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侧顶盖自动密闭车厢,包括厢体,厢体两边的侧板总成(1)上部分别连接有活动顶盖(10),每块活动顶盖(10)与侧板总成(1)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臂装置和至少一个转动副臂装置;所述转动臂装置与齿轮(12)连接,所述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所述齿条(13)与液压油缸(11)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1)通过液压油管(18)与液压动力源系统(5)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彻底解决城市渣土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车辆的扬尘治理,杜绝超载冒载、抛洒滴漏、顶部后部密闭不严等技术难题,车厢上的活动顶盖(10)由液压油缸(11)驱动齿轮装置从而带动转动臂装置和转动副臂装置使其开启或者关闭,且同步性好、驱动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车辆车厢密闭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渣土运输车辆,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垃圾、矿石、沙土道路运输车辆或者散装物料长途运输车辆的顶部密闭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货物运输车辆车厢密闭问题,目前市面上的顶盖密闭系统采用双开门活动顶盖等结构,顶盖盖板为左右共计四块,采用侧面加高板结构,其位于车厢外侧,既不能有效杜绝货物装载过程的超载冒载,同时具有顶部、侧面、后部无法完全密闭,运输过程中物料抛洒滴漏、粉尘飞扬无法控制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彻底解决城市渣土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车辆的扬尘治理,杜绝超载冒载、抛洒滴漏、顶部后部密闭不严等技术难题,且同步性好,驱动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顶部密闭装置。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侧顶盖自动密闭车厢,包括厢体,厢体两边的侧板总成上部分别连接有活动顶盖,所述每块活动顶盖与侧板总成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臂装置和至少一个转动副臂装置;所述转动臂装置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与液压油缸连接, 所述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动力源系统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下面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之上做出进一步技术改进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臂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旋转臂、一个第一转动轴套和一个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套下端固定在侧板总成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套上端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副臂装置包括一个第二旋转臂、一个第二转动轴套和一个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套下端固定在侧板总成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套上端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臂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车厢每侧设置有一块活动顶盖,长度与车厢内部长度相等,宽度为车厢内部宽度的二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轴与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齿轮的连接处设置有前轴套,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前轴套并通过花键与齿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前轴套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作为优选所述液压动力源系统包括依次通过油路连接的液压油箱、过滤器、液压泵、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常开型电磁式单向阀以及压力指示表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还分为两路,每路依次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双单向节流阀、液压油缸连接;所述液压泵与电机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作为优选所述齿条处设置有齿条压紧调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顶盖的边框四周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作为优选所述齿条纵向安装,从上往下的极限位置依次安装有常闭式接近开关和常开式接近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车厢活动顶盖的长度与车厢长度等同,两块活动顶盖宽度之合与车厢宽度相等,活动顶盖遮盖于车厢内部,车厢上的活动顶盖由液压油缸驱动齿轮装置从而带动转动臂装置和转动副臂装置使其开启或者关闭,同步性好、驱动简单,操作方便;另外,本申请相对现有技术减少了加高板,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可以更好的起到防超载的作用;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彻底解决城市渣土运输车辆及其他运输车辆的扬尘治理,杜绝超载冒载、抛洒滴漏、顶部后部密闭不严等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动力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侧板总成,2-后板总成,3-前板总成,4-底板总成,5-液压动力源系统,6_前轴套,7-1第一转动轴,7-2-第二转动轴,8-1-第一旋转臂,8-2-第二旋转臂,9-1-第一转动轴套,9-2-第二转动轴套,10-活动顶盖,11-液压油缸,12-齿轮,13-齿条,14-齿条压紧调节机构,15-常开式接近开关,16-常闭式接近开关,17-自动控制操作箱,18-液压油管,19-液压油箱,20-过滤器,21-电机,22-液压泵,23-单向阀,24-常开型电磁式单向阀,25-双单向节流阀,26-三位四通电磁阀,27-双单向节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侧顶盖自动密闭车厢,包括由左、右侧板总成1、车厢后板总成2、车厢前板总成3和车厢底板总成4,各总成通过焊接组合成一个四面密闭的厢体,该厢体两边的侧板总成1上部分别连接有活动顶盖10,所述每块活动顶盖10与侧板总成1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臂装置和至少一个转动副臂装置;所述转动臂装置与齿轮12连接,该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所述齿条13与液压油缸11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1 通过液压油管18与液压动力源系统5连接。上述转动臂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旋转臂8-1、一个第一转动轴套9-1和一个第一转动轴7-1,所述第一转动轴套9-1下端固定在侧板总成1 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套9-1上端与第一转动轴7-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8-1与第一转动轴7-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副臂装置包括一个第二旋转臂8-2、一个第二转动轴套9-2和一个第二转动轴7-2,所述第二转动轴套9-2下端固定在侧板总成1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套 9-2上端与第二转动轴7-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臂8-2与第二转动轴7-2固定连接。上述第一转动轴7-1与齿轮12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有前轴套6,所述第一转动轴7-1穿过前轴套6并通过花键与齿轮12连接;该前轴套6固定在车厢侧板总成1的最前端,并位于车厢前板总成3的平面上;前轴套6与第一转动轴7-1和第二转动轴7-2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上述液压动力源系统5包括依次通过油路连接的液压油箱19、过滤器20、液压泵 22、单向阀23,所述单向阀23的出油口与常开型电磁式单向阀M以及压力指示表25连接; 所述单向阀23的出油口还分为两路,每路依次通过油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M、双单向节流阀27、液压油缸11连接;所述液压泵22与电机21连接。上述齿条13处设置有齿条压紧调节机构14 ;上述活动顶盖10的边框四周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条;上述齿条13纵向安装,从上往下的极限位置依次安装有常闭式接近开关 16和常开式接近开关15。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左、右侧板总成1前部安装的第一转动轴套9-1用于固定第一转动轴7-1并使之能自由旋转,左、右侧板总成1后部安装的第二转动轴套9-2用于固定第二转动轴7-2并使之能自由旋转,第一旋转臂8-1和第二旋转臂8-2分别铰接固定在第一转动轴7-1和第二转动轴7-2上,第一旋转臂8-1和第二旋转臂8-2的另外一段连接固定活动顶盖10,前轴套 6固定在车厢侧板总成1的最前端,位于车厢前板总成3的平面上,并与第一转动轴套9-1 和第二转动轴套9-2同轴心线,第一转动轴7-1穿过前轴套6并连接前端的齿轮12,齿轮12 与第一转动轴7-1通过花键连接固定,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齿条压紧调节机构14用于调节并压紧齿条13和齿轮12的啮合度,齿条压紧调节机构14安装在车厢前板总成3上, 齿条13下段与液压油缸11连接固定,双作用液压油缸11固定在车厢前板总成3上,液压油缸11通过对应的液压油管18与液压动力源系统5连接。液压动力源系统5由电机21旋转带动液压泵22产生液压动力源,液压泵22的进油口通过过滤器20连接液压油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侧顶盖自动密闭车厢,包括厢体,厢体两边的侧板总成(1)上部分别连接有活动顶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块活动顶盖(10)与侧板总成(1)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臂装置和至少一个转动副臂装置;所述转动臂装置与齿轮(12)连接,所述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所述齿条(13)与液压油缸(11)连接,所述液压油缸(11)通过液压油管(18)与液压动力源系统(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仁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