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沉淀物的清理装置,将过滤布(16)和软管(11)分别于A活节(9)和B活节(10)的第一层(33)和第二层(34)连接,活节盖(2)与B活节(10)连接,A活节(9)和B活节(10)中设有通水道(19),均匀的排列在第二层(34)中,使A活节(9)和B活节(10)中的通水道(19)能够对接,软管(11)内壁上设有引水轨道(25),自动挤压器与A活节(9)连接,自动挤压器是由第一动力臂(4)与升降桶(1)连接,第二动力臂(7)与压力板(8)连接,活动节(9)连接在第一动力臂(4)和第二动力臂(7)的凹槽上,在第一动力臂(4)上设有支撑底座(5),在第二动力臂(7)上设置B活节底座(6),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而且可自动挤压软管,不需要用电、燃油,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理沉淀物的清理装置,尤其是由过滤布、软管、活节和自动挤压器组成的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部分处理污水过程中,沉淀是必要的环节之一,而在沉淀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沉淀物,这沉淀物虽然不多,但时间久了堆积起来必定会影响处理质量,该如何取出来呢?比如说污水处理厂或自来水厂,一般是用冲洗或抽水的方法将沉淀物取出,这类处理需要占用的面积大,有些污水处理机器,没有充足的空间环境清理。近几年来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08679. 4,公布了一种污水沉淀清理装置,它的内层是过滤布,外层是塑料软管,头尾分别用螺丝扣环栓紧在两个活节环上,活节环上装有保险螺栓,另一个活节环与活节盖旋扣紧,活节盖上装有水龙头,塑料软管内有引水软管。该项专利存在以下几个缺陷活节与活节之间的连接很费时;该活节中的水龙头容易被沉淀物堵截;该装置只有一段,有时候软管需要很长,如果没有进行挤压,软管内的沉淀物很容易堵塞,装的容量就变少了,而且要用很长多时间挤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一种污水沉淀清理装置中存在的缺陷,并提供一种清理效果更好、操作更方便的清理污水沉淀物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清理沉淀物的装置由过滤布、软管、A活节、 B活节、活节盖和自动挤压器组成,用锁环将过滤布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和B活节的第一层上,用扣环将软管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和B活节的第二层上,用活节盖与B活节密封,在A活节和B活节中设有多个通水道,均勻的排列在第二层中,使A活节和B活节中的通水道能够对接;而在A活节边上设有2个以上的第一弧形突块,弧形面的上端有倾斜,B 活节顶端的内壁边上设有2个以上的第二弧形突块,该位置与A活节边上的第一弧形突块相对应,在B活节前端外壁上设有保险螺丝,防水橡圈上设有通水口,A活节和B活节上的通水道互相对应;在软管上设有多条的引水轨道,分布在软管内壁上。本专利技术设有一个自动挤压器与A活节连接,自动挤压器是由第一动力臂的一端与升降桶连接,另一端设置半个球状的凹槽,凹槽这一块板面从外至内向上方倾斜,第二动力臂的一端与压力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半个球状的凹槽,并用活动节连接在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的凹槽上,活动节是在一个螺丝棒的两端分别用球体连接;在第一动力臂上设有支撑底座,在第二动力臂上设置B活节底座,第一动力臂中升降桶到支撑底座的距离要大于活动节到支撑底座的距离,在第二动力臂中压力板到B活节底座的距离要大于活动节到 B活节底座的距离;所述的升降桶上大下小,在左上边设有存水槽,将升降桶的两边设置成相等的重量,使水流入存水槽到一定重量时,能将整个升降桶向存水槽这一边倾斜;用过滤布将B活节底座和另一个A活节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连接,在软管底下设有弧形托板,位于压力板下方,该弧形托板是在一个弧形板底下设置十字托板。该自动挤压器上的B活节底座是在B活节上方设一个支撑架,底下设置一个十字形托板而形成的,它是与清理污水沉淀物的装置中软管上的A活节连接。在活节盖的边上设有2个以上的第一弧形突块,弧形面的上端有倾斜,在活节盖内壁设有通水道,与背面的隔层相通;隔层后有一个水龙头,在延长的水管中装有一个橡胶管,橡胶管上设有一个水量调节器;水量调节器是用矩形体的螺帽套在橡胶管上,用螺丝帽连接来调节水量。橡胶管的水是流在升降桶中,水管口的水流在升降桶外,在橡胶管与水管交接处将橡胶管的流水口低于水管口的流水口,使橡胶管的水在流满的情况下才能从水管口流出。本专利技术还设有一个B活节三通,它是由三个B活节的连接部位部作为连接口,在管口外壁上设有互相连接的通水道。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将装置的前端A活节与污水沉淀池或者污水处理设备中沉淀区底部的阀门连接,沉淀区或沉淀池中的水和沉淀物受到水压和水流的影响慢慢流入装置中,沉淀物包在过滤布中,引流的水从活节盖上的橡胶管流到自动挤压器上的升降桶中。