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负压补偿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塞,壳体内通过活塞分隔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调节腔体及第二调节腔体;壳体对应于形成第二调节腔体的一端端部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气孔与第二调节腔体连通;壳体对应于形成第一调节腔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溢气口,所述溢气口与第一调节腔体相连通;第一调节腔体内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能在壳体内运动,当活塞在壳体内作远离气孔的方向运动时,溢气口能与气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保持正负压的稳定性,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节能环保,降低使用成本,确保正负压的稳定性,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补偿装置,尤其是一种正负压补偿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瓦楞机收纸的正负压补偿装置,属于瓦楞机及空气动力的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瓦楞机均通过风机的正负压进行吸纸,风机使用时均无此补偿结构。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瓦楞机的收纸结构采用同一台风机上正负压都利用起来,但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正负压的使用间断性,因此便会产生正压关闭时,负压的进口(也就是正压)被关闭,这样,负压就会减少,甚至无负压。反之,当负压关闭时,(即正压的进风口) 正压无空气来源。因此正压变小,甚至无正压,造成了能源的不完全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正负压补偿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节能环保,降低使用成本,确保正负压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正负压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塞,壳体内通过活塞分隔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调节腔体及第二调节腔体;壳体对应于形成第二调节腔体的一端端部设置若干均勻分布的气孔,所述气孔与第二调节腔体连通;壳体对应于形成第一调节腔体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溢气口,所述溢气口与第一调节腔体相连通; 第一调节腔体内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能在壳体内运动,当活塞在壳体内作远离气孔的方向运动时,溢气口能与气孔相连通。所述活塞通过线性轴承安装于壳体内的压力补偿腔体内,所述线性轴承套在滑杆上,且线性轴承能在滑杆上滑动;所述滑杆与壳体固定连接;调节弹簧套在滑杆上,调节弹簧对应于与壳体相连的另一端通过线性轴承与活塞相连。所述滑杆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壳体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筒体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间对应配合,形成压力补偿腔体;气孔均勻分布于第一盖板上。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四个均勻分布的溢气口。所述调节弹簧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相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壳体的一端设有气孔,壳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溢气口 ;壳体内设有能够调节气孔与溢气口连通状态的活塞,活塞通过线性轴承安装于滑杆上,滑杆安装于壳体内;滑杆上套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一端通过线性轴承与活塞相连,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正负压时,正负压产生的作用力作用于活塞上,活塞会压缩调节弹簧,并向靠近溢气口的方向运动,直至使得溢气口与气孔相连通,达到了调节正负压的目的,保持所需正负压的稳定性;调节完成后,活塞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隔绝气孔与溢气口的连通;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节能环保,降低使用成本,确保正负压的稳定性,安全可罪。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广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筒体1、第一盖板2、活塞3、调节弹簧4、线性轴承5、 滑杆6、溢气口 7、壳体8、第一调节腔体9、第二盖板10、气孔11及第二调节腔体1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8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呈圆柱状,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10,所述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10与筒体1对应配合。