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棒连接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0218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芯棒连接装配结构,其在更换芯棒出现螺纹咬死现象时,更换工序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其包括芯棒前部、中间连接杆和尾柄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前部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外螺纹,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内螺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缝钢管生产线中所用的芯棒结构,具体为芯棒的连接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无缝钢管生产线中芯棒作为钢管管坯变形内加工核心工具需要循环使用,但芯棒拆卸更换过程中容易出现螺纹咬死现象,一旦出现咬死现象就必须从芯棒连接处锯开, 这样不仅要加工连接杆处的外螺纹,还要从芯棒里取出断螺纹,加工时要找准中心镗孔,因其加工工序多工艺复杂所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芯棒拆卸更换过程中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芯棒的连接装配结构,其在更换芯棒出现螺纹咬死现象时,更换工序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芯棒前部、中间连接杆和尾柄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前部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外螺纹,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内螺纹。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当芯棒拆卸更换过程中出现螺纹咬死现象时,可从中间连接杆和尾柄结合处锯开,这样,芯棒的前部保持完整,芯棒前部和其咬死在一起的部分连接杆由机床车去多余的部分,芯棒前部就可以直接再拧接新的连接杆,锯断的另一部份连接杆只需要重新加工一个内螺纹,再配置一个新的加长尾柄以保证芯棒总长度不变, 因此其加工工序少工艺相对现有技术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本技术芯棒分为芯棒前部1、中间连接杆2和尾柄3三段,芯棒前部1 和中间连接杆2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外螺纹,而中间连接杆2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内螺纹。当芯棒拆卸更换过程中出现螺纹咬死现象时,可从中间连接杆2靠近芯棒前部1的端部锯开,保证芯棒前部1的端部完整,图1中为距离芯棒前部1的210MM处锯开。权利要求1.芯棒连接装配结构,其包括芯棒前部、中间连接杆和尾柄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前部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外螺纹,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内螺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芯棒连接装配结构,其在更换芯棒出现螺纹咬死现象时,更换工序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其包括芯棒前部、中间连接杆和尾柄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前部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外螺纹,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内螺纹。文档编号B21B25/00GK202137188SQ201120220518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朱运镭, 查峰, 申昭礼, 韩惠良 申请人: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芯棒连接装配结构,其包括芯棒前部、中间连接杆和尾柄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棒前部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外螺纹,而中间连接杆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为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昭礼韩惠良查峰朱运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