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487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属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技术领域。包含槽体和盖体两个部分,槽体的上部为开口,盖体装于槽体上部的开口处,盖体顶部为凹槽,凹槽中心有两个孔缝,孔缝位置与极耳位置对应,电池极耳可从孔缝中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软包装电池在组合过程中不易定位、不方便操作、无法散热、易受压变形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软包装电池设计上的缺陷,具有安装方便、组合灵活、通用模块化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
,具体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组合用的壳体。
技术介绍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一般由正负极片、隔膜、电解液、极耳、铝塑膜组成,电池极耳通过PP胶与铝塑膜热熔在一起,并引出,这种电池外型见图1。由于重量轻,外型设计灵活,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便携设备及动力储能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由于其从电芯内部引出的是镍带(或铜镀镍)和铝带,厚度仅ο. Γ0. 4mm,宽度为l(T40mm,在组装时不易定位,不易操作,可靠性不高。特别是若单体容量为5Ah以上,再进行串并联时,若在电芯高度方向叠加,电芯承重能力较差,会导致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变形,严重影响电芯的电性能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组合灵活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槽体和盖体两个部分,槽体的上部为开口,盖体装于槽体上部的开口处,盖体顶部为凹槽,凹槽中心有两个孔缝,孔缝位置与极耳位置对应, 电池极耳可从孔缝中穿出。所述槽体和盖体通过卡槽安装在一起。所述盖体上有正负极标识,便于装壳后确认正负极。所述槽体为方形结构,具体尺寸以能装进对应规格的电池为准。槽体底部实心,上部为开口,便于电池的放入。两个侧面均为实心,大面为空心,利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散热。槽体应具有一定的硬度。所述盖体是与槽体配合使用的,盖体内套槽体上部。本技术克服了传统软包装锂电池组装过程中的缺陷。电池进行组装时可在盖体顶部进行操作,易定位;极耳连接可在槽体上盖凹槽处进行操作,不易折断;电池与电池之间有间隙,利于散热;方便连接成模块化,可适应于任意组装形式的电池组;有槽体承重,在使用过程中不易造成电池变形,不至于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中,1、槽体,2、盖体,3、孔缝,4、接线槽,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图2中,本技术包含两个部分,槽体1和盖体2。其中,框架设计的槽体1为装电池用,大面中间留空。盖体2为下沉式凹槽设计,盖体上面留有孔缝及接线槽,其中孔缝为长度方向,接线槽为宽度方向。槽体1和盖体2为塑料材质,颜色根据需要而定,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机械强度。槽体1和盖体2通过卡槽安装在一起,并可用粘结胶或通过热封固定。图3中,槽体1为方形结构,具体尺寸以能装进对应规格的电池为准。槽体1底部实心,上部为开口,用于电芯的装入;两个侧面均为实心,大面为空心,用于电池的散热及膨胀预留。槽体1应具有一定的硬度。槽体1和盖体通过卡槽5安装在一起,并可用粘结胶或通过热封固定。图4、图5中,盖体2是与槽体配合使用的。盖体2内套槽体上部。盖体2顶部为下沉式凹槽设计,凹槽中心有两个孔缝3,孔缝3位置与极耳位置对应,电芯极耳从孔缝3中引出。盖体2上面留有接线槽4,其中孔缝3为长度方向,接线槽4为宽度方向。盖体2上面有正负极标识,便于装壳后确认正负极。本技术是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装过程中使用的,具体使用方法( 1)将电池从槽体1上口装入槽体1内。 ( 2 )将电池极耳从盖体2的孔缝伸出。(3)盖上盖体2。(4)装好后电池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串并联。(5)槽体1底部可装上适当尺寸的泡棉,以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振动被损坏。(6)电池装入槽体1前可在电池侧面涂上粘结胶,以使电池和槽体1贴合在一起。盖体2和槽体1组合在一起时,可在卡槽处涂上粘结胶或通过热封以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其特征是包含槽体和盖体两个部分,槽体的上部为开口,盖体装于槽体上部的开口处,盖体顶部为凹槽,凹槽中心有两个孔缝,孔缝位置与极耳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其特征是所述槽体和盖体通过卡槽安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盖体上有正负极标识。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属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
包含槽体和盖体两个部分,槽体的上部为开口,盖体装于槽体上部的开口处,盖体顶部为凹槽,凹槽中心有两个孔缝,孔缝位置与极耳位置对应,电池极耳可从孔缝中穿出。本技术解决了现有软包装电池在组合过程中不易定位、不方便操作、无法散热、易受压变形等问题。本技术克服了现有软包装电池设计上的缺陷,具有安装方便、组合灵活、通用模块化等特点。文档编号H01M2/26GK202142584SQ20112024861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勇, 周华成, 张郁茹, 沈成龙, 高国兴 申请人:湖北骆驼特种电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合用的壳体,其特征是:包含槽体和盖体两个部分,槽体的上部为开口,盖体装于槽体上部的开口处,盖体顶部为凹槽,凹槽中心有两个孔缝,孔缝位置与极耳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郁茹高国兴沈成龙刘勇周华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骆驼特种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