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401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能够将人体等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使期望频率的天线特性良好。在该装置中,馈电部(102)设置在接地板(101)上。天线元件(103)具有从馈电部(102)馈电的被馈电部(112)、接地到接地板(101)的接地部(111)、以及通过将导电板在中途折回使导电板的表面相互对向而形成的主体部(113),被馈电部(112)和接地部(111)与主体部(113)连接而具有倒F形状,并且被配置在接地板(101)的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降低流到接地板的电流的宽带天线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在小型移动终端所安装的天线,已知板状倒F天线(PIFA =PlanarInverted-F Antenna)(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天线中,接地板经由金属线与导体地板连接,经由金属线从馈电点馈电。另外,导体壁的一端与接地板电连接,电磁耦合调整板与导体壁的另一端电连接。电磁耦合调整板与导体地板隔开规定的空隙配置,并且在与导体地板之间形成电容。由此,能够使天线的频率特性宽带化。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23114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中,在天线激振时,由上述电磁耦合调整板向移动终端的接地板流过较多的电流。因此,在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壳体时,流到接地板的电流发生较大变化,而且人体作为电介质发挥作用,发生天线的阻抗失配。其结果,存在无法获得原本的天线特性,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质量劣化的问题。图1 (a)表示移动终端被放置在自由空间时的VSWR(Voltage Standingffave Ratio,电压驻波比)特性,图1 (b)表示移动终端放置在人体附近时的VSWR特性。在图1 (a) 和图1(b)中,横轴是频率,纵轴是表示天线阻抗的匹配程度的VSWR。在VSWR为1时,取得最佳阻抗匹配。在图1 (a)中,以期望频率&共振。也就是说,以期望频率&取得最佳阻抗匹配。 相对于此,在图1(b)中,由于人体的影响,相对于上述自由空间时的期望频率f;向低频侧偏移,以频率fs共振。由此,即使对应于移动终端在自由空间的期望频率进行设计,由于受人体等的影响,有时也无法以该期望频率取得阻抗的匹配。其结果是存在在最糟的情况下通信中断等通信变得不稳定的问题。尤其在较多的电流流到接地板上时,上述现象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人体等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使期望频率的天线特性良好的天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接地板;馈电部,其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 以及天线元件,其具有被馈电部,其从所述馈电部被馈电;接地部,其接地到所述接地板; 以及主体部,其通过将导电板在中途折回使所述导电板的表面相互对向而形成,所述被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而具有倒F形状,并且被配置在所述接地板的端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人体等的影响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使期望频率的天线特性良好。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的VSWR特性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前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接地板上的电流分布特性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VSWR特性的图。图8是表示不等中值与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 通信时的用户吞吐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的前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VSWR特性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100的立体图。根据图2,天线装置100主要由接地板101、馈电部102、以及天线元件103构成。 天线装置100具有一对馈电部10加、102b ;以及一对天线元件103a、103b。接地板101具有馈电部102。接地板101例如通过导电性的壳体或者印刷形成有接地图案的电路板等形成。馈电部102设置在接地板101上。天线元件103配置在接地板101的端部。另外,天线元件103由导电板形成,与接地部111、被馈电部112、主体部113连接成一体而具有倒F形状,作为倒F天线发挥作用。 另外,天线元件103例如加工金属等导电性部件而与接地部111、主体部113 —体形成,乃至通过将被馈电部112焊接在主体部113上而形成。接地部111从主体部113垂直折弯而与主体部113 —体形成,相对于接地板101 垂直地安装。另外,接地部111与接地板101的接地进行电连接而接地。被馈电部112相对于主体部113垂直地安装,与主体部113电连接以及机械性连接,并且相对于接地板101垂直地安装。另外,被馈电部112从馈电部102馈电。另外,被馈电部11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接地板101为垂直方向)的长度与接地部111大致相同, 与接地部111平行地,从接地部111隔着规定的距离安装在接地板101上。主体部113通过将导电板在中途折回使导电板的表面相互对向而形成。另外,主体部113与接地板101平行地配置。接着,使用图3 图5更详细地说明天线元件103的结构。图3是天线装置100 的俯视图,图4是天线装置100的侧视图,图5是天线装置100的前视图。如图3所示,天线元件103a的主体部113a形成俯视L形状,天线元件10 的主体部11 形成俯视倒L形状。另外,主体部113a、li;3b由长度方向的长度为21mm(0. 15 λ )的长片和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9mm(0. 13 λ )的短片垂直相交而形成。在接地板101中,通过长边203与短边205垂直相交而形成角部201,通过长边204与短边205垂直相交而形成角部202。另外,天线元件103a的主体部113a沿着形成角部201的长边203和短边205配置在角部201。同样地,天线元件10 的主体部11 沿着形成角部202的长边204和短边 205配置在角部202。另外,接地板101的短边205的长度为45mm(0. 31 λ )。另外,如图4所示,天线元件103a的主体部113a通过将导电板从中途折回,使得在导电板的未折回方的表面302与导电板的折回方的表面301之间设置lmm(0.007X)的间隔对向而形成。另外,天线元件103a以折回侧的主体部113a与接地板101之间的距离为7mm (0.05 λ)的方式安装在接地板101上。再者,在图4中未记载,关于天线元件10 也同样,因此省略相关的说明。另外,根据图5,天线元件103a以接地部Illa与被馈电部11 之间的距离为 5mm (0. 03 λ)的方式形成。另外,天线元件10 以接地部Illb与被馈电部112b之间的距离为5mm(0. 03 λ )的方式形成。再者,图3 图5的天线元件的各个尺寸只是一个例子,只要具有图2所示的天线元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尺寸。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接地板101上的电流分布特性的图。根据图6,在通信终端装置的壳体的接地板101上,具有与天线元件103a、10 越接近、电流值越大的电流分布 (其中,Pl >P2>P3>P4,(Pl P4分别表示电流值(A/m))。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电流分布在将接地板101安装在未图示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壳体上时,集中在天线元件103a、 103b附近,不分布到接地板101整体。因此,在用户用手握持移动终端的区域Rl的电流值为最小的电流值P4。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元件103a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天线装置,包括:接地板;馈电部,其设置在所述接地板上;以及天线元件,其具有:被馈电部,其从所述馈电部被馈电;接地部,其接地到所述接地板;以及主体部,其通过将导电板在中途折回使所述导电板的表面相互对向而形成,所述被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而具有倒F形状,并且被配置在所述接地板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