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王素娥专利>正文

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1906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是设在伞柄与伞中棒中,用以控制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其中该控制机构包括一驱动管、一螺母、一丝杆及带动驱动管转动的动力源,所述驱动管是设置于中棒组下部的内管中,其长度与内管相适配,下端与动力源连接;而螺母是固定在驱动管内部上端,丝杆是穿置于螺母中,螺母的正反转动而驱动丝杆相对螺母上下移动,该丝杆的上端是固定在中棒组中管的上端;动力源由伞柄上的按钮控制正反转。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动力源的正反转,实现带动具有丝杆配合的驱动管,令伞中棒的多节管实现推开与拉回的功能,再配合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实现了中棒组各管件与伞面联动打开与联动收合的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伞具,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实现完全打开与完全收合控制的多折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气候变化无常,使得每个人身上皆有携带雨伞的习惯,以防止突如其来的大雨被淋成落汤鸡。但是,早期的雨伞需用手将伞骨架往上推至一定位置方能将雨伞撑开,一旦骤雨急下时往往来不及将雨伞撑开便已淋湿了。因此,有人便设计出一种雨伞,在握柄处设有一按钮,按下该按钮即可自动将雨伞打开而不具有自动收伞功能,在欲乘车时仍需要两手并用将雨伞收折才能进入车内,而在此短暂时间内仍易遭雨水淋湿,如此便失去雨伞本身的方便性。自动开收伞内部的典型结构可参阅2002年2月13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 CN2476208Y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装置”。该自动开收伞的动作原理是当欲将伞打开时,向下按压按钮,使伞中棒失去控制装置的控制,伞中棒内部的开伞弹簧释放能量,将伞中棒向上弹伸,使伞打开;而当欲将伞收起时,再次按压按钮, 使伞中棒内的扣头也失去控制装置的控制,扣头呈释放状态,在伞面骨架上的收伞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伞面呈收伞状态,扣头则由拉绳拉回到伞中棒上方;此时还处于未完全收伞状态,要达到完全收伞,还要再用力将伞面部分向握柄处推动,使伞中棒缩短,开伞弹簧重新积蓄能量,伞中棒及扣头重新受握柄内的控制装置控制,这样伞具才完全呈收折状态。现有的自动开收伞的动作原理,基本上与上述专利前案相同,例如申请号为 01217730. X,01237609. 4,01262761. 5、03267824. X等等中国技术专利,所不同的大都是握柄内部的用于控制伞中棒及扣头的控制装置。由此可见,目前的自动开收伞,实质上仅为自动开伞而半自动收伞的功能,并无法将伞具完全收合至开伞的起始状态实现全自动的功能,必需要借助到二次施力方可将伞具收合至全收拢的状态。如何将伞具完全依靠控制握柄便可实现伞具的全自动打开与完全收拢,便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案便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节伞具完全打开与完全收合的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是设在伞柄与中棒组中,用以控制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其中该控制机构包括一驱动管、一螺母、一丝杆及带动驱动管转动的动力源,所述驱动管是设置于中棒组下部的内管中,其长度与内管相适配,下端与动力源连接;而螺母是固定在驱动管内部上端,丝杆是穿置于螺母中,螺母的正反转动而驱动丝杆相对螺母上下移动,该丝杆的上端是固定在中棒组中管的上端;动力源由伞柄上的按钮控制正反转。所述的动力源为一马达。所述的动力源为一马达带动齿轮组而连接驱动件。所述伞柄为一容置动力源的罩体,同时其上部固定一罩盖,罩盖的中心设有一通孔供驱动管与动力源的转动轴连接,而中棒组的内管是固定在罩盖上,另在伞柄罩体上设有一按钮以启动动力源的正转动力与反转动力。所述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包括中棒组、开收伞变比机构及配合于中棒组上的上巢与下巢,该中棒组由至少三节套管构成,其上而下依次为外管、中管及内管;该外管上端设置有一外管滑轮,而外管的下端嵌固有一与中管配合的外管固定圈;所述中管的顶端固定有一设有中管滑轮的中管塞子,下端嵌固有一中管固定圈,该中管固定圈的外侧设有一中管固定圈滑轮;所述内管下端固定于伞柄上;而开收伞变比机构包括一下巢拉绳、一中管拉绳及一内管拉绳;其中下巢拉绳的一端固定在中管塞子上,另一端穿过外管并绕过外管滑轮后与下巢固定在一起;中管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内管上端,另一端从中管底部穿出并绕过中管固定圈的中管固定圈滑轮后,再穿进中管,从中管上端穿出,穿进外管,并从外管上端穿出后固定在外管顶部;内管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内管上端,另一端穿过中管,绕过中管塞子的滑轮后,穿入中管与外管之间并固定在外管下端。