯需要进行脱模,但存在该型芯脱模作业不易进行的问题。但仅将与扩径筒部102的小径端侧连续的第一小径筒部101的前端侧和线束用胶带缠绕固定,胶带缠绕部分为一处时,扩径筒部102的大径侧的形状保持力降低。因此与车体面板的贯通孔卡定的扩径筒部102的大径侧外周面的车体卡定凹部103易于变形,存在防水性能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112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问题而出现,其课题在于,线束和索环的胶带缠绕位置仅为从扩径筒部的小径端侧突出的小径筒部的前端侧,消除难以进行胶带缠绕作业的第二小径筒部,并且加强设置了与车体面板的贯通孔卡定的车体卡定凹部的扩径筒部的大径侧的形状保持力,提高防止性能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索环,以外装在汽车用的线束上的状态卡定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中,由橡胶或弹性体制成,上述索环的特征在于,具有小径筒部,使上述线束紧贴而贯通,仅在其一侧部的前端与上述线束的电线组缠绕胶带而固定;扩径筒部,与上述小径筒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连续,包围该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并扩大直径; 车体卡定凹部,在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的外周面上以环状设置;内侧凸缘,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连接上述扩径筒部的内周和上述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的外周面;以及线材插通筒部,与上述扩径筒部上所设置的线材用贯通孔连续,通过上述扩径筒部的内部而从上述大径侧开口端突出,从上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和扩径筒部接触的位置到与上述车体卡定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上述内侧凸缘与该扩径筒部的内周面隔开空隙而分离并突出,上述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的前端部分从该内侧凸缘的前端突出,该小径筒部的前端位于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开口端。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索环仅在与扩径筒部的小径端侧连续并向外方突出的小径筒部的一侧部的前端侧缠绕线束的电线组和胶带而固定。且在由清洁管及/或发动机罩开启电缆构成的线材的线材插通筒部突出的一侧不缠绕胶带,胶带缠绕位置为一处。因此,可减少胶带缠绕作业数,且在上述线材插通筒部突出的一侧去除胶带缠绕作业,因此可简单地进行索环和线束的胶带缠绕固定作业。并且,到大径侧开口端附近为止设置使插通扩径筒部的内部的上述小径筒部的另一侧的外周面、及该扩径筒部的内周面连续的内侧凸缘,因此可增强扩径筒部的形状保持力。且与线束紧贴的小径筒部的前端部从该内侧凸缘的前端突出,因此可进一步加强扩径筒部的形状保持力,抑制与车体面板的贯通孔嵌合的车体卡定凹部变形,提高防水性能的可靠性。进一步,在从扩径筒部与车体面板的内周面接触的位置到与车体卡定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该内侧凸缘与扩径筒部的内周面隔开空隙而分离,因此在将索环的车体卡定凹部嵌合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时,可使扩径筒部顺利向内部变形,能够减小插入力。优选在与上述内侧凸缘的前端面隔开间隙而相对的位置上,从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内周面突出有干扰壁。从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内周面突出的干扰壁的突出的径向尺寸较短,仅为和内侧凸缘的外周侧的前端面重叠的长度,上述小径筒部的突出的另一端部位于被该壁部包围的开口端的中央部。因此,在与内侧凸缘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干扰壁时,当内侧凸缘或扩径筒部侧的车体卡定凹部变形时,彼此接触而抑制变形,可提高索环的形状保持力,保持防水性能。优选在与设置有上述内侧凸缘的位置相对的扩径筒部的外周面上,从与上述小径筒部连续的连续端至到达车体卡定凹部的位置为止,设置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阶梯部,在上述突条阶梯部的外表面,从上述小径筒部侧的连续端到向上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插通时与该贯通孔的周缘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设置有从上述连接端突出的山形凸缘,并且在突出设置有该山形凸缘的部分的扩径筒部与上述小径筒部之间设置有轴线方向的槽。如上所述,索环在扩径筒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且从上述小径筒部向车体卡定凹部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阶梯部时,可减少车体面板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和突条阶梯部的外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可减小用于将索环安装到贯通孔的插入力。并且如上所述,优选在上述突条阶梯部的外表面,从上述小径筒部侧的连接端到向上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插通时与该贯通孔的周缘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设置有从上述连接端突出的山形凸缘。上述山形凸缘的形状为,从与上述小径筒部的连接端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且具有从顶部的突出端向上述突条阶梯部的外表面倾斜的上述倾斜面。在将小径筒部插入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的状态下,位于下方侧的上述山形凸缘的上述倾斜面由贯通孔的内周面保持而能够被暂时保持,直到从另一面侧拉入上述小径筒部,且在暂时保持该下方侧的状态下,在上方侧,使贯通孔的周缘接触没有超过上述车体卡定凹部的位置。如上所述,在扩径筒部的外周面上,突条阶梯部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在各突条阶梯部的小径筒部连接侧进一步突出设置山形凸缘,从而在作业人员将上述小径筒部插入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的侧(例如发动机室侧)后、作业人员移动到贯通孔的另一侧 (例如车室侧)并进行拉伸作业之前的期间,即使索环因自重倾斜,位于下侧的上述山形凸缘的倾斜面也会挂在贯通孔的下侧内周面,可暂时保持住索环。即,可将山形凸缘用作暂时保持凸缘。并且,在暂时保持上述下方侧的状态下,为了保持在相对的上方侧车体卡定凹部没有通过贯通孔的状态,把持通过贯通孔的小径筒部并进行拉伸作业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索环,以外装在汽车用的线束上的状态卡定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中,由橡胶或弹性体制成,上述索环的特征在于,具有:小径筒部,使上述线束紧贴而贯通,仅在其一侧部的前端与上述线束的电线组缠绕胶带而固定;扩径筒部,与上述小径筒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连续,包围该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并扩大直径;车体卡定凹部,在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的外周面上以环状设置;内侧凸缘,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以连接上述扩径筒部的内周和上述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的外周面;以及线材插通筒部,与上述扩径筒部上所设置的线材用贯通孔连续,通过上述扩径筒部的内部而从上述大径侧开口端突出,从上述车体面板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和扩径筒部接触的位置到与上述车体卡定凹部相对的位置为止,上述内侧凸缘与该扩径筒部的内周面隔开空隙而分离并突出,上述小径筒部的另一侧部的前端部分从该内侧凸缘的前端突出,该小径筒部的前端位于上述扩径筒部的大径侧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和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