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630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包括机壳、叶轮和进风口。所述叶轮由16个后向板型叶片、弧形的轮盖、平板形的轮盘及轮毂组成。16个后向板型叶片沿周向均布,并焊接于弧形的轮盖与平板形的轮盘之间,与轮毂装配而成。机壳、进风口为焊接结构,其型线为沿轴向收敛的锥弧形。叶轮2的叶片出口直径为800mm,进口直径为407mm,宽度为154.6mm,出口宽度为93mm,叶片出口角为44°,所述进风口3直径为495mm、宽度为134mm。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噪音低、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具体是涉及一种6-35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对各种类型风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但目前已有的某些风机系列存在体积大,风机性能不佳,效率低,耗能大等缺点。 为满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风机的需求,提高风机产品的技术水平,贯彻国家信息化部关于逐步淘汰落后产品,推广新产品精神。沈阳鼓风机研究所与清华大学流体所以国内一流的风机设计软件开发、应用和试验研究能力的优势,强强联合,于2005年3月立项,针对现有多数厂家生产的风机系列型谱,本着填补空白、以高效节能为目标,并且尽可能代替用途广泛的其它系列产品的原则,规划并研制四个风机系列模型。通过5年的时间,清华大学流体所对多种设计方案的整机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风机性能预估和优化进行了几百次气动计算,沈阳鼓风机研究所加工制造了30多套风机模型,进行了100多次试验研究,已完成了本项目。四个风机系列模型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模型,为上述四个风机系列模型之一,商品名称为6-35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包括机壳、叶轮、进风口及传动组。 所述叶轮由16个后向板型叶片、弧形的轮盖、平板形的轮盘及轮毂组成。16个后向板型叶片沿周向均布,并焊接于弧形的轮盖与平板形的轮盘之间,与轮毂装配而成。机壳为板材焊接而成的蜗壳体,进风口为焊接结构,其型线为沿轴向收敛的锥弧形。 所述传动组包括主轴、轴承箱等,为已知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的风机系列模型属于中小流量,中高压力范畴,最高风机效率为85.03%。用本模型模拟设计的风机可用做35-410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 机、二次风机和高压头引风机及除尘风机、煤气鼓风机、煤粉通风机、烧结主抽风机等。在风机选型中显现出它的性能佳、效率高的优势。并且可以代替多年来在电站、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的6-31大部分工况点,还可以用于满足以上用途,比6-31流量偏大的系统中。 选型优势: 举例1:某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风机设计参数:Pa=101325Pa;ρ=1.2kg/m3 流量=92853(m3/h);全压=6735Pa;选型:现可选6-35No19.2D(n=980r/min),表1给出了6-35No19.2D与6-31No20D有因次性能比较。 表1 由表1可看出满足同样的流量和压力,选择6-35No19.2D比选择6-31No20D叶轮效率高6.4%,叶轮功率下降5%。并且机号减小,不仅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小转子的GD2,,降低转子临界转速,延长轴承寿命,增加叶轮强度。 举例2:以下为三化样本9-26No14D;n=1450r/min;ρ=1.2kg/m3时的某工况点参数: 流量=70682(m3/h);全压=11099Pa;叶轮效率(内效率)=76%; 叶轮功率(内功率)=276.16kw  满足同样参数,如果选用6-35No16D可高效节能。 表2给出了同样转速和进口密度下,6-35No16D与9-26No14D的性能对比结果。 表2 由表2可看出满足同样的流量和压力,选择6-35No16D比选择9-26No14D叶轮效率高11.8%,叶轮功率下降10.4%。 9-26风机叶轮具有扩压段即无叶扩压器,叶轮出口直径是叶片出口直径的1.15倍。表3给出了6-35No16D叶轮与9-26No14D叶轮相关尺寸比较: 表3 由表3可看出6-35No16D与9-26No14D相比,叶轮外径相等;叶轮宽度窄,风机出口与进口面积比值大意味着6-35No16D的动压差小于9-26No14D的动压差,,满足同样静压差,选6-35比现9-26可选择更小的机号。另外9-26属于前向风机、曲线比较陡,大流量容易超功率。6-35属于后向风机,曲线比较平滑、不易超载。特别是用于含尘量较大的场合,由于6-35是通过对叶轮内部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优化通流部分尺寸,所确定的叶片进口角符合实际气流流动方向,叶片进口磨损最小。而9-26是前向风机,不适用含尘量较大的场合,6-35解决了6-31、9-26等类型的风机存在的叶片进口磨损问题,可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这无疑对参与市场竞争是一大优势。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用途广泛。 2、叶轮为后向板型叶片,因此电动机不易过载。 3、高效节能、高效区宽、噪声低。 4、出口与进口动压差小,可减小机号。 5、叶片进口磨损小,可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 6、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无因次性能曲线图。其中Φ为流量系数、Ψ为全压系数、λ为功率系数、ηr叶轮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8模型),包括机壳1、叶轮2、进风口3和传动组4。 所述叶轮由16个后向板型叶片5、弧形的轮盖6、平板形的轮盘7及轮毂8组成。16个后向板型叶片5沿周向均布,并焊接于弧形的轮盖6与平板形的轮盘7之间,与轮毂8装配而成。 通流部分主要特征: 叶轮2的叶片出口直径为800mm,进口直径为407mm,宽度为154.6mm,出口宽度为93mm,叶片出口角为44°。 所述进风口3直径为495mm、宽度为134mm。 所述机壳1宽度为232.5mm,机壳出口中心到机壳中心为597.2mm,机壳出口为566.7mm×232.5mm。 所述无因次性能曲线及参数特征:流量系数0.0807、压力系数0.5944、功率系数0.0587、风机效率85.03%; 由于产品系列均由模型模拟设计,因此叶轮、进风口和机壳的上述通流部分尺寸可同比放大或缩小制成系列产品,均在保护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包括机壳(1)、叶轮(2)、进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由16个后向板型叶片(5)、弧形轮盖(6)、平板形轮盘(7)及轮毂(8)组成,16个后向板型叶片(5)沿周向均布,并焊接于弧形的轮盖(6)与平板形的轮盘(7)之间,与轮毂(8)装配而成,机壳(1)为板材焊接而成的蜗壳体,进风口(3)为焊接结构,其型线为沿轴向收敛的锥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包括机壳(1)、叶轮(2)、进风口
(3)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由16个后向板型叶片(5)、弧形轮盖(6)、平板形轮盘(7)
及轮毂(8)组成,16个后向板型叶片(5)沿周向均布,并焊接于弧形的
轮盖(6)与平板形的轮盘(7)之间,与轮毂(8)装配而成,机壳(1)
为板材焊接而成的蜗壳体,进风口(3)为焊接结构,其型线为沿轴向收敛
的锥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风机系列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2):叶片出口直径为800mm、进口直径为407mm、宽度为154.6mm、
出口宽度为93mm、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春朱之墀陈凤义李嵩刘沪红朱艳丽王延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鼓风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