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开关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055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开关单元,具备:开关(10),根据抵抗用于自己复位的来自开关施力部件(17)的施力的向按压部(11)的按压动作,从第1连接状态切换为第2连接状态;操作部件(30),在一方具有驱动按压部的驱动部(32),在另一方具有配置成当按压操作时使驱动部向远离按压部的方向移动的操作部(31);主施力部件(40),向与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相反方向施加比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大的施力;和壳体(50);通过主施力部件的施力,将开关保持为第2连接状态;根据操作部的按压,开关切换为第1连接状态,壳体(50)容许驱动部远离按压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安装在汽车的电子控制式自动变速机的变速杆单元上、用于进行变速模式的切换、手动模式中的齿轮的选择等的用途的按压操作型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按压操作型开关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限位开关的结构。该限位开关大致呈图8(a)所示的构造,包括开关元件130,能够通过按压按钮120来进行导通状态的切换,在从按压状态释放后能够在未图示的开关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己复位;致动器(actuator) 140,具有接受来自外部的按压的操作部;推压棒150,将上述致动器140受到的按压传递给上述按钮120 ;操作弹簧160,对上述致动器140施力;复位弹簧170对上述推压棒150施力;以及箱180,收纳上述结构部件;通过推压上述致动器140,如图8(b)所示,上述推压棒150按压上述按钮120,由此切换上述开关元件130的连接状态。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175294号在上述技术中构成为,如果如图8(b)所示按压上述致动器140,则上述复位弹簧 170挠曲,上述推压棒150与上述开关元件130的上述按钮120接触,进而,上述复位弹簧 170 一边挠曲一边进行上述开关元件130的动作行程(stroke)量的动作,然后如图8 (c) 所示,一边由开关元件130承接按压,一边操作弹簧160挠曲,从而能够进一步按压致动器 140,能够确保动作行程比开关元件130的动作行程长。但是,在按压到上述开关元件130 的动作行程以上的情况、或对上述致动器140施加了过大的冲击的情况下,压力或过大的冲击施加在开关元件130上,可能导致上述开关元件130的破坏或脱落等。此外,为了确保开关元件130的动作行程以上的动作行程,通过使用操作弹簧160 来增加部件个数,构造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确保动作行程、能够不给开关带来冲击及负担而操作的开关装置及开关单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开关,具有第1按压部和对上述第1按压部施加能够自己复位的施力的第1开关施力部件,根据抵抗上述第1 开关施力部件向上述第1按压部施加的施力的按压动作,从第1连接状态切换为第2连接状态;操作部件,在一方具有按压驱动上述第1按压部的驱动部,在另一方具有配置成在按压操作时使上述驱动部向远离上述第1按压部的方向移动的操作部;主施力部件,在与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相反方向上,施加比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大的施力,并且对上述操作部件施力,以经由上述驱动部按压驱动上述第1按压部;以及壳体, 保持上述第1开关;在上述操作部的非按压操作时,上述第1开关在经由上述驱动部的上述主施力部件的施力作用下,上述第1按压部被按压而保持为上述第2连接状态,根据抵抗上述主施力部件的施力的上述操作部的按压操作,从上述驱动部向上述第1按压部的压力减小,从而上述第1按压部驱动,从上述第2连接状态切换为第1连接状态;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第1开关切换为上述第1连接状态后、容许上述驱动部离开上述第1按压部的空间。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构成为根据按压操作部而第1按压部从驱动部受到的压力减小,在第1开关切换为第1连接状态后,驱动部从第1按压部远离的移动余地,从而得到如下效果即使从外部向操作部施加过大的负荷或冲击,第1按压部从驱动部受到的压力也减小,来自外部的过大的负荷或冲击不传递到第1开关,能够避免负由荷或冲击带来的第1开关的破坏等。进而,在第1开关切换为第1连接状态后,能够确保驱动部能够进一步移动的过冲的余地,所以起到能够防止因从外部施加到操作部上的过大的负荷或冲击而壳体损坏的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构成为根据按压操作部,第1按压部从驱动部受到的压力减小,在第1开关切换为第1连接状态后,容许驱动部从第1按压部远离,由此得到如下效果能够将以往需要串联两级的弹簧机构减半,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和构造的简单化。