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924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平稳地缓冲起动冲击的电动工具。在电动盘式打磨机中,在扭矩传递系统的从动齿轮(26)和主轴(30)之间插装有能向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的C形弹性部件(44)。弹性部件(44)在其转动方向上,分别与从动齿轮(26)的驱动凸部(48)和主轴(30)的连接套筒(42)的从动凸部(50)卡合。将从动齿轮(26)的转动动力传递给主轴(30)时,受从动侧的载荷作用,弹性部件(44)向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以缓冲起动冲击。从动凸部(50)的抵接面(50a)形成在使与该抵接面(50a)抵接的弹性部件(44)的端部沿径向方向外侧滑动的斜面上。因此,弹性部件(44)易于向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盘式打磨机、电动螺丝旋紧机、电钻等电动工具,详细地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电机产生的扭矩传递给顶端工具的扭矩传递技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电动工具中,电机产生的扭矩是经齿轮机构传递给作为从动部件的顶端工具。对于这样的电动工具,当起动电机时,会产生被称为起动冲击的冲击现象。对此, 为消除起动冲击现象,采用一种如下结构在电动工具中,在扭矩传递系统的两个转动部件之间插装有能向径向方向产生弹性变形的C形扭矩传递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由该扭矩传递部件将其中之一的转动部件的转动动力传递给另一个转动部件时,受从动侧的载荷作用而朝向径向方向外侧、即所谓的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以此对起动冲击作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电动工具的耐久性和使用手感。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264031号但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工具,扭矩传递部件的端部与用来与所述端部抵接的转动部件的抵接面之间的抵接状态为面接触状态。因此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扭矩传递部件难以向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因而难以平稳地对起动冲击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能够平稳地对起动冲击进行缓冲。上述技术问题可由具有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的电动工具来得到解决。S卩,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动工具,在起动电机时,C形扭矩传递部件在两个转动部件之间产生弹性变形,以此来对起动冲击作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电动工具的耐久性和使用手感。而且当扭矩传递部件的端部与转动部件的抵接面抵接时,因抵接面为斜面,所以扭矩传递部件的端部在抵接面上向径向方向滑动,因此扭矩传递部件易于产生弹性变形。因而能平稳地对起动冲击进行缓冲。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动工具时,在空载状态下,上述扭矩传递部件的产生弹性变形方向一侧的周面,与面对该周面的上述转动部件的周面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隙,设定为是转动部件周面直径的1 5%。因此,在不影响扭矩传递部件对起动冲击作用所起到的缓冲效果的情况下,能防止因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而降低扭矩传递部件的耐久性的情况出现。另外,当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动工具时,与扭矩传递部件的产生弹性变形方向一侧的周面相反的一侧的周面,与面对所述周面的转动部件的周面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能使扭矩传递部件的位置变得稳定。另外,因引导部件由摩擦系数较低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所以扭矩传递部件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时可提高滑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对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动盘式打磨机进行局部剖而得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沿图2中的剖切线III - III剖切而得的向视剖面图。图4是表示沿图3中的剖切线IV - IV剖切而得的向视剖面图。图5是表示对缓冲机构的构成零件进行局部剖而得的分解剖面图。图6是表示对引导套筒进行局部剖而得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连接套筒的仰视图。图8是表示缓冲机构在空载状态下的俯视剖面图。图9是表示缓冲机构在超载状态下的俯视剖面图。