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由插孔主体、焊接区和插孔区组成,插孔区和焊接区分别设于插孔主体的前端和后端,插孔区上开有沿插孔主体轴向的开槽区,所述插孔区内腔阶梯式由外向内分为接触区和深孔区,深孔区的内孔尺寸大于接触区的内孔尺寸。插孔的插孔区呈阶梯式接触区和深孔区组合而成,充分利用接触区实现插孔与插针插合的圆柱大面域接触,以及利用深孔区实现插针与插孔插合时的同心度偏差的较正,插孔结构简单,有利于插针的稳定插接,插接性能好,延长了插针、插孔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触插孔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配与圆形电接触插针插合时的插孔的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电接触片簧插孔(以下简称插孔)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插孔主体上开孔 Φ 以适配插针,Φ —般比适配插针ΦΕ的公称尺寸+0. 18 +0. 13,插针外圆尺寸在其公称尺寸ΦΕ的基础上-0.01 -0.03,开槽以便收口,形成片簧。插孔接触内孔Φ 与适配插针外圆ΦΕ形成间隙的目的防止插针、插孔插合时由于不可避免的工艺偏差造成插合不同心引起片簧过度撑开而失效。从图2、3中可以看出,收口后,造成内孔Φ 的缩小,从实际状态看,两片簧的内R 弧在收口后形成的内孔已是椭圆形。收口时效后,与插针插合后的状态存在以下不足1、接触不形成面接触由于插孔内孔Φ 和插针外圆ΦΕ之间的间隙达0. 13 0. 18, 收口后,插孔内孔Φ 的内孔面不可能与插针ΦE的外圆面形成面接触,只能在A-A处截面外圆线口这一线上形成接触。2、接触效率低由于插针外圆ΦΕ与插孔内孔Φ 之间间隙的存在,插孔片簧内R 弧7与插针外圆不能很好地吻合,在近开槽端形成接触盲区8,从这一点来看,片簧孔的结构只能是点接触。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片簧式插孔加工方便、加工成本低,但为点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接触电阻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它克服现有片簧电接触插孔不能形成面接触和接触效率低的缺陷,在插针、插孔插合时形成有效圆柱面接触,插针与插孔插接方便、稳定,插接性能好,延长了插针、插孔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由插孔主体、焊接区和插孔区组成,插孔区和焊接区分别设于插孔主体的前端和后端,插孔区上开有沿插孔主体轴向的开槽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区内腔阶梯式由外向内分为接触区和深孔区,深孔区的内孔尺寸大于接触区的内孔尺寸。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区长度小于开槽区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深孔区的长度=接触区的长度+1mm。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区的长度=插孔区长度-1mm。再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区由焊接区插入端向深入方向对称开槽,槽宽0.5 0. 6_,开槽数2 4。该插孔深孔区的形成,有效保证较正插针与插孔插合时的同心度偏差和保证簧片的有效弹性寿命,开槽区为利于簧片的收口,保证接触区簧片对插针的正压力。因接触区位于插孔的最前端,与插针插合时最先进入接触状态,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接触长度,也就是说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插孔的插接性能;另外可以有效控制插针的长度,从而降低由于插针过长而引发的外部损伤插针的可能,有利于防斜插,延长插针、插孔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插孔的插孔区呈阶梯式接触区和深孔区组合而成,充分利用接触区实现插孔与插针插合的圆柱大面域接触,以及利用深孔区实现插针与插孔插合时的同心度偏差的较正,插孔结构简单,有利于插针的稳定插接,插接性能好,延长了插针、插孔使用寿命。说明书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插孔收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插孔收口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插孔主体1,插孔区2,焊接区3,开槽区4,接触区5,深孔区6。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4所示,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包括插孔主体1,插孔区2和焊接区3,插孔区2和焊接区3分别设于插孔主体1的前、后两端,插孔区2上开有沿插孔主体1轴向的开槽区4, 开槽区由焊接区插入端向深入方向对称开槽,槽宽0. 5 0. 6,开槽数2 4,开槽区的长度 =插孔区长度-Imm ;插孔区2内腔阶梯式由外向内分为接触区5和深孔区6,深孔区6的内孔尺寸大于接触区5的内孔尺寸,接触区长度小于开槽区长度,深孔区的长度=接触区的长度 +1mm。当插针、插孔插合时,插针与插孔区的接触区能够形成面接触,杜绝点、线接触,接触面积大;插针插入深孔区内,有效抵消加工工艺偏差、装配偏差所引起的插针、插孔的不同心插合带来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插针和插孔的接触电阻,实现低电阻接触,一旦接触电阻大幅降低,单对插针、插孔接触对的承载额定电流就会上升,同等芯谱密度下的整个连接器的载流量就会增大,抗电流冲击能力增强,提高可靠性,接触对在一定电流条件下的发热功率下降,降低其温升,提高寿命,在载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芯谱密度,综上所述,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改进对整个接触对的影响是显著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由插孔主体、焊接区和插孔区组成,插孔区和焊接区分别设于插孔主体的前端和后端,插孔区上开有沿插孔主体轴向的开槽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区内腔阶梯式由外向内分为接触区和深孔区,深孔区的内孔尺寸大于接触区的内孔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区长度小于开槽区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其特征是所述深孔区的长度=接触区的长度+1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其特征是所述开槽区的长度=插孔区长度-1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其特征是所述开槽区由焊接区插入端向深入方向对称开槽,槽宽0. 5 0. 6mm,开槽数2 4。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由插孔主体、焊接区和插孔区组成,插孔区和焊接区分别设于插孔主体的前端和后端,插孔区上开有沿插孔主体轴向的开槽区,所述插孔区内腔阶梯式由外向内分为接触区和深孔区,深孔区的内孔尺寸大于接触区的内孔尺寸。插孔的插孔区呈阶梯式接触区和深孔区组合而成,充分利用接触区实现插孔与插针插合的圆柱大面域接触,以及利用深孔区实现插针与插孔插合时的同心度偏差的较正,插孔结构简单,有利于插针的稳定插接,插接性能好,延长了插针、插孔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R13/11GK102354835SQ20111026081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叶学俊, 封燕, 李竹法, 潘荣 申请人: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接触插孔,由插孔主体、焊接区和插孔区组成,插孔区和焊接区分别设于插孔主体的前端和后端,插孔区上开有沿插孔主体轴向的开槽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区内腔阶梯式由外向内分为接触区和深孔区,深孔区的内孔尺寸大于接触区的内孔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学俊,潘荣,封燕,李竹法,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