筒体1为空心结构,筒体1与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10对应配合,在壳体8内形成压力补偿腔体。壳体8内设有活塞3,所述活塞3将壳体8内的压力补偿腔体分割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调节腔体9及第二调节腔体12,即第一调节腔体9与第二调节腔体12通过活塞3隔离后不连通。第一盖板2上设置若干均勻分布的气孔11,所述气孔11与第二调节腔体12相连通。壳体8对应于形成第一调节腔体9的外周面上设置若干均勻分布的溢气口 7,所述溢气口 7与第一调节腔体9相连通。具体地,壳体8上设置四个均勻分布的溢气口 7。壳体8 对应的第一调节腔体9内设有调节弹簧4,所述调节弹簧4的一端与第二盖板10固定连接, 调节弹簧4的轴线与壳体8的轴线相一致。所述活塞3通过线性轴承5安装于滑杆6上,所述滑杆6的两端与壳体8的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10固定连接,且滑杆6的轴线与壳体8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调节弹簧4对应于与第二盖板10相连的另一端通过线性轴承5与活塞3相连,线性轴承5能够在滑杆6上滑动。当活塞3通过线性轴承5在滑杆6上滑动时,活塞3通过线性轴承5压缩或拉伸调节弹簧4。活塞3通过线性轴承5在滑杆6上滑动时,活塞3能向靠近第二盖板 10的方向运动,随着活塞3的不断运动时,活塞3逐渐靠近溢气口 7,活塞3能与溢气口 7 对应配合,使得溢气口 7能与气孔11相连通,保持正负压的稳定性。如图广图3所示使用时,在风机的正压与负压口均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正负压补偿装置;当风机处于负压状态时,正压出口关闭;当风机处于正压状态时,负压出口关闭。当风机处于负压状态,并需要保持负压稳定时,负压口与壳体8上的溢气口 7相连。初始时,溢气口 7与气孔11间通过隔离。随着负压的不断增加,负压产生的作用力使得活塞3向靠近第二盖体10的方向运动,当负压增大至相应值时,活塞3会越过溢气口 7,使得溢气口 7与气孔11相连通,气流能够通过气孔11注入第二调节腔体12内,使得气孔11作为相应的正压口,保持风机的正压口与负压口的状态,达到保持负压稳定性的目的。当负压的作用力消失或变小时,活塞3在调节弹簧4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盖体2的方向运动,调节溢气口 7与气孔11的连通,直至溢气口 7与气孔11间的不连通。同理,当所述正负压补偿装置与正压出口相配合时,第一盖板2上的气孔11与风机的正压出口相连,初始时,活塞3隔离气孔11与溢气口 7的连通状态。当风机处于正压工作状态时,需要通过溢气口 7形成相应的负压口。具体地,风机正压通过气孔11作用于活塞3上,随着持续不断的正压,活塞3在正压作用下通过线性轴承5在滑杆6上向第二盖板10方向移动,当活塞3移动后,活塞3会压缩调节弹簧4,直至活塞3运动到溢气口 7处, 使得溢气口 7与气孔11相连通,气流能够通过溢气口 7注入第二调节腔体12内保持风机正压的稳定性。当正压的作用力消失或变小时,活塞3在调节弹簧4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盖体2的方向运动,调节溢气口 7与气孔11的连通,直至溢气口 7与气孔11间的不连通。 本专利技术壳体8的一端设有气孔11,壳体8的外周面上设有溢气口 7 ;壳体8内设有能够调节气孔11与溢气口 7连通状态的活塞3,活塞3通过线性轴承5安装于滑杆6上, 滑杆6安装于壳体8内;滑杆6上套有调节弹簧4,调节弹簧4的一端通过线性轴承5与活塞3相连,另一端与壳体8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正负压时,正负压产生的作用力作用于活塞3上,活塞3会压缩调节弹簧4,并向靠近溢气口 7的方向运动,直至使得溢气口 7与气孔11相连通,达到了调节正负压的目的,保持所需正负压的稳定性;调节完成后,活塞3在调节弹簧4的作用下复位,隔绝气孔11与溢气口 7的连通;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 节能环保,降低使用成本,确保正负压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正负压补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内设有活塞(3),壳体 (8)内通过活塞(3)分隔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调节腔体(9)及第二调节腔体(12);壳体(8) 对应于形成第二调节腔体(12)的一端端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正负压补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内设有活塞(3),壳体(8)内通过活塞(3)分隔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调节腔体(9)及第二调节腔体(12);壳体(8)对应于形成第二调节腔体(12)的一端端部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气孔(11),所述气孔(11)与第二调节腔体(12)连通;壳体(8)对应于形成第一调节腔体(9)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溢气口(7),所述溢气口(7)与第一调节腔体(9)相连通;第一调节腔体(9)内设有调节弹簧(4),所述调节弹簧(4)的一端与壳体(8)固定连接,调节弹簧(4)的另一端与活塞(3)相连;所述活塞(3)能在壳体(8)内运动,当活塞(3)在壳体(8)内作远离气孔(11)的方向运动时,溢气口(7)能与气孔(1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东,
申请(专利权)人:朱青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