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孔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4962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不降低插穿部件(80)的拔出载荷而能够降低插入载荷的护孔环(10)。具有腿部(84)以及由腿部(84)的顶端部(86)扩大直径而成的头部(82)的插穿部件(80)从护孔环(10)的主体部(12)的一个端部(14)侧插穿插穿孔(40)而使护孔环(10)位于其间并被安装到被插穿部件(90)。在比形成于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的槽部(30)靠一个端部(14)的一侧,插穿孔(40)的直径(φb)大于或等于头部(82)的直径(φa)。在比槽部(30)靠另一端部(16)的一侧,护孔环(10)具有小径部(24),小径部(24)中的插穿孔(40)的直径(φc)小于头部(82)的直径(φa)且大于或等于腿部(84)的直径(φ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孔环,尤其是涉及与形成于被插穿部件的开口部配合而将插穿开口部的插穿部件安装到被插穿部件的护孔环。
技术介绍
以往的护孔环的形状例如记载于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188964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188964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的例子在将覆盖发动机的发动机盖安装在发动机部件上的安装构造中,通过规定形成于发动机部件的安装部的直径和形成于筒状的护孔环的孔的直径来提高安装操作效率。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1889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188964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护孔环中,如果护孔环的刚度低,则安装部(插穿部件)插穿形成于护孔环的孔时的护孔环的变形量变大,护孔环推压插穿部件的载荷变大。结果,存在插穿部件插穿孔时所需要的载荷(本说明书中称为插入载荷)变大,组装操作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孔环,能够不降低插穿部件将要从护孔环拔出时所需要的载荷(称为拔出载荷),而能够仅降低插穿部件插入护孔环时的插入载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孔环,所述护孔环通过与形成在被插穿部件上的开口部的周缘部配合,并位于插穿开口部的插穿部件和被插穿部件之间,而将插穿部件安装到被插穿部件,并且所述护孔环包括主体部。在主体部上形成有被插穿部件插穿的插穿孔。在主体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周缘部配合来将护孔环安装到被插穿部件。插穿部件具有腿部以及由腿部的顶端部扩大直径而成的头部。插穿部件从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侧插穿插穿孔而被安装到被插穿部件。在比配合部靠一个端部的一侧,插穿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头部的直径。在比配合部靠另一端部的一侧,护孔环具有小径部,所述另一端部是一个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小径部中的插穿孔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且大于或等于腿部的直径。在上述护孔环中优选的是具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中的插穿孔的直径从一个端部向另一端部逐渐缩小。插穿孔被形成为在缩径部中具有与插穿部件的头部的直径相等的直径。在上述护孔环中优选的是配合部具有当将插穿部件插穿插穿孔时与被插穿部件面接触的推力面。在相对于推力面靠另一端部侧的位置处,从一个端部侧插穿插穿孔的插穿部件与插穿孔的内壁面抵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护孔环,能够降低插穿部件对护孔环的插入载荷,使插穿部件容易插入到护孔环中。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将插穿部件按入到插穿孔中而将插穿部件容易地安装到被插穿部件,提高插穿部件的组装操作性。并且,能够增大插穿部件对护孔环的拔出载荷,从而使插穿部件难以从护孔环拔出。因此,能够抑制插穿部件从插穿孔脱掉、安装有插穿部件的部件脱落的不良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表示将插穿部件从一个端部侧插穿到插穿孔内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将插穿部件从一个端部侧插穿到插穿孔内时作用于插穿部件和护孔环间的载荷以及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通过力矩Ml的作用而变形的护孔环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表示插穿部件将要从另一端部侧进入到插穿孔内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表示插穿部件将要从另一端部侧进入到插穿孔内时作用于插穿部件和护孔环间的载荷以及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通过力矩M2的作用而变形的护孔环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6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7涉及的护孔环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标号说明10,110护孔环、12,112主体部、14,114 