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正刚专利>正文

多功能改性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690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改性膜,它由塑料膜层(1)和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2)组成,其中塑料膜层(1)具有平均孔径为2~30微米的通孔,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2)的每根塑料纤维与其周围相邻的塑料纤维均有连接点,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塑料纤维的直径在0.5~10微米范围内。在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表面使用多功能改性膜,可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大幅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砂眼、裂纹、水纹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抗冻耐久性、抗腐蚀性、抗风化、抗炭化等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处理费用,美化混凝土的外观,使用多功能改性膜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很容易清洗干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工程用的改性膜,尤指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混凝土浇筑时,在新浇混凝土和模板表面间使用的一种多功能改性膜
技术介绍
采用常规技术浇筑的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硬化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经常会有蜂窝、麻面、砂眼、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使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抵抗有害液体的侵蚀、抗风化、抗炭化等性能大大降低,缩短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导致这些缺陷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存在于新浇混凝土表面和模板间的多余水和空气不能被有效地排出,同时,在拆模前,混凝土的表面缺少有效的养护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允许在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混凝土浇筑时、新浇混凝土中靠近模板表面的多余水和空气透过又能防止新浇混凝土中的水泥浆流失,同时还具有将新浇混凝土表面以及从新浇混凝土内部迁移到靠近模板表面的多余水和空气排出,并具有一定保水能力,而且不会与硬化后的混凝土粘结在一起的多功能改性膜, 在混凝土模板表面铺贴这种多功能改性膜,可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砂眼、裂纹等缺陷,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抗冻耐久性、抗腐蚀性、抗风化、抗炭化等性能,使硬化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美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改性膜,所述多功能改性膜包括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和附着在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表面的塑料膜层。所述多功能改性膜的塑料膜层具有平均孔径为2 30微米的通孔。所述多功能改性膜的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每根塑料纤维与其周围相邻的塑料纤维均有连接点。所述多功能改性膜的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塑料纤维的直径在0. 5 10微米范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表面使用多功能改性膜后,可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大幅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砂眼、裂纹等缺陷,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抗冻耐久性、抗腐蚀性、抗风化、抗炭化等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处理费用,美化混凝土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具有平均孔径为2 30微米通孔的塑料膜层2-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改性膜,由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 和塑料膜层(1)组成,塑料纤维立体交叉在一起形成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且每根塑料纤维与其周围相邻的塑料纤维均有连接点,塑料纤维的直径在0. 5 10微米范围内,附着在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一个表面上的塑料膜层具有平均孔径为2 30微米的通孔。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多功能改性膜,由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 和塑料膜层(1)组成,塑料纤维立体交叉在一起形成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且每根塑料纤维与其周围相邻的塑料纤维均有连接点,塑料纤维的直径在0. 5 10微米范围内,附着在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两个表面上的塑料膜层具有平均孔径为2 30微米的通孔。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改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改性膜包括塑料膜层(1)和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改性膜,其特征在于塑料膜层(1)具有平均孔径为 2 30微米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改性膜,其特征在于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O)的每根塑料纤维与其周围相邻的塑料纤维均有连接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改性膜,其特征在于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塑料纤维的直径在0. 5 10微米范围内。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改性膜,它由塑料膜层(1)和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2)组成,其中塑料膜层(1)具有平均孔径为2~30微米的通孔,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2)的每根塑料纤维与其周围相邻的塑料纤维均有连接点,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的塑料纤维的直径在0.5~10微米范围内。在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等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表面使用多功能改性膜,可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大幅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砂眼、裂纹、水纹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抗冻耐久性、抗腐蚀性、抗风化、抗炭化等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处理费用,美化混凝土的外观,使用多功能改性膜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很容易清洗干净。文档编号B32B27/12GK202117342SQ201020207599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邓正刚 申请人:邓正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改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改性膜包括塑料膜层(1)和立体网状塑料纤维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邓正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