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太文专利>正文

按压出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516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设有瓶底的瓶体、放于瓶内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的内壁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所述瓶底内壁的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尺寸大于出液管的直径,所述出液管伸入凹坑的底端呈斜口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瓶底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瓶内的液体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会聚在凹坑内,凹坑与出液管相通,只需正常的按压操作,就能压出瓶内的液体,使瓶内的膏、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节省资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液体(或膏,下同)容器,特别是通过按压方式取出液体的按压出液瓶
技术介绍
目前,装化妆品的容器,很多采用按压方式的出液结构,但由于瓶底为水平状,低于出液管直径部分的液体约有3毫米厚,无法压出;这类瓶子的瓶口又小,手指无法伸入, 无法再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特别是较名贵的化妆品,浪费的部分粗算可达几十至几百元,实在让人心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压出液瓶的新结构,只需正常的按压操作,就能最大程度地用尽瓶内的液体。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设有瓶底的瓶体、放于瓶内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的内壁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所述瓶底内壁的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尺寸大于出液管的直径,所述出液管伸入凹坑的底端呈斜口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瓶底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瓶内的液体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会聚在凹坑内,凹坑与出液管相通,只需正常的按压操作,就能压出瓶内的液体,使瓶内的膏、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节省资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省略上半部分);图中1瓶体,2瓶底,3凹坑,4出液管,5出液管的底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设有瓶底2的瓶体1、放于瓶内的出液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2的内壁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所述瓶底2内壁的中央设有凹坑 3,所述凹坑3的尺寸大于出液管4的直径,所述出液管4伸入凹坑的底端5呈斜口状。出液管的底端5可以是单面的斜口状,也可以是双面的斜口状(如图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设有瓶底的瓶体、放于瓶内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的内壁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所述瓶底内壁的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尺寸大于出液管的直径,所述出液管伸入凹坑的底端呈斜口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底端为单面的斜口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出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底端为双面的斜口状。专利摘要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设有瓶底的瓶体、放于瓶内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的内壁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所述瓶底内壁的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尺寸大于出液管的直径,所述出液管伸入凹坑的底端呈斜口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瓶底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瓶内的液体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会聚在凹坑内,凹坑与出液管相通,只需正常的按压操作,就能压出瓶内的液体,使瓶内的膏、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节省资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推广。文档编号B65D23/00GK202130634SQ20112015298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邓太文 申请人:邓太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出液瓶,包括设有瓶底的瓶体、放于瓶内的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底的内壁呈中央低四周高的倾斜状,所述瓶底内壁的中央设有凹坑,所述凹坑的尺寸大于出液管的直径,所述出液管伸入凹坑的底端呈斜口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太文
申请(专利权)人:邓太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