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波导,其特征在于,其为下部包覆层、形成了图案的芯层、上部包覆层和上部低弹性层依次叠层而成的光波导,该上部低弹性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膜在25℃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2000MPa,并且该上部包覆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厚度为110μm的固化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为90%以上。可以提供一种耐弯曲性良好,并且光学特性良好的光波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波导,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挠性的、耐弯曲性高、光学特性优异的光波导。
技术介绍
在电子元件间或配线基板间的高速·高密度信号传送中,使用以往电气配线进行的传送,其信号的相互干扰、衰减成为屏障,开始出现高速·高密度化的极限。为了打破该现状,人们正在研究用光来连接电子元件间或配线基板间的技术,即所谓的光互连技术。为了在设备内部、设备之间等短距离中传送光信号,期待一种挠性的膜光波导。特别是在便携式小型设备的内部中配线光波导时,为了节省空间,大多以紧贴部件表面的方式进行配线,因此要求一种能够以较小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的聚合物膜光波导。为了提高挠性光波导的弯曲性或者在形状复原时界面上的追随性,正在开发使用低弹性模量材料的光波导。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中,提出了使光波导的弯曲弹性模量为 IOOOMI^以下、膜厚为150 μ m以下的、耐弯曲性、耐扭曲性高的膜光波导。然而,由于采用压模制作光波导,因此存在设计自由度低,难以改变设计的缺点。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870976号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3906870号
技术实现思路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根据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表明,如专利文献1和2所述,使用弹性体作为包覆层的光波导,由于包覆层的全光线透过率低,因此芯层的光传播损失大。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弯曲性良好,并且光学特性良好的光波导。本专利技术人反复进行积极研究,结果发现在由下部包覆层、形成了图案的芯层和上部包覆层而成的光波导中,通过在上部包覆层上进一步配置具有特定物性的低弹性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波导,其特征在于,其为下部包覆层、形成了图案的芯层、上部包覆层和上部低弹性层依次叠层而成的光波导,该上部低弹性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膜在25°C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 2000MPa,并且该上部包覆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厚度为110 μ m的固化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为90%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耐弯曲性良好,并且光学特性良好的光波导。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光波导的模式图。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光波导其它形式的模式图。符号说明1 ;光波导2;基材3;下部低弹性层4;下部包覆层5;上部包覆层6 ;上部低弹性层7;芯图案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以下,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1具有下部包覆层4、形成了图案的芯层7、上部包覆层5和上部低弹性层6依次叠层的结构。此外, 优选进一步具有下部低弹性层3,并且具有下部低弹性层3、下部包覆层4、形成了图案的芯层7、上部包覆层5和上部低弹性层6依次叠层的结构。另外,图1表示在基材2上叠层上述结构的光波导而成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基材配置在上部低弹性层6侧的结构。作为基材2的种类,为了对光波导赋予挠性、柔软性和韧性,可以优选使用高分子膜。对于构成该高分子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从具有柔软性、韧性等观点考虑,可以适当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聚苯醚、聚醚硫化物、聚芳酯、液晶聚合物、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等。该基材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为5 50 μ m的范围,优选为10 40 μ m 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5 30 μ m的范围。接着,作为用于形成下部包覆层4的树脂组合物,只要是折射率比芯层低,通过光而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更适当的是,包覆层形成用树脂优选由含有(A)基础聚合物、(B)光聚合性化合物和(C)光聚合引发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此处所用的(A)基础聚合物,用于形成包覆层并确保该包覆层的强度,只要可以达到该目的,就没有特别限制,其可以列举苯氧基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醚砜等,或者它们的衍生物等。这些基础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在上述例示的基础聚合物中,从耐热性高的观点考虑,优选在主链上具有芳香族骨架,特别优选苯氧基树脂。进一步,与下文详述的(B)光聚合性化合物的相溶性,对于确保包覆层形成用树脂膜的透明性是重要的,从这一点考虑,优选上述的苯氧基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另外,此处所谓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表示丙烯酸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 在苯氧基树脂中,含有双酚A、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或它们的衍生物以及双酚F、双酚F型环氧化合物或它们的衍生物作为共聚成分的构成单元的苯氧基树脂,因为耐热性、 密合性和溶解性优异,因此优选。作为双酚A或者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的衍生物,可以适当列举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等。 此外,作为双酚F或双酚F型环氧化合物的衍生物,可以适当列举四溴双酚F、四溴双酚F型环氧化合物等。作为双酚A/双酚F共聚型苯氧基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东都化成(株)制“WienotohtoYP-7。” (商品名)。接着,作为(B)光聚合性化合物,只要是通过照射紫外线等光而聚合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或在分子内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等。作为环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东都化学(株)制“Epotohto YD-7020、Epotohto YD-7019、Epotohto YD-7017” (都是商品名)、日本环氧树脂(株)制“Epikote 1010、 Epikote 1009, Epikote 1008”(都是商品名)等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株)ADEKA制 "KRM-2110"等脂环式环氧树脂。此外,作为(C)成分的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环氧化合物的引发剂,可以列举芳基重氮鐺盐、二芳基碘鐺盐、三芳基锍盐、三芳基硒鐺盐、二烷基苯甲酰甲基 (dialkylphenazyl)锍盐、二烷基_4_羟基苯基锍盐、磺酸酯等。此外,作为在分子内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的引发剂,可以列举二苯甲酮等芳香族酮、2-乙基蒽醌等醌类、苯偶姻甲醚等苯偶姻醚化合物、苯偶姻等苯偶姻化合物、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等苯偶酰衍生物、2_(邻氯苯基)-4,5_ 二苯基咪唑二聚物等2,4, 5-三芳基咪唑二聚物、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等氧化膦类、9-苯基吖啶等吖啶衍生物、N-苯基甘氨酸、N-苯基甘氨酸衍生物、香豆素系化合物等。此外,可以像二乙基噻吨酮和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的组合那样,将噻吨酮系化合物和叔胺化合物组合起来。另外,从提高芯层和包覆层透明性的观点考虑,上述化合物中,优选芳香族酮和氧化膦类。这些(C)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并且,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覆层形成用树脂中,以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的比例添加抗氧剂、抗黄变剂、紫外线吸收剂、可见光吸收剂、着色剂、 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等所谓的添加剂。对于下部包覆层4的厚度,在有和没有后述的下部低弹性层3时,其优选范围不同。在具有下部低弹性层3时,干燥后的平均厚度优选为320μπι的范围。如果为3μπι以上,则可以确保封入光所需的包覆厚度,如果为20 μ m以下,则可以充分发挥后述的下部低弹性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波导,其特征在于,其为下部包覆层、形成了图案的芯层、上部包覆层和上部低弹性层依次叠层而成的光波导,该上部低弹性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膜在25℃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2000MPa,并且该上部包覆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厚度为110μm的固化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为9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崎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