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线传输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839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有多个电路板的电子装置使用用于支撑所述多个电路板的支撑部件作为无线信号传输路径。例如,所述电子装置设有用于处理毫米波信号的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进行信号结合并接收所述毫米波信号从而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第二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之间且具有预定介电常数的波导,其中所述波导构成介电体传输路径,并且所述波导也支撑着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及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该结构使得能够在构成所述介电体传输路径的所述波导的另一端接收到基于从所述波导的一端辐射的毫米波信号的电磁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制造方法、无线 传输装置和无线传输方法。例如,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一种机构该机构中,用于运载电影图 像(movie image)、电脑图像(computer image)等的载波频率能够高速地传输微波波段或 30GHz 300GHz毫米波波段的信号。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印刷板已经被用来作为板状部件且用于实现电气布线,上述板状 部件包括装配在该板状部件上的诸如电阻器、电容器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等电子部件。 一般地,当构成电子装置时,在该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平行地设有多个印刷板以有助于该电 子装置的物理结构或功能结构。另外,已经提出了很多种对壳体内的如下多级结构进行固 定支撑的方法该多级结构是使用设置在各印刷板的四个角处的支撑部件以使各印刷板堆 叠起来而形成的。此外,随着近年来诸如视频和图像等信息量的显著增大,各种装置已经被用来高 速传输诸如毫米波信号等高频信号。对于这种高速数据传输装置,必须毫无差错地传输诸 如毫米波信号等高频信号。图20是示出了相关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装置900的结构示例的透视图。图20所 示的高速数据传输装置900具有如下多级结构以便在印刷板1与印刷板2之间高速传输数 据该多级结构是使用设置在这两个印刷板1和2的四个角处的固定件3来使该印刷板1 和2堆叠起来而形成的。在图20中,高速数据传输装置900包括该两个印刷板1和2以及 常规支撑用的四个固定件3,并且利用设置在印刷板1和2的四个角处的这些固定件3将印 刷板1和2彼此平行地固定着。根据印刷板1和2的固定方法,在印刷板1和2每一者的 四个角处开设预定形状的通孔4,将固定件3插入通孔4中,并且固定件3插设在印刷板1 和2之间,由此利用固定件3来保持印刷板1和2。印刷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信号处理单元5、连接器7和电气布线8。印刷板1的电 气布线8将信号处理单元5连接至连接器7。印刷板2的上表面上设有信号处理单元6、连 接器7和电气布线8。印刷板2的电气布线8将连接器7连接至信号处理单元6。根据高 速数据传输装置900,在印刷板1的连接器7与印刷板2的连接器7之间连接有电缆9,使 得能在印刷板1和印刷板2之间高速传输数据。同时,为了降低高速数据传输装置900等的成本并提高印刷板1和2的布置效率, 已经尝试了除去连接器7和电缆9。关于这种类型的高速数据传输装置900的改善对策方 面,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方法进行数据交换的电子装置。根据该电子装置,在壳体中设有装置结构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并且该无线通信 单元利用UWB无线通信来接替各装置结构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基于上述事实,在壳体内 设置有无线电波吸收体以吸收如下电磁波该电磁波作为借助于无线通信单元在各装置结构单元之间实现的通信的噪声。当电子装置按照如上所述构造而成时,无线电波吸收体吸 收壳体内的电磁波,从而抑制壳体内的多路径定相(multipath phasing)。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固定多个电路板的固定件和使用这些固定件的模 块。该模块设有多个固定件,各固定件设有光波导,在每个固定件的两个端部处的一个电路 板与另一个电路板之间实现光结合,并且将多个电路板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方式使这 些电路板固定在一起。基于上述事实,光信号利用固定件的光波导而在电路板之间传播。当 模块按照如上所述构造而成时,利用光信号作为媒体能够准确地在电路板之间传输信息。引用文件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第2004-22(^64号(3个权利要求;图1)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许第4077847号(11个权利要求;图1)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印刷板上的信号处理速度的提高,当构造相关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 装置900时,利用采用毫米波段的信号传输技术来降低干扰的高速数据传输装置或其数据 传输系统会出现下列问题。i).根据图20所示的高速数据传输装置900,必须使用连接器7和电缆9来使两 个印刷板1和2电连接。另外,必须确保壳体内有让电缆9迂回用的区域。ii).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使用无线通信方法的电子装置,当壳体被金属遮 蔽住时,无线电波在壳体中的自由空间内会被反射。壳体中的无线电反射会导致多路干 涉,从而使数据传输性能劣化。因此,为了减少多路干涉,可以考虑采用多载波调制方法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method)。然而,这可能会使系统尺寸和电力消耗增大。此外,也可考虑采用使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电力的输出电平降低的方法来限制无 线通信区域。然而,印刷板上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布置可能会受到限制,并且电子部件的布置 的自由度可能会受到制约。iii).根据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模块,因为要利用光来传输数据,所以必须准备有 发光元件(用于将光发射至固定件的光波导中)、透镜、反射板和光接收元件等。此外,由于 光轴的定位及光轴的位置偏差的低允许度,因而难以构造出印刷板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系 统。因此,与固定件进行光结合的信号处理板的结构非常复杂,并且系统尺寸增大,从而导 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大。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了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至少一个上 述问题的机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 所述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板,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用于处理毫米 波信号;第二信号处理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进行信号结合从而 接收所述毫米波信号并对所述毫米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 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之间,其中,所述支撑部件构成介电体传输路径并支撑着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 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该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包括被设置在 用于毫米波信号的第一信号处理板与用于接收毫米波信号并对所述毫米波信号进行信号 处理的第二信号处理板之间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构成介电体传输路径并支撑着所述 第一信号处理板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因此,能够使用所述支撑部件的原本的支撑结构 作为信号传输路径并能够省掉相关技术中用于将第一信号处理板和第二信号处理板连接 起来的通信电缆和连接器等。 利用这种机构,基于从构成介电体传输路径的支撑部件的一端辐射的毫米波信号 的电磁波可在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处被接收到。因此,由于可将所述支撑部件的原本的 支撑结构兼作信号传输路径,因而能够省掉相关技术中用于将第一信号处理板和第二信号 处理板连接起来的通信电缆和连接器等。 本专利技术的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第一信号处理 板,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用于处理毫米波信号;形成第二信号处理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 用于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接收所述毫米波信号并对所接收到的毫米波信号进行信号处 理;以及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之间设置支撑部件,使所述支撑部 件形成介电体传输路径,并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上的所述支撑部件支撑着所述第一信号 处理板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 在制造本专利技术的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时,能够制造出这样的毫米波介电体内 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介电体内传输装置,其包括:第一信号处理板,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用于处理毫米波信号;第二信号处理板,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进行信号结合,由此接收所述毫米波信号并对所述毫米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之间,其中,所述支撑部件构成介电体传输路径并支撑着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板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拓史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