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开关具有用于切换上述第1 连接状态和上述第2连接状态的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和收纳上述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的箱;在处于没有由上述主施力部件的施力带来的来自上述驱动部的压力的状态时,上述第 1按压部在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作用下,其一部分从上述箱突出,保持上述第1连接状态;在上述第1按压部通过上述驱动部的按压驱动而被向抵抗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按压时,在上述第1按压部向抵抗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从上述第1连接状态切换为上述第2连接状态,保持上述第2连接状态。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由于组装了独立发挥功能的开关,所以能够选择并使用适合于使用用途的特性的开关。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开关装置;基体,保持上述开关装置;以及第2开关,设置在上述基体上;上述第2开关具有第2按压部和对上述第2按压部施加能够自己复位的施力的第2开关施力部件,根据抵抗上述第2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对上述第2按压部的按压动作来进行开关;上述第2开关以使上述第2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与上述主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不同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基体上。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除了第1开关以外还具有第2开关,能够进行复合操作, 例如由第1开关进行模式的切换,由第2开关进行由第1开关设定的模式内的条件选择等。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上述基体上的第 3开关;上述第3开关具有第3按压部和对上述第3按压部施加能够自己复位的施力的第3 开关施力部件,根据抵抗上述第3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对上述第3按压部的按压动作来进行开关;上述第3开关以使上述第3按压部与上述第2按压部相对置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基体上。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除了第1开关及第2开关以外还具有第3开关,能够进行与开关为两个时相比更复合的操作,例如由第1开关进行模式的切换,由第2开关及第3开关进行由第1开关设定的模式内的条件选择等。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在上述结构中,具有如下特征在上述基体上,设有按压上述第2开关的第2按压部的第2杆;上述第2杆具有固定在上述基体上的第2杆固定部、和与上述第2杆固定部连接设置且被可移动地保持的第2杆按压部,在上述第2按压部和与该第2按压部对置的上述第2杆之间设有间隙。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由于构成为在基体上安装第2杆,由第2杆对与第2杆操作具有间隙而对置配置的第2开关的第2按压部进行操作,所以当由外部操作部件按压操作第2杆时,能够确保第2开关的动作行程以上的动作行程,并且抑制对第2开关的误操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在上述结构中,具有如下特征在上述基体上,设有分别按压上述第2开关的第2按压部及上述第3开关的第3按压部的第2杆及第3杆;各上述杆分别具有固定在上述基体上的杆固定部、和与上述杆固定部连接设置且被可移动地保持的杆按压部,在上述第2按压部和与该第2按压部对置的上述第2杆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上述第3按压部和与该第3按压部对置的上述第3杆之间设有间隙。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单元构成为在基体上安装各杆,由各杆对与各杆分别具有间隙而对置配置的第2开关及第3开关的各按压部进行操作,所以当由外部操作部件按压操作各杆时,能够确保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开关,具有第1按压部和对上述第1按压部施加能够自己复位的施力的第1开关施力部件,根据抵抗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向上述第1按压部施加的施力的按压动作,从第1连接状态切换为第2连接状态;操作部件,在一方具有按压驱动上述第1按压部的驱动部,在另一方具有配置成在按压操作时使上述驱动部向远离上述第1按压部的方向移动的操作部;主施力部件,在与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的方向相反方向上,施加比上述第1开关施力部件的施力大的施力,并且对上述操作部件施力,以经由上述驱动部按压驱动上述第1按压部;以及壳体,保持上述第1开关;在上述操作部的非按压操作时,上述第1开关在经由上述驱动部的上述主施力部件的施力作用下,上述第1按压部被按压而保持为上述第2连接状态,根据抵抗上述主施力部件的施力的上述操作部的按压操作,从上述驱动部向上述第1按压部的压力减小,从而上述第1按压部驱动,从上述第2连接状态切换为第1连接状态;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第1开关切换为上述第1连接状态后、容许上述驱动部离开上述第1按压部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贵仁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