图10是用来说明连接套筒的抵接面对弹性部件的输出端的作用的图。图11是表示弹性部件的输出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下面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动工具,例示一种便携式电动盘式打磨机,其具有能够转动的作为从动部件的顶端工具。对金属、混凝土、石材等被加工材进行磨削作业或者研磨作业时使用该便携式电动盘式打磨机。另外,为便于说明,在说明过电动盘式打磨机的概要之后,再来说明作为其主要部位的缓冲机构。图1是表示对电动盘式打磨机进行局部剖而得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电动盘式打磨机10的机身12具有电机壳体13,其为上述机身12的主要部分;齿轮箱14,其设置在电机壳体13的前端部 (图1中的左端部)。电机16收装于电机壳体13内。另外,在电机壳体13的下侧设置有开关操作杆17。向上推动开关操作杆17时起动电机16,松开该开关操作杆17时既可使电机16停止,该开关操作杆17还会在复位弹簧(未图示)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另外,电机16具有向前(图1中的左侧)突出的输出轴16a。还有,电机16的输出轴16a的转动方向被设定为只朝向一个方向转动。上述齿轮箱14与电机壳体13的前部开口部连通并且形成有向下敞口的收装空间。齿轮箱14上安装有用来封堵下部开口的动力传递装置20。由该动力传递装置20将上述电机16产生的扭矩传递给作为顶端工具的砂轮22。在电机16和动力传递装置20之间设有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由以下几个齿轮构成驱动侧螺旋锥齿轮(以下称为“驱动齿轮”)25,其安装在电机16的输出轴16a上;从动侧螺旋锥齿轮(以下称为“从动齿轮”)沈, 其与驱动齿轮25啮合。另外,图2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沿图2中的剖切线III - III剖切而得的向视剖面图,图4是表示沿图3中的剖切线IV - IV剖切而得的向视剖面图。还有,当驱动齿轮25转动时,从动齿轮沈的转动方向为俯视时的右转方向(图 2中的箭头Y方向)。如图3所示,上述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上述从动齿轮沈、轴承室观、主轴30等。 轴承室观例如由金属制成(由铝合金制成)并且形成立式圆筒形状。另外,主轴30由金属制成(由铁制成)并通过轴承32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轴承室观内。还有,在轴承室 28内安装有用来夹持轴承32的环形上侧端板33和下侧端板34。在从上侧端板33的中空孔向上突出的主轴30的突出轴部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上述从动齿轮沈。从动齿轮沈由作为其主要部分的齿轮主体36以及与所述齿轮主体36形成一体的连接件37构成。齿轮主体36例如由金属制成(由铁制成)并且形成环形形状,在其上表面一侧上形成有螺旋锥齿轮轮齿36a。另外,连接件37例如由金属制成(由铁制成)且形成带台阶的圆筒形状,其上半部为大径筒部37a,下半部为小径筒部37b。大径筒部37a从齿轮主体36的下方压入它的中空孔内时,齿轮主体36与连接件37形成一体。还有,小径筒部37b支承在主轴30上且可以转动。另外,小径筒部37b嵌入上侧端板33的中空孔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该小径筒部37b以能在轴承32的内圈的上端面上滑动的方式与该上端面抵接。还有,在从动齿轮26 (详细地讲为连接件37)和主轴30之间设置有能传递扭矩并且能对起动冲击作用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40 (后述)。如图1所示,通过使轴承室观从齿轮箱14的下方与之连接而使上述动力传递装置20组装在所述齿轮箱14上。此时,从动齿轮沈(详细地讲为齿轮主体36的螺旋锥齿轮轮齿36a)与上述驱动齿轮25(详细地讲为螺旋锥齿轮轮齿25a)啮合。另外,主轴30的上端部经轴承38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齿轮箱14的顶部上。还有,砂轮22经众所周知的安装结构(未图示)安装在从上述上侧端板33的中空孔向下突出的主轴30的突出轴部上且可拆下。另外,由驱动齿轮25、从动齿轮沈、主轴30、缓冲机构40等构成本说明书所称的 “扭矩传递系统”。下面说明电动盘式打磨机10的工作原理。对开关操作杆17进行操作而起动(驱动)电机16时,因输出轴16a的转动可经驱动齿轮25、从动齿轮沈、缓冲机构40而使得主轴30和砂轮22转动。但是对电机16进行起动时产生的起动冲击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将电机产生的扭矩传递给从动部件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有C形扭矩传递部件,该C形扭矩传递部件插装在扭矩传递系统的两个转动部件之间且能沿径向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上述扭矩传递部件在其转动方向上,一端与形成在其中之一的转动部件上的抵接面抵接,另一端与形成在另一个转动部件上的抵接面抵接,并且在该状态下传递扭矩,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至少一个转动部件的抵接面形成为斜面,使与该抵接面抵接的上述扭矩传递部件的端部在该斜面上沿径向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田文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