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分动箱,具体涉及一种用于6X6铰接车分动箱。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机械科技不断进步,对于重型机械的车载能力和动力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车辆拥有较好的转弯性能以及道路情况适应能力,铰接式的底盘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分动箱由离合器、变速器、分动装置为一体,虽然缩短了分动轴的长度增加底盘的刚性,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涉及的传动齿轮较多,使得分动箱结构复杂,承载能力受限;变速范围有限,前后输出为刚性联接不能分扭,维护费用高;前后输出同轴,使得前后桥间距增大,对整车动力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差速器常采用轴间差速器,这种差速器分扭比小,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可增大车辆的变速范围,又可将前后输出按一定比例分扭,且结构简洁紧凑,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的铰接车分动箱。本技术的铰接车分动箱,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入轴、中间轴和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还设有前输出轴、后输出轴,所述的后输出轴上增设有内齿圈、 行星轮、太阳轮和从动轮,并相互啮合;在输入轴上增设第一滑动齿套,第一滑动齿套与高低挡齿轮及输入轴啮合。本技术的铰接车分动箱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通过操作换挡系统使滑动齿套与高低挡齿轮啮合来控制分动箱高速或低速运转,增大整车的变速范围;前后输出采用不同轴设计,大大缩短了前后桥的间距,增强了车载能力和动力性能;采用内纳式差速器,使差速器结构得到了简化,也更加紧凑,不仅通过控制滑动齿套与从动轮的啮合实现前后输出的分扭,还提高了其耐用性、可靠性,增大了分扭比。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接车分动箱,包括壳体(15)和设置在壳体(15)内的输入轴(1)、中间轴(6)和润滑油泵(5),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5)内还设有前输出轴(10)、后输出轴(9),所述的后输出轴(9)上增设有内齿圈(13)、行星轮(12)、太阳轮(8)和从动轮(14),并相互啮合;在输入轴(1)上增设第一滑动齿套(3),第一滑动齿套(3)与高、低挡齿轮(2、4)以及输入轴(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军,吴国成,陈峰,李治安,庞涛,张鹏远,邓腾飞,弓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