一个端部、16,116另一端部、18,118外周面、20第一凸缘部、22第二凸缘部、24,124小径部、26,126缩径部、27,127内壁面、30槽部、 32,34,132推力面、40,140插穿孔、80,180插穿部件、82,182头部、84,184腿部、86顶端部、 90,190被插穿部件、92,192开口部、94周缘部、130凸缘部、194槽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不重复其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各个构成要素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对本专利技术来说未必是必须的。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当提到个数、量等时,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以外,例示了上述个数等,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是一定限于该个数、量等。(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护孔环10的构成的截面示意图。实施方式1的护孔环10由以橡胶材料为代表的弹性材料形成。如图1所示,护孔环10具有主体部12。在主体部12的内部形成有插穿孔40。插穿孔40被形成为以中心轴0为中心的线对称。主体部12被形成为与插穿孔40共用中心轴0的筒状。将中心轴0延伸的方向(轴向)上的一个方向称为DRl方向,将另一个方向称为DR2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将朝向4图中右侧的方向作为DRl方向,将朝向图中左侧的方向称为DR2方向。将沿中心轴0延伸的筒状的主体部12的、DR2方向侧的端部称为一个端部14侧, 将与一个端部14相反侧的DRl方向侧的端部称为另一端部16侧。当将插穿部件80安装到被插穿部件90时,插穿部件80从一个端部14侧插穿到插穿孔40中。主体部12包括被形成于主体部12的一个端部14侧的第一凸缘部20。主体部12还包括被形成于一个端部 14的另一端部16侧的第二凸缘部22。在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上形成有沿周向的槽部30。槽部30在轴向上的第一凸缘部20和第二凸缘部22之间被形成在外周面18上。槽部30以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的一部分细长地凹入、并沿外周面18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一凸缘部20和第二凸缘部 22通过槽部30在轴向上间隔开。第一凸缘部20和第二凸缘部22被形成为相对于槽部30 向筒状的主体部12的径向外侧伸出的凸边形状。插穿部件80插穿形成在护孔环10的主体部12上的插穿孔40。插穿部件80包括相对地大径的头部82以及相对地小径的腿部84。头部82通过腿部84的顶端部86扩径而形成。插穿部件80从头部82侧插入插穿孔40的内部。插穿部件80由例如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等刚度大难以变形的硬质材料形成。在被安装护孔环10的被插穿部件90中形成有开口部92。形成在被插穿部件90 上的开口部92的周缘部94与形成在护孔环10的主体部12上的槽部30的内部配合。通过周缘部94和槽部30的配合,护孔环10被安装到被插穿部件90。槽部30是与开口部92 的周缘部94配合而将护孔环10安装到被插穿部件90的配合部的一个例子。第一凸缘部20相对于槽部30相对地被形成为大径。第一凸缘部20的另一端部 16侧的推力面32与被插穿部件90相对。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形成了圆筒面。以主体部 12的圆筒状的外周面18向径向内侧凹入、并沿外周面18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槽部30。 推力面32形成槽部30的一个端部14侧的壁面。槽部30具有作为一个壁面的推力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孔环(10),所述护孔环(10)通过与形成在被插穿部件(90)上的开口部(92)的周缘部(94)配合,并位于插穿所述开口部(92)的插穿部件(80)和所述被插穿部件(90)之间,而将所述插穿部件(80)安装到所述被插穿部件(90),所述护孔环(10)包括形成有被所述插穿部件(80)插穿的插穿孔(40)的主体部(12),在所述主体部(12)的外周面(18)上形成有配合部(30),所述配合部(30)与所述周缘部(94)配合来将所述护孔环(10)安装到所述被插穿部件(90),所述插穿部件(80)从所述主体部(12)的一个端部(14)侧插穿所述插穿孔(40)而被安装到所述被插穿部件(90),所述插穿部件(80)具有腿部(84)以及由所述腿部(84)的顶端部(86)扩大直径而成的头部(82),在比所述配合部(30)靠所述一个端部(14)的一侧,所述插穿孔(40)的直径(φb)大于或等于所述头部(82)的直径(φa),在比所述配合部(30)靠另一端部(16)的一侧,所述护孔环(10)具有小径部(24),所述小径部(24)中的所述插穿孔(40)的直径(φc)小于所述头部(82)的直径(φa)且大于或等于所述腿部(84)的直径(φh),所述另一端部(16)是所述一个端部(14)的相反侧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井欣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