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将该组合物成形而成的透明成形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241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不含铅、锡、钡等的重金属系稳定剂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将该组合物成形而成的透明成形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是相对于氯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而含有0.0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A)有机酸锌盐的至少一种、以及0.0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B)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更详细来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使用重金属系稳定剂特别是锡系稳定剂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氯乙烯系树脂可以通过添加增塑剂而容易地调整硬度,因此能用于各种用途。特别是完全不含增塑剂的硬质的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或者含有少量增塑剂的半硬质的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由于刚性优异而被广泛用于建材等。因此,在完全不混合增塑剂的硬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或仅少量混合增塑剂的半硬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当曝露在高温高压下加工时自不用说,即使是作为成形品的热稳定性及耐候性方面,也被要求有更高的性能。以前,在由硬质的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所得的硬质透明成形品的情况下,被用于需要像玻璃那样的透明制品的容器类、工业板、装饰板、膜或片材(sheet)等广泛的制品。 但另一方面,已知氯乙烯系树脂具有以下缺点通常对于光或热的稳定性不足,在加热成形加工时或产品使用时,产生主要由脱卤化氢所引起的分解,容易产生着色或者物理特性下降。为了改善这种缺点,一直以来,人们尝试了混合有机酸的金属盐、有机锡化合物、有机亚磷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β - 二酮化合物、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稳定剂来改善氯乙烯系树脂的稳定性。作为上述稳定剂,从成本方面的优势等观点来看,以前一直使用铅、镉等重金属系稳定剂,但是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重金属等的毒性或者对环境的影响成为问题, 而有使用钡-锌系的复合稳定剂的倾向。但是,最近人们也开始担心钡会影响环境,因此期望换成毒性更低的钙-锌系、镁-锌系或者钙-镁-锌系的复合稳定剂。从这种观点来考虑,已提出了添加有机酸钙盐、有机酸锌盐、碱性亚磷酸盐及水滑石化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1),以及添加有机酸碱土金属盐、有机酸锌盐、碱性磷酸锌及水滑石化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幻,但是即使将这些化合物组合使用,其耐热性等性能也是不足的。而且,这些文献中关于透明性完全没有记载,且没有任何与透明性的改善相关的启7J\ ο进而,也提出了添加了无机填充剂、锌化合物、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热分解型有机发泡剂的发泡成形品用的氯乙烯系发泡性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幻,以及混合了己二酸酯系增塑剂、有机羧酸的钙盐、锌改性水滑石化合物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4)。但是,这些文献中也都没有与透明性相关的任何记载,因此由这些文献无法获得与透明性改善相关的见解。另外,作为可以提高透明性的稳定剂,提出了锡系稳定剂(专利文献5以及专利文献6)。但是,从对环境的影响或毒性的观点来看锡也不优选。另外,锡系稳定剂大多为液态,因此使用该液态的锡系稳定剂时,存在有不仅成形加工时的熔融树脂的润滑性下降,而且成形体的热变形温度(软化点)下降的问题t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平9-6748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3-16070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3-237140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6-10074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昭62-473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8-18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铅、锡、钡等重金属系稳定剂的、透明性高而且加工性也优异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不仅透明性高而且软化点等物理特性也优异的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的透明成形品。S卩,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将该组合物成形而成的透明成形品,所述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是相对于氯乙烯系树脂 100重量份而含有0. 001重量份 10重量份的(A)有机酸锌盐的至少一种、以及0. 001重量份 10重量份的(B)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而成。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用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前述(B)成分的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MylZny2Alx(0H)2(C03)x/2 · HiH2O ⑴其中,(I)式中的M表示镁、或者镁及钙,x、yl及y2分别表示满足下式所示条件的数,m 表示 0 或者任意的正数;0 < χ 彡 0. 5,yl+y2 = l-χ, yl ^ y2,0. 3 ^ yl < 1,0 < y2 < 0. 5。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进一步含有0.001重量份 10重量份的至少一种润滑剂作为 (C)成分。进而,根据需要可以含有0重量份 50重量份、优选10重量份 50重量份、更优选20重量份 40重量份的增塑剂成分。通过像这样含有增塑剂,可以形成半硬质氯乙烯系树脂。另外,从毒性或环境问题角度,优选不含有机锡系化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不仅透明性高而且加工性也优异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特别适合于获得硬质或半硬质的、透明性高的、软化点等物理特性优异的成形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加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作为构成(A)成分有机酸锌盐的有机酸,可以列举羧酸、有机磷酸或者酚类等。另外,该有机酸锌盐可以是酸性盐、碱性盐或者过碱性盐的任一种。作为上述羧酸,例如可以列举己酸、辛酸、壬酸、2-乙基己酸、癸酸、新癸酸、i^一碳烯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异硬脂酸、12-羟基硬脂酸、氯硬脂酸、12-酮硬脂酸(12-ketostearic acid)、苯基硬脂酸、蓖麻油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 (linolenic acid)、油酸、花生酸、山嵛酸、芥酸、巴西烯酸(brassidic acid)及类似酸,以及动物脂肪酸、椰子油脂肪酸、桐油脂肪酸、大豆油脂肪酸及棉籽油脂肪酸等的、天然产出的上述酸的混合物,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乙基苯甲酸、异丙基苯甲酸、甲基苯甲酸、二甲基苯甲酸、水杨酸、5-叔辛基水杨酸、环烷酸、环己甲酸等。作为前述有机磷酸,可以列举单或二辛基磷酸、单或二(十二烷基)磷酸、单或二 (十八烷基)磷酸、单或二 _(壬基苯基)磷酸、膦酸壬基苯基酯、膦酸硬脂酯等。作为前述酚类,可以列举苯酚、甲酚、乙酚、环己酚、壬酚、十二烷基苯酚等。本专利技术中用作㈧成分的有机酸锌盐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合用。无论是哪种情况,从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和透明性的观点来看,特别优选使用有机羧酸的锌盐。相对于氯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用作(A)成分的上述有机酸锌盐的含量为0. 001 重量份 10重量份,优选0. 01重量份 5重量份。若该含量少于0. 001重量份,则着色性及耐候性不足,若超过10重量份则热稳定性下降。所谓本专利技术中用作(B)成分的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是指以镁、锌及铝作为金属成分的复盐化合物,或者以镁、钙、锌及铝作为金属成分的复盐化合物。从透明性的观点来看,本专利技术特别优选使用以镁、锌及铝作为金属成分的复盐化合物。这些复盐化合物能够以通常的方法,通过使用锌化合物对水滑石系化合物进行处理而获得。这些复盐化合物也可以是通过在上述水滑石系化合物合成时,利用锌化合物进行处理或者后处理而获得的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这些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公昭46-2观0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47-3219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公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制品用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相对于氯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而含有0.0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A)有机酸锌盐的至少一种、以及0.0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B)锌改性水滑石系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切庆一
申请(专利权)人:ADEK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