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板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602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交换器(10)包括第一板(12)和第二板(14)的交替叠放结构,所述板分别设置有以第一间距(P1)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褶皱部(16)和以第二间隔(P2)彼此间隔开的第二褶皱部(18),所述第二间隔与第一间隔(P1)不同。由此在板之间限定出具有适于第一流体(F1)的第一通道截面的循环流动通道,该区域与具有适于第二流体(F2)的第二通道截面的第二循环流动通道交替。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机动车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热交换器。其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交替叠放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 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褶皱和第二褶皱,以便在所述板之间限定用于第一流体的第一流动通 道,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与用于第二流体的第二流动通道相交替。
技术介绍
在这类热交换器中,第一板和第二板设置有排成一线的通孔,所述通孔限定出用 于允许第一流体供应给第一流动通道和允许第二流体供应给第二流动通道的路径。这类热交换器通常是在密封组件中将每一个所述板的相应凸起边缘钎焊在一起 而制造的。叠放板热交换器特别用作油交换器,例如用于冷却机动车的发动机油或传动油。 它们还用作水冷凝器,其中制冷剂被水冷却,所述水通常是发动机冷却水。板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如矩形的,且通常设置有用于将彼此钎焊在一起的 起伏部,用于达到一定机械强度。这些起伏部还用于与流体流干涉并增加热交换的面积。在大多数公知的形式下,所用的板是相同的或对称的。这意味着,第一流动通道和 第二流动通道的截面面积是相同的。还公知的是,在EP 1 630 510中,提供了允许用于第一和第二流动通道的不同截 面面积的叠放板,且因此可用于彼此热交换的两流体。上述公开内容出于该目的教导了,设置具有相异褶皱部的对称板,例如,一个大的 褶皱部与两个小的褶皱部交替。但是,在该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小的褶皱部从来不会穿过板 的中性线,也就是板的中间平面。结果,每个小的褶皱部不会接触另一小的褶皱部,且结果 是仅通过板的厚度来提供压力阻力。因为这些板式热交换器能在某些应用中运送在高压下 运行的流体,例如一百巴(bar)的量级,它们必须能机械地承受这种压力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特别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其目的基本上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热交换器,其允许第一和第二流动通道的相 应截面区域适应所采用的两流体,特别是适应它们的流速和它们的物理性质。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热交换器,其由于适当的褶皱部构造而为 第一和第二流动通道的每一个提供增强的压力阻力(pressure resistance).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前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中,第一褶皱部以第一间距P1 隔开,而第二褶皱部以第二间距P2隔开,该第二间距与第一间距不同,由此允许第一通道和 第二通道限定第一截面区域和不同的第二截面区域,它们分别适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这种适应性由此通过选择用于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适当值来决定。第一褶皱部原则上彼此相同且第二褶皱部同样如此。这避免了如上述公开文献EP1 630 510中所述那样需要在给定板中制造不同褶皱部。由此,通过间距P1和P2的值的选择,可以使得基于两种流体的性质,第一通道的截 面区域与第二通道的截面区域分别适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第一和第二通道的压力阻力通过让所有褶皱部通过相应板的中性线而得到保障, 应注意是让所有褶皱部位于所述中性线的同一侧。