随着升降桶的重量慢慢增加,受到支撑底座的杠杆作用,使第一动力臂带动第二动力臂向上翘,第二动力臂受到B活节底座的杠杆作用,使另一端上的挤压板慢慢向下挤压软管,当升降桶中水开始流入存水槽中,升降桶慢慢的向存水槽的这边倾斜,在存水槽达到一定重量时,升降桶将自动的把水倒掉,然后回到原来的高度,同时带动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使挤压板回到原来的高度,这样不断的自动循环下去。在自动挤压器的升降过程中,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的连接长度随着升降的角度和高度而变化,采用活动节连接能起到调节两边的长度和角度的作用。清理沉淀物的装置安装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环境情况,用螺丝帽调节橡胶管的流水量,多出的部分从水管口流到升降桶外,这样可以设置升降桶的升降周期。在环境不允许和不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撤掉自动挤压器这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在A活节和B活节的第二层设置了通水道,分别在A活节和B活节上设置了第一弧形突块和第二弧形突块,这样设置能够将长的软管用多个A活节和B活节连接组分段连接,操作起来更快捷,工作效率更高。在软管内设有引水轨道,分布在软管内壁上,引水效果更好,施工起来更简单。在活节盖的边上设有第一弧形突块,而且内壁上设有通水道, 与背面的隔层相通,在隔层后设有一个水龙头,沉淀物与引流的水隔了一层,提高了处理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设有自动挤压器,可以自动对软管进行挤压,挤压后的软管装的沉淀物更多了,而且自动挤压器不需要用电能和燃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调节循环周期,所以它的成造价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是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A活节和B活节的构造图。图5是活节盖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挤压器的左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挤压器的正视图。图8是软管的剖视图。图9是活动节的构造图。图10是B活节三通的构造图。在图中,1.升降桶,2.水龙头,3.活节盖,4.第一动力臂,5.支撑底座,6.B活节底座,7.第二动力臂,8.压力板,9.A活节,10.B活节,11.软管,12.锁环,13.存水槽,14.活动节,15,弧形托板,16,过滤布,17.扣环,18,防水橡圈,19.通水道,20.保险螺丝,21.第一弧形突块,22.通水口,23.第二弧形突块,24.固定凹槽,25.引水轨道,26,水管口,27.隔层,28.螺帽套,29.螺丝帽,30.地面,31.球体,32.螺丝棒,33.第一层,34.第二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和图3所示,清理沉淀物的装置由A活节9、B活节10、软管11、过滤布16、 活节盖3和自动挤压器组成,用锁环12将过滤布16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9和B活节 10的第一层33上,用扣环17将软管11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9和B活节10的第二层 34上,在将活节盖3与B活节10连接,在B活节10前端的外壁上设有保险螺丝20,A活节 9和B活节10对接后将保险螺丝20与B活节10连接。需要延长软管11长度,可以用第二组A活节9、B活节10、软管11和过滤布16,采用上述同样的方式用锁环12将过滤布16 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9和B活节10的第一层33上,用扣环17将软管11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9和B活节10的第二层34上,再将第二组的B活节与第一组的A活节连接。 自动挤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理沉淀物的装置,它是用锁环(12)将过滤布(16)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9)和B活节(10)的第一层(33)上,用扣环(17)将软管(11)的两端分别套紧在A活节(9)和B活节(10)的第二层(34)上,用活节盖(3)与B活节(10)连接,在B活节(10)前端外壁上设有保险螺丝(20),其特征在于:所述A活节(9)和B活节(10)中设有多个通水道(19),均匀的排列在第二层(34)中,在防水橡圈(18)上设有通水口(22);所述A活节(9)边上设有的第一弧形突块(21),弧形面的上端有倾斜,B活节(10)顶端的内壁边上设有第二弧形突块(23),该位置与A活节(9)边上的第一弧形突块(21)相对应;所述软管(11)内壁上设有多条引水轨道(25),呈凹状分布在软管(11)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敬喜,梁训水,
申请(专利权)人:梁敬喜,梁训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