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抖动修正装置和具有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701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基座、可动保持构件、以使可动保持构件在垂直于透镜的光轴的平面内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的支撑机构、驱动可动保持构件的驱动装置、位置检测装置、使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休止位置的复位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线圈(121、131)和固定在可动保持构件上的驱动磁铁(122、132),复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复位磁铁(161、162),以与驱动磁铁相向,位置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磁传感器(171、172),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至少3个凹部(104)、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凹部中的至少3个球体(150)、设置在可动保持构件上且与球体抵接的至少3个抵接面(114)。由此,使结构简单,实现小型化,并能够自动对透镜进行定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数码相机的透镜镜筒或快门单元等上的像抖动修正装置 (image blur correction device)、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尤其涉及应用于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机上的相机上的小型且薄型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S卩,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座,其在中央具有开口部;第一导向轴,其设置在基座的前表面上;第一可动构件,其以能够沿第一导向轴往复自由运动的方式被支撑着;第二导向轴,其被定向在与第一导向轴成90度的方向上,并设置在第一可动构件的前表面上;第二可动构件,其以能够沿着第二导向轴往复自由运动的方式被支撑着,并且保持透镜;第一驱动装置,其使第一可动构件和第二可动构件一起在第一导向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其使第二可动构件在第二导向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采用包括线圈和磁铁的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该装置中,因为形成第一可动构件和第二可动构件沿光轴方向排列配置的两级结构,而导致在光轴方向上装置大型化。另外,虽然第二驱动装置仅驱动第二可动构件,但是第一驱动装置不仅需要驱动第一可动构件,还需要一起驱动第二可动构件和第二导向轴,因而与仅驱动第一可动构件的情况相比,必须要产生更大的驱动力,而导致第一驱动装置大型化。进一步,因为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负载与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负载不同,所以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对透镜进行定位的驱动控制并不容易。另外,作为其他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S卩,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座, 其具有开口部;4个弹性支撑构件(金属线(wire)),其植入基座的前表面四角中,并沿光轴方向延长;可动构件,其连接4个弹性支撑构件的前端,并保持透镜;第一磁铁和第一磁轭(yoke),设置在可动构件上;第二磁铁和第二磁轭,设置在可动构件上;大致矩形的固定框,其固定在与基座不同的其他构件上,并配置在可动构件的前方,来保持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由第一磁铁、第一磁轭和第一线圈构成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二磁铁、第二磁轭和第二线圈构成第二驱动装置,在垂直于光轴的第一方向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可动构件,在垂直于光轴和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可动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但是,在该装置中,使用沿光轴方向延长的4个弹性支撑构件(金属线)将可动构件支撑在基座上,而且在可动构件的前方通过其他构件支撑用于保持线圈的固定框, 因而导致装置在光轴方向上大型化,并且4个弹性支撑构件的连接部不是链状而是刚性 (rigid)地连接,从而可动构件(透镜)部件不仅可能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方向上移动,还可能相对于光轴倾斜,而且可能因弹性支撑构件(金属线)随时间的变化而不能获得希望的复位特性。另外,即使基座与可动构件被连接在一起,用于保持线圈的固定框也没有被一体地连接,因而不能使像抖动修正装置模块化,操作不便,并且不能以一个构件(例如基座)为基准分别对可动构件的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固定框的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进行定位,装置的组装作业麻烦。另外,作为其他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S卩,具有基座;可动构件,保持透镜;作为支撑机构的3个球和螺旋弹簧,将可动构件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基座自由移动; 驱动装置(驱动用磁铁、线圈、磁轭),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驱动可动构件;位置检测装置 (磁铁、霍尔元件),用于检测可动构件的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在该装置中,在可动构件与基座之间具有3个能够转动的球,因而能够使装置在光轴方向上薄型化,但是,通过螺旋弹簧产生作用力,使得可动构件与3个球接触而总是被支撑着,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在驱动可动构件时作为阻力即驱动负载进行作用,因而作为驱动装置需要产生能够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的驱动力,而且,使螺旋弹簧挂接的作业麻烦, 整体的组装作业并不容易。而且,作为其他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已知如下的结构,S卩,具有如下等构件基座; 可动构件,保持透镜;第一驱动装置(磁铁、线圈、磁轭)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磁铁、线圈、磁轭),在垂直于光轴的两个方向上驱动可动构件;两个辅助弹簧,用于在线圈未通电的非通电状态(休止状态)下使可动构件复位(定心(centering))到中心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在该装置中,作为使可动构件复位到中心位置的复位装置采用辅助弹簧,因而需要辅助弹簧的配设空间,导致装置大型化等,另外,使辅助弹簧挂接的作业麻烦,整体的组装作业并不容易。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7-2863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8-64846号公报;专利文献3 JP特开2007-233214号公报;专利文献4 JP专利第3969927号公报;专利文献5 JP专利第3869拟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该像抖动修正装置的拍摄单元,即,结构简单,装置在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透镜的光轴方向的方向上小型化和薄型化,组装作业简单和容易等,并且能够安装在便携式电话机等的相机上,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另外,在休止状态下能够使修正用的透镜自动复位(定心)至规定的休止位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像抖动修正装置具有基座,其具有开口部;可动保持构件,其保持透镜;支撑机构,其以使可动保持构件能够在垂直于透镜的光轴的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其在上述平面内驱动可动保持构件;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可动保持构件的位置;复位装置,其在休止状态下使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规定的休止位置; 上述驱动装置包括线圈,其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驱动磁铁,其在与线圈相向的位置上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上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磁铁, 该复位磁铁与驱动磁铁相向地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以产生使上述可动保持构件复位至休止位置的磁力;上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磁传感器,该磁传感器在与驱动磁铁相向的位置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3个凹部,设置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至少3个球体,以突出的状态且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至少3个凹部中;至少3个抵接面,设置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与至少3个球体抵接。根据该结构,可动保持构件在通过配置在作为支撑机构的凹部中的球体与抵接面的关系能够自由移动地被支撑着的状态下,借助因向线圈通电而与驱动磁铁协动产生的驱动力,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相对于基座二维移动,从而能够高精度地修正因手抖动等引起的像抖动。在此,当以球体配置在凹部中并与抵接面进行抵接的方式将可动保持构件配置成与基座相向时,固定在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的复位磁铁与固定在另一个上的驱动磁铁相互产生磁吸引力,因而不使用以往那样的产生作用力的弹簧,能够将可动保持构件能够自由移动地组装在基座上。另外,在复位磁铁与驱动磁铁之间获得磁吸引作用,可动保持构件(透镜)能够自动复位(例如定心)在规定的休止位置(例如,透镜的光轴与基座的开口部的中心一致的位置)并稳定地被保持。因而,在驱动时不需要初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抖动修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座,其具有开口部,可动保持构件,其保持透镜,支撑机构,其以使所述可动保持构件能够在垂直于透镜的光轴的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其在所述平面内驱动所述可动保持构件,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可动保持构件的位置,复位装置,其在休止状态下使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规定的休止位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线圈,其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驱动磁铁,其在与所述线圈相向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磁铁,该复位磁铁与所述驱动磁铁相向地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以产生使所述可动保持构件复位到休止位置的磁力,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包括磁传感器,该磁传感器在与所述驱动磁铁相向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3个凹部,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一个上,至少3个球体,以突出的状态且能够自由转动地配置在所述至少3个凹部中,至少3个抵接面,设置在所述基座和可动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与所述至少3个球体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部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