附图说明在通过例子给出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参考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热交换器的第一板的透视图,其中,褶皱部是直的且以第一间距PJS 开;图3是图1的热交换器的第二板的透视图,其中,褶皱部是直的且以第二间距P2隔 开;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板式热交换器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热交换器的第一板的透视图,V形(chevron)褶皱部以第一间距P1 隔开;图6是图5所示的第一板的纵向截面图;图7是图4的热交换器的第二板的纵向截面图;图8是如图4中VIII-VIII上的更大比例的截面图;图9穿过了图8截面的部分截面图,显示了在第一板顶部的第二板;图10是穿过图8的截面的部分截面,显示了叠置在第二板顶部上的第一板;图11显示了图9的板之间的钎焊表面;和图12显示了图10的板之间的钎焊表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10包括交替叠放的第一板12和第二板14,它们分别设置有 第一褶皱部16和第二褶皱部18。该叠放的结构位于两个端板之间,即顶板22和闭合的底 板20,所述顶板具有用于让第一流体F1进出的两个喷嘴M和沈以及用于让第二流体F2进 出的另外两个喷嘴观和30。第一板12 (图幻具有平坦基部32,该基部在该例子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限定 出第一褶皱部16可以穿过的中性线。所有褶皱部穿过基部32。在该例子中,这些第一褶皱部16沿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直线延伸,所述第一方向 相对于由板的基部32所限定的矩形侧边倾斜地延伸。在图2中,褶皱部16彼此相同且按 第一间距(Pitch)P1隔开。基部32被凸起的周边边缘(具有锥度的形式)34围绕,以允许其被组装在相邻第 二板上的相应凸起边缘上,如在后文所述的。板的基部额外地包括两个凸台36和38,所述凸台与矩形的一个长边相邻并具有 相应的开口 40和42。这两个凸台是平坦的且在由板的基部32限定的平面上方凸起。基 部32具有邻近另一长边的另外两个开口 44和46,这另外两个开口直接形成在板的基部32中。开口 40、42、44和46是圆形的。第二板14以相应的方式制造。其具有限定出中性线的平坦基部48,第二褶皱部 18可通过该中性线。这些褶皱部沿平行于第二方向A的直线延伸,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基 部48限定的矩形的侧边倾斜。褶皱部18彼此平行并按第二间距P2隔开,所述间距P2大于 间距P115在第一板12的情况下,板14被有锥度的凸起周边边缘50围绕,以允许通过嵌套 并钎焊所述板各自的周边边缘而将所述板相互组装。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褶皱部例如可以具有相同的高度,该高度是与所述板的延 伸平面的方向垂直的尺寸。所述板的嵌套角度由此对所有板来说是相同的。所述周边边缘的高度作为嵌套角度值以及板材料的厚度的函数来决定,以便允许 以在所述板组装时相邻板的凸起周边边缘之间接触的方式嵌套。褶皱部的高度适于确保一 个板和下一个板之间接触,但是不会限制嵌套,以便确保恒定的嵌套角度。平坦基部48包括邻近矩形的一个长边并设置有相应开口 56和58的两个凸台52 和M。基部48还包括邻近矩形的另一长边形成的两个开口 60和62,这些开口直接制造在 基部48中。开口 56、58、60和62是圆形的。由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端板制造的单元可通过 以单次操作的钎焊来组装。以这种方式,限定出多个交替通道以用于第一流体F1的流动,其与用于第二流体 F2流动的多个通道相交替。喷嘴24与对齐的开口 40和60同轴,以限定出进入路径。喷嘴 26与对齐的开口 42和62同轴,以限定出进入路径。喷嘴28与对齐的开口 46和58同轴, 以限定出进入路径。最后,喷嘴30与对齐的开口 44和56对准,以限定出进入路径。在叠放结构中,第一板的褶皱部16每个与相邻第二板的褶皱部18相交,具有的结 果是第一褶皱部和第二褶皱部彼此相交且经由它们各自的峰部彼此接触。这些峰部在钎焊 操作中钎焊在一起,由此确保板在压力下的增大机械强度。由于间距PJPP2F同,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限定的截面面积不同且可以通过 适当选择间距P1和P2的值来调整。有利地,第一间距P1对第二间距P2的比例P1A32对P1P2 是1至6。有利地,该比例是分数,例如1/2、2/3等。在图1的例子中,该比例是1/2。流动通道的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板(12;112)和第二板(14;114)的交替叠放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设置有第一褶皱部(16;116)和第二褶皱部(18;118),以便在所述板之间限定用于第一流体(F↓[1])的第一流动通道(C↓[1]),所述第一流动通道与用于第二流体(F↓[2])的第二流动通道(C↓[2])交替,  其特征是,第一褶皱部(16;116)以第一间距(P↓[1])隔开,而第二褶皱部(18;118)以第二间距(P↓[2])隔开,该第二间距与第一间距(P↓[1])不同,由此允许第一通道(C1)和第二通道(C↓[2])限定出第一截面区域(S↓[1])和不同的第二截面区域(S↓[2]),以分别用于第一流体(F↓[1])和第二流体(F↓[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妮西尔维·马格尼尔卡瑟诺德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