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栽实专利>正文

运动转换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脚踏车和训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32534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转换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脚踏车和训练器。所述运动转换装置构造为坐在设置在上部连接单元(10)上的坐垫上的使用者,利用他/她的重量和设置在下部连接单元两侧上的踏板,反复实施伸展和压缩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10)和(30)的运动。因此,使用者能够更有效地实施腰部和腿部的锻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转换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脚踏车和训练器。所述运动转换装置包括上部连接单元、下部连接单元、把手、运动转换器和转轴。上部连接单元包括第一上部连接件和第二上部连接件,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绕其第一端上下转动,而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从而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连同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一起绕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下转动。在第一和第二上部连接件之一上设置了坐垫。在上部连接单元之下设置了下部连接单元,其包括第一下部连接件和第二下部连接件,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从而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可绕其第一端转动,且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转动结合至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 从而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连同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一起绕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下转动。所述把手连接至邻近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的第二端设置的竖向支撑件的上端。所述运动转换器将伸展(extending)和压缩(contracting)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所产生的角运动(angular motion)或线性运动(linear motion)转换为旋转运动 (rotationalmotion) 0所述转轴配设有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运动转换器啮合,从而将所述运动转换器产生的旋转运动经由所述单向轴承传递至所述转轴,以转动该转轴。
技术介绍
通常,健康作为追求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前提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因而用以保持健康的健身运动也受到广泛欢迎。换而言之,作为通往快乐生活的一种途径,身体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来,由于缺少时间,许多人在健身俱乐部中使用各种训练器,以专业和系统的方式锻炼来锻炼身体。室内训练脚踏车正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这类训练器,因为其相对小巧因而甚至易于在少量的空间内使用。然而,当使用竖向放置并固定在支持表面上的室内训练脚踏车时,使用者仅通过用他/她的腿转动踏板的方式来锻炼。因此,需要一种让使用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腰部和腿部锻炼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目标,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转换装置和具有该运动转换装置的脚踏车或训练器,该运动转换装置构造为使坐在设置于上部连接单元上的坐垫上的使用者,能够利用他/她的体重和设置在所述下部连接单元的两侧的踏板,来反复地进行伸展和压缩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的运动,从而让使用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腰部和腿部的锻炼。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转换装置,包括上部连接单元、下部连接单元、把手、运动转换器和转轴。上部连接单元包括第一上部连接件和第二上部连接件, 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绕其第一端上下转动,而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从而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连同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一起绕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下转动。在第一和第二上部连接件之一上设置了坐垫。在上部连接单元之下设置了下部连接单元,其包括第一下部连接件和第二下部连接件,第一下部 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从而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可绕其第一端转动,且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转动结合至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从而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连同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一起绕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下转动。所述把手连接至邻近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的第二端设置的竖向支撑件的上端。所述运动转换器将伸展和压缩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所产生的角运动或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所述转轴配设有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运动转换器啮合,从而将所述运动转换器产生的旋转运动经由所述单向轴承传递至所述转轴,以转动该转轴。所述运动转换器可包括活动杆和转动板,活动杆的下端转动结合至所述第一下部连接件的左侧或右侧,从而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可绕其下端转动;且转动板的中央部分转动结合至所述第一上部连接件的左侧或右侧,转动板在其第一端与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单向轴承啮合,从转动板的第二端延伸出连接杆,该连接杆转动结合至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根据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的伸展和压缩,所述转动板可上下转动,并且所述转动板的旋转力可经由所述单向轴承传递至所述转抽,从而当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被伸展或者压缩时,所述转轴正向转动。可选择地,所述运动转换器可包括固定杆和转换单元,所述转轴转动结合至固定杆的第一端,从而所述转轴位于邻近所述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的位置;且所述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转动结合至固定杆的第二端;所述转换单元具有活动支架和齿条,所述活动支架连接至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从而可沿纵向移动,该活动支架邻近所述转轴的第一或第二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活动支架一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可进行转动,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的上板或下板的内表面上,该齿条与套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一或第二端上的单向轴承啮合,从而通过伸展和压缩所述上部连接单元和所述下部连接单元使所述齿条做线性运动,从而当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被伸展或压缩时,所述转轴正向转动。所述转换单元的齿条可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的上板或下板的内表面上,从而可沿所述活动支架的横向移动,使得所述齿条选择性地与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一或第二端上的单向轴承啮合。此外,所述齿条的第一侧的高度可高于其第二侧的高度,并且在所述齿条的第一和第二侧之间可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凹部,该凹部沿所述齿条的纵向延伸预定的长度。所述单向轴承可包括与所述齿条的第一侧啮合的第一单向轴承;和位于第一单向轴承内侧的第二单向轴承,第二单向轴承与所述齿条的第二侧啮合,其中第二单向轴承的直径大于第一单向轴承的直径,从而可以控制所述转轴的转速。所述单向轴承可包括套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上的第三单向轴承,和套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二端上的第四单向轴承。所述转换单元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上、从而可沿所述固定杆的纵向移动的第一和第二活动支架,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动支架分别邻近所述转轴的第一和第二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动支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可进行转动;并且第一和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支架的下板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的上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和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第三单向轴承的下部和所述第四单向轴承的上部啮合。因而,当所述上部连接单元和下部连接单元被伸展和压缩时,所述第一和第二齿条连同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动支架一起做线性运动,从而当所述上部连接单元和下部连接单元均被伸展和压缩时,所述第一和第二齿条的线性运动经由所述第三和第四单向轴承传递至所述转轴,使得所述转轴正向转动。 所述单向轴承可包括套装在所述转轴的第一或第二端上的第五和第六单向轴承,第五和第六单向轴承具有相同的直径;套装在所述转轴上、位于第五和第六单向轴承之间的第七单向轴承,第七单向轴承的直径小于第五或第六单向轴承的直径;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转换装置,包括:上部连接单元,其包括第一上部连接件和第二上部连接件,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绕其第一端上下转动,而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从而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连同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一起绕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下转动,在第一和第二上部连接件之一上设置了坐垫;下部连接单元,设置在上部连接单元之下,其包括第一下部连接件和第二下部连接件,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上部连接件的第一端,从而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可绕其第一端转动,且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转动结合至第二上部连接件的第二端,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结合至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从而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连同第一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一起绕第二下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上下转动;把手,连接至与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的第二端邻近设置的竖向支撑件的上端;运动转换器,将伸展和压缩所述上部和下部连接单元所产生的角运动或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转轴,配设有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运动转换器啮合,从而所述运动转换器产生的旋转运动经由所述单向轴承传递至所述转轴,以转动该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栽实
申请(专利权)人:林栽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