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931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当由原稿压合板闭阖的状态开启原稿压合板时,及由特定开启角度闭阖原稿压合板时,使其于水平状态顺畅地上升、下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由原稿压合板的开阖机构及升降机构所构成,原稿压合板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的组装组件。开阖机构作为开阖原稿压合板的构成;升降机构借由连结机构使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升降、开阖;相对上臂组件的交叉方向配置有弹性装置,且借由选择动作装置,于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的上升动作结束时,开阖机构动作,于其闭阖动作结束时,升降机构使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相对机器本体组装为可开阖,且适合附有升降机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具有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其中,原稿压合板为复印机、印刷机或列表机等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或除了影印功能具有其它列表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各种机能的所谓复合机的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或是付有ADF装置(原稿自动输送装置)的原稿压合板(在本专利技术中,这些皆称为原稿压合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所贩卖的事务机器的原稿压合板大多如下列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 其后端部组装于机器本体的后部上端所设置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此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具有组装组件、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及弹性装置/手段。组装组件组装于事务机器的机器本体。支撑组件借由第一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此组装组件,升降组件组装于原稿压合板,且与此支撑组件重合时,借由一第二转轴杆而能转动地轴支于该支撑组件的活动端部,其转动方向与该支撑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弹性装置设置于该组装组件与该支撑组件之间,且使该原稿压合板于开启方向呈转动态势,使该升降组件在与该支撑组件重合的方向推动。其中,原稿压合板的后端部以第一转轴杆为支点在上下方向开阖。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于如书本般厚的厚原稿的情况下, 将此厚原稿放置于扫描部的接触玻璃面上而闭阖原稿压合板时,此厚原稿的后部上面的缘部碰触原稿压合板的下面时,接着抵抗弹性装置的弹力,将原稿压合板下压,借此,利用以该原稿的缘部为支点的杠杆定理,借由升降组件而进行原稿压合板的升降动作,以水平状态覆盖厚原稿的上面。接着,如下列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也是已知的,其构成是设置组装脚部于组装组件以取代升降组件,且使组装脚部于机器本体的后部上端所设置的插通孔能上下方向滑动。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在原稿如书本般厚的厚原稿的情况下,闭阖原稿压合板时,由于原稿压合板的下面碰触到厚原稿的下面,接着原稿压合板下压,利用将原稿压合板更往下压,组装脚部在插通孔内往上方滑动,能以原稿压合板水平地覆盖厚原稿的上面。日本特开2006-01097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039440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2分别记载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将例如一张薄原稿载置于扫描部的接触玻璃上而闭阖原稿压合板时,风从接触玻璃的后方斜斜地流向前方,因此,原稿的载置位置因风的流动具有容易偏移的问题。因此,将原稿压合板缓慢闭阖以使原稿的位置不偏移,或者是必须一边以手压住该原稿的上方面一边闭阖原稿压合板,因此,在影印操作上具有又花费时间,又容易夹手的问题。更进一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已知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构成,厚原稿所承受的负荷大,具有使印刷位置产生偏移,或造成厚原稿损坏,或对扫描部的接触玻璃产生过量负荷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知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从闭阖的状态开启原稿压合板时,以及从指定的开启角度闭阖原稿压合板时,使该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在接触玻璃的上面顺畅地上升或下降。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是由一原稿压合板的一开阖机构及一升降机构所构成,该原稿压合板组装于一组装组件,该组装组件是设置于一事务机器的一机器本体。