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1438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和水循环管道(6)组成;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道(6)连接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下端的入水口,所述水循环管道(6)上设有安全阀门(7)和阀门(8);所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安装在在物料管道(9)外壁上;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是环绕锥形混合机壁螺旋上升排列。本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可以使冷却水充分收集热物料降温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加速降温过程的同时,提高预热原料的效率;缩短反应准备时间和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物料冷却过程中的余热利用,属于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小型的化工合成操作中,化学反应都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进行完毕后,物料必须在自然风或者冷却水的作用下冷却到室温。在绝大多数小型的间歇式化工厂的化学反应操作过程中,反应和冷却是互相独立的两个过程。反应过程有独立的加热装置,冷却过程有独立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从热能利用的角度考虑,使化学反应维持在指定温度下所需要提供的热能,大部分都在冷却的过程中损失了。不仅如此,由于在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输出与回水温差较大,往往需要较大的循环水储蓄池,且换热效率不高。另一方面, 在反应进程中,由于要将冷的物料加热到指定的反应温度,往往需要比较长的反应准备时间,从而延长了单釜反应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充分利用热物料冷却过程中的余热,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物料管道预热套管、带夹套锥形混合机和水循环管道组成;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道连接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下端的入水口,物料管道预热套管上端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上设有安全阀门和阀门;所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安装在物料管道外壁上;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是环绕锥形混合机壁螺旋上升排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以带夹套的锥形混合机来对完成反应的热物料进行降温,在锥行混合机搅拌和夹套中冷却水的共同作用下,使冷却水充分收集热物料降温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加速降温过程的同时,提高预热原料的效率。(2)通过水循环冷却和预热的结合,实现间歇式化工生产中,缩短反应准备时间和冷却时间的目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共有附图2张,其中,图1是本技术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夹套锥形混合机的冷却水循环流向示意图;图中,1、物料管道预热套管,2、反应釜搅拌桨,3、反应釜,4、反应釜加热夹套,5、带夹套锥形混合机,6、循环水管道,7、安全阀门,8、阀门,9、物料管道,10、导热油输入管道,11、导热油输出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如图1 2所示,由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和水循环管道6组成;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出口通过循环水管道6接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下端的入水口,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上端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6上设有安全阀门7和阀门8 ;所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安装在在物料管道9外壁上;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是环绕锥形混合机壁螺旋上升排列(如图2)。在反应釜3中反应完毕后的热物料体系进入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中,锥形混合机的夹套中冷却水的流向设计为环绕锥形壁螺旋上升的方式(如图2),关闭安全阀门7,开启阀门8,启动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冷却水经水泵通入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冷却水管道,在该条件下,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内部的热物料可以加速降温并均勻冷却,热物料在冷却的过程中和通过混合机夹套的冷却水能做出高效的热交换,冷却水获得热物料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升高温度的热水可以通过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将物料预热。实施例1下面通过一天的生产过程来评估改造后的效果。第一釜反应时,按照原有正常方式加入物料,然后启动导热油循环加热装置,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物料体系加热到90°C搅拌反应1小时后,物料体系转移至带夹套锥形混合机,启动冷却水循环系统及锥形混合机的搅拌装置。此时,图1中所示A位置处的水温为室温20°C,刚转移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中的物料温度高达90°C,在冷却水和锥形混合机搅拌作用下,体系迅速冷却,而经过锥形混合机夹套的冷却水大量吸收体系的热量,出口处B测试的水温可以达到60°C,将此处的水管通入物料管道预热套管。此时,第二釜反应的原料通过加热夹套时,温度会上升,经过测算, 固体物料的温度能上升16°C,溶剂进入到反应釜中时候的温度可以提高10°C。由于物料和溶剂的温度得以预热,在第二釜反应时,加热到90°C反应温度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 8分钟。 同时,从原料加热夹套出口 D进入到循环水储存水箱的水温降低到约40°C左右。此时,由于循环水箱进出水温度差只有20°C。在同样大小的水箱下,与原本从锥形混合机直接回来的冷却水温差40°C相比,循环水储存水箱的温度不会有明显的上升。从第二釜反应开始,可以如上描述过程,依次利用前一过程体系冷却所收集到的热量,对下一釜反应中的原料进行预热。我们对循环生产M小时的效果进行能源和时间方面的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每釜反应,节约准备时间8分钟,每天可以多生产一釜,单位时间产量提高7%。从耗能测算,单位时间的耗电量节省10%,换算成单位产量的耗电量节省16%。权利要求1. 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带夹套锥形混合机( 和水循环管道(6)组成;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 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道(6)连接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下端的入水口, 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上端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6)上设有安全阀门 (7)和阀门⑶;所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⑴安装在在物料管道(9)外壁上;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 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是环绕锥形混合机壁螺旋上升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和水循环管道(6)组成;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道(6)连接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下端的入水口,所述水循环管道(6)上设有安全阀门(7)和阀门(8);所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安装在在物料管道(9)外壁上;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是环绕锥形混合机壁螺旋上升排列。本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可以使冷却水充分收集热物料降温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加速降温过程的同时,提高预热原料的效率;缩短反应准备时间和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136972SQ20112024285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任国辉 申请人:大连兴辉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和水循环管道(6)组成;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道(6)连接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下端的入水口,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上端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6)上设有安全阀门(7)和阀门(8);所述物料管道预热套管(1)安装在在物料管道(9)外壁上;所述带夹套锥形混合机(5)夹套内的冷却水管道是环绕锥形混合机壁螺旋上升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兴辉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