所述外管的上端内部固定有一外管塞子,外管塞子具有中心通孔,同时在外管塞子上部设置有外管滑轮,对应该外管滑轮处的外管上形成一缺口。所述中管塞子上的中管滑轮设置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中管固定圈为环圈体,其上部是嵌固于中管中,而下端形成凸缘而凸伸于中管之外,另在该凸缘的一侧设有一中管固定圈滑轮。所述上巢固定在外管的顶端,其下部套置于外管上,并对应外管的缺口形成一罩槽。所述中管拉绳与内管拉绳为同一条接绳。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实现自动开收伞的工作是这样实现的开伞时,按压伞柄的按钮启动动力源输出正转动力,动力源会带动驱动管转动,驱动管带动螺母转动的同时,会令螺母推动丝杆相对内管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其连接的中管塞子中管相对内管向上展开,中管塞子与内管上端之间的距离加长,则内管拉绳会拉动外管固定圈相对中管向上移动以补充该距离的变化,即同时推动外管相对中管而展开,此时的外管塞子与中管塞子之间的距离加长,下巢拉绳便会拉动下巢相对外管向上移动以补充该距离的变化,下巢上移便会推开伞骨架,如此一系列的同步动作即可实现完全开伞功能。 收伞时,再按压伞柄的按钮启动动力源输出反转动力,则动力源会带动驱动管反转,驱动管带动螺母转动的同时,会令螺母拉动丝杆相对内管向下移动,与此同时中管在与驱动件连接在一起的中管塞子下移的作用下,令中管相对内管向下移动套合,同时连接在中管塞子上的下巢拉绳会拉动下巢相对外管向上移动,伞骨架在收伞弹簧与伞布的作用下收拢。由此本技术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动力源的正反转,实现带动具有丝杆配合的驱动管,令伞中棒的多节管实现推开与拉回的功能,再配合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实现了中棒组各管件与伞面联动打开与联动收合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于伞具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于伞具的局部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于伞具的局部组合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伞具的开伞状态示意图;图fe为图5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恥为图5的b_b向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伞具的收伞状态示意图;图6a为图6的c_c向剖视示意图;图6b为图6的d-d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并配合图5、6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是设在伞柄G与中棒组B中,用以控制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其中该控制机构为一开收伞的驱动机构F,包括一驱动管6、一螺母7、一丝杆8及带动驱动管6转动的动力源9,所述的动力源9为一马达91带动齿轮组92而连接驱动管6。当然,由马达的转轴直接配合驱动管6亦可。所述的驱动管6是套置于下述中棒组B的内管Bl中、其长度与内管Bl相适配, 而螺母7是固定在驱动管6内部上端,丝杆8是穿置于螺母7中,螺母7的正反转动而驱动丝杆8相对螺母7上下移动,该丝杆8的上端是固定在下述中棒组B的中管塞子3上。本技术实施于伞具中时,该伞还包括伞骨架A、固定于伞骨架上的伞布(图中未示出)、上巢C、下巢D、开收伞变比机构E。如图4、5所示,所述伞骨架A的各伞骨Al与对应的上巢C、下巢D配合在一起,同时各伞骨Al上分别设有收伞弹簧A2。所述中棒组B具有三节套管,自上而下依次为外管Bi、中管B2及内管B3 ;其中在外管Bl的上端内部固定有一外管塞子1,下端嵌固有一外管固定圈2 ;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机构,是设在伞柄与伞中棒中,用以控制开收伞变比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机构包括一驱动管、一螺母、一丝杆及带动驱动管转动的动力源,所述驱动管是设置于中棒组下部的内管中,其长度与内管相适配,下端与动力源连接;而螺母是固定在驱动管内部上端,丝杆是穿置于螺母中,螺母的正反转动而驱动丝杆相对螺母上下移动,该丝杆的上端是固定在中棒组中管的上端;动力源由伞柄上的按钮控制正反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王素娥林美萍叶琼文陈宣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王素娥林美萍叶琼文陈宣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