其中,该开阖机构具有一上臂组件,且使该上臂组件以一主轴杆为支轴转动,以作为开阖该原稿压合板的构成;该升降组件借由一应用该上臂组件的连结机构,作为使该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升降、开阖的构成;在相对该上臂组件的交叉方向配置有一弹性装置/手段,且借由应用一选择动作装置/手段,在该原稿压合板借由该升降机构于水平状态的上升动作结束时,该开阖机构动作,在该开阖机构的闭阖动作结束时, 该升降机构使该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下降。本专利技术的该连结机构是由该上臂组件、一下臂组件及该原稿压合板的一支撑组件所构成,该上臂组件是能转动地设置于该组装组件,该下臂组件是借由连结臂而设置于该上臂组件的下端部,该支撑组件连结该上臂组件及该下臂组件的各活动端。更进一步,该选择动作装置是由导沟及导引组件所构成,该导沟是由设置于该组装组件的第一导沟及第二导沟所构成,该导引组件是设置于构成该连结机构的连结臂且嵌入该导沟的位置。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由一原稿压合板的一开阖机构及一升降机构所构成,该原稿压合板组装于一组装组件上,该组装组件设置于一事务机器的一机器本体。其中,该开阖机构是由一上臂组件、该原稿压合板的一支撑组件、一弹簧外壳、一滑件外壳及一弹性装置所构成,该上臂组件是借由一主轴杆而能转动地设置于该组装组件的两侧板的后部侧,该支撑组件设置于该上臂组件的一活动端侧,该弹簧外壳是借由一弹簧下轴杆而能摆动地设置于该组装组件的两侧板的前部侧,该滑件外壳能滑动地容置该弹簧外壳,且借由一弹簧上轴杆而能摆动地设置于该组装组件的两侧板的略中央部,该弹性装置是弹设于该滑件外壳与该弹簧外壳之间;该升降组件由一下臂组件、连结臂及一导引组件所构成,该下臂组件的上端部侧为能转动地连结于该支撑组件,该连结臂连结该下臂组件的下端部侧及该上臂组件的下端部侧,该导引组件嵌入该组装组件的两侧板所设置的导沟,该组装组件的该两侧板组装于该连结臂的该上臂组件的一侧。又,本专利技术的该导引组件是一滚轮。更进一步,该弹性装置优选以压缩螺旋弹簧构成。接着,本专利技术的事务机器,是应用如上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构成。依据本专利技术,接触玻璃上有要影印的薄原稿时,即使闭阖原稿压合板,原稿压合板也是在水平状态闭阖,因此,可防止从斜侧来的风接触薄原稿而产生位置偏移。又,原稿是如书本般厚的厚原稿的情况,在原稿压合板为水平状态且为上升的状态,而将厚原稿载置于接触玻璃上闭阖原稿压合板时,原稿压合板水平状态地闭阖,因此,不须如已知技术将原稿压合板大力押压以抵抗弹性装置的弹力从而使其反转,因此,不须花费多余的力气,因而提升操作性,且不须在接触玻璃施加无谓的押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开启复印机的原稿压合板而观视的斜视图,复印机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器的示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斜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闭阖时的侧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原稿压合板于上升时的侧面图;图5为显示在图4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于上升时的状态,使原稿压合板转动10°的开启状态的侧面图;图6为显示在图4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于上升时的状态,使原稿压合板转动20°的开启状态的侧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8为显示图3的状态中升降机构的状态的说明剖面图;图9为显示图4的状态中升降机构的状态的说明剖面图;图10为显示图5的状态中开闭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剖面图;图11为说明图6的状态中开闭机构的动作的剖面图;图12为显示在图4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于上升时的状态,使原稿压合板转动25°的开启状态的侧面剖面图;图13为组装组件的斜视图;图14为弹簧外壳的斜视图;图15为滑件外壳的侧面图;图16为上臂组件的平面图;以及图17为下臂组件的平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事务机器1A、1B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Ia 机器本体lb:接触玻璃2 组装组件2a 底板2b、4c、6b、7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是由一原稿压合板的一开阖机构及一升降机构所构成,该原稿压合板组装于一组装组件,该组装组件设置于一事务机器的一机器本体,其中,该开阖机构具有一上臂组件,且使该上臂组件以一主轴杆为支轴转动,以作为开阖该原稿压合板的构成;该升降机构借由一应用该上臂组件的连结机构,作为使该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升降、开阖的构成;在相对该上臂组件的交叉方向配置有一弹性装置,且借由应用一选择动作装置,于该原稿压合板借由该升降机构于水平状态的上升动作结束时,该开阖机构动作,于该开阖机构的闭阖动作结束时,该升降机构使该原稿压合板于水平状态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秀夫
申请(专利权)人: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