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美玲专利>正文

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539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采用该种气缸套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保护自然环境;该气缸套中含有以下合金元素:C?3.0~3.3%;Si?2.1~2.4%;Mn?0.8~1.1%;P?0.1~0.2%;S?0.02~0.08%;Ti?0.35~0.45%;Sb?0.2~0.4%;Cu?0.8~1.1%;Cr?0.25~0.35%;Fe?90.62~92.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缸套铸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中西部地区,沙尘较大,坚硬微粒极易吸入发动机气缸,产生磨料磨损,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气缸是发动机核心零件,是气体压缩、燃烧膨胀的空间,是活塞运动导向的轨迹。 燃烧过程中的最高瞬时温度高达2200 M00°C,最高瞬时压力高达12 14MPa,气缸套的内壁直接受到高温、高压、熔粘的作用,如果气缸再吸入微粒沙尘,使气缸内壁在极端恶化的工作条件下又增加了磨料磨损,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缩短。我国传统的高磷铸铁、硼铸铁、低合金铸铁、钒钛铸铁等材质气缸套已适应不了目前高档增压发动机的需求了。其主要磨损形式有磨粒磨损、熔着磨损、腐蚀磨损等。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强化的不断提高,其运动速度和爆发压力均有了较大提高,所以,气缸套的磨损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研制抗磨损型气缸套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采用该种气缸套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 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保护自然环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气缸套中含有以下合金元素C 3.0 3.3%;Si 2. 1 2. 4% ;Mn 0. 8 1. ;Ρ 0. 1 0. 2% ;S 0. 02 0. 08% ;Ti 0. 35 0. 45% ;Sb 0. 2 0. 4% ;Cu 0. 8 1. ;Cr 0. 25 0. 35% ;Fe 90. 62 92. 38%。本专利技术气缸套制造工艺方法是首先将Ti和Sb加工成合成颗粒为2_3mm备用;然后合金按比例配料熔炼,熔炼温度达1550°C时按比例加入合成颗粒,颗粒加入后净化6分钟,然后进行两次孕育,先将孕育剂在大包中孕育,再在浇注包中孕育;浇注温度为 1350°C 1320°C ;浇注速度为^ig/s ;冷却强度为水冷120秒;毛坯出模后600°C左右时放入溶液中淬火,使缸套的金相组织转变为下贝氏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在铸铁溶液中加入Ti和Sb合成颗粒,颗粒弥散均勻, 缸套的组织致密,热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储油能力和优异的耐磨性能以及抗腐蚀能力; ②Ti和Sb合成颗粒的方法流程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③Ti和Sb是强烈石墨化元素,具有细化石墨珠光体的作用,形成特别稳定的高强度的含Ti和Sb的化合物,弥散均勻分散在铸铁缸套的基体中,增强耐磨性。④通过两次孕育进一步细化金相组织,增强机械性能;⑤利用出模毛坯的余热淬火,使其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使发动机更进一部提高其耐磨性,适应中西部沙尘较多的恶劣环境工作。具体实施例方式例1 首先将Ti和Sb加工成合成颗粒为2_3mm备用;然后合金按比例配料熔炼,其中 C3.0%;Si 2. 1 % ;Mn 0. 8%;P 0. 1%;S 0. 02%;Cu 0. 8%;Cr 0. 25%;Fe 92. 38%,熔炼温度达1550°C时按比例加入合成颗粒,其中Ti 0. 35%,Sb 0. 2%,颗粒加入后净化6分钟, 然后进行两次孕育,先将孕育剂在大包中孕育,再在浇注包中孕育;浇注温度为1350°C 1320°C ;浇注速度为^cg/s ;冷却强度为水冷120秒;毛坯出模后600°C左右时放入溶液中淬火,使缸套的金相组织转变为下贝氏体。例2 首先将Ti和Sb加工成合成颗粒为2-3mm备用;然后合金按比例配料熔炼,其中 C3.3%;Si 2. 4%;Mn 1. 1%;P 0. 2%;S 0. 08%;Cu 1. l%;Cr 0. 35%;Fe 90. 62%,熔炼温度达1550°C时按比例加入合成颗粒,其中Ti 0. 45%,Sb 0. 4%,颗粒加入后净化6分钟, 然后进行两次孕育,先将孕育剂在大包中孕育,再在浇注包中孕育;浇注温度为1350°C 1320°C ;浇注速度为^cg/s ;冷却强度为水冷120秒;毛坯出模后600°C左右时放入溶液中淬火,使缸套的金相组织转变为下贝氏体。例3 首先将Ti和Sb加工成合成颗粒为2_3mm备用;然后合金按比例配料熔炼,其中 C3. 15% ;Si 2. 25% ;Mn 0. 95% ;P 0. 15% ;S 0. 05% ;Cu 0. 95% ;Cr 0. 3% ;Fe 91. 5%,熔炼温度达1550°C时按比例加入合成颗粒,其中Ti 0.4%, Sb 0.3%,颗粒加入后净化6分钟,然后进行两次孕育,先将孕育剂在大包中孕育,再在浇注包中孕育;浇注温度为1350°C 1320°C ;浇注速度为^ig/s ;冷却强度为水冷120秒;毛坯出模后600°C左右时放入溶液中淬火,使缸套的金相组织转变为下贝氏体。在HT300铸铁材质的溶液中引入Ti和Sb合成颗粒形成的气缸套,抗拉强度大于 300MPa,硬度大于 HB 310。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该种气缸套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保护自然环境;该气缸套中含有以下合金元素c 3. 0 3. 3%;Si 2. 1 2. 4%;Mn 0. 8 1. 1%;P 0. 1 0. 2%; SO. 02 0. 08%;Ti 0. 35 0. 45%;Sb 0. 2 0. 4%;Cu 0. 8 1. l%;Cr 0. 25 0. 35%; Fe90. 62 92. 3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采用该种气缸套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保护自然环境;该气缸套中含有以下合金元素C 3.0~3.3%;Si 2.1~2.4%;Mn 0.8~1.1%;P 0.1~0.2%;S 0.02~0.08%;Ti 0.35~0.45%;Sb 0.2~0.4%;Cu 0.8~1.1%;Cr 0.25~0.35%;Fe 90.62~92.38%。文档编号C22C37/10GK102337451SQ20101023790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美玲 申请人:李美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磨损气缸套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该种气缸套提高发动机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改善发动机尾气排放质量,保护自然环境;该气缸套中含有以下合金元素:C 3.0~3.3%;Si 2.1~2.4%;Mn 0.8~1.1%;P 0.1~0.2%;S0.02~0.08%;Ti 0.35~0.45%;Sb 0.2~0.4%;Cu 0.8~1.1%;Cr 0.25~0.35%;Fe90.62~92.3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美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