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0517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阀体内设置有连通于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环流腔,阀体内还设置有从阀体的顶端延伸至环流腔的阀杆通道,阀杆通道内设置有贯穿导向通道的阀杆套,阀杆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介质入口和/或介质出口的位置相对应的径向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力膨胀阀,可以有效解决热力膨胀阀的内泄露的问题,并且可以根据热力膨胀阀的流量需求选择不同内径的阀杆套,拆装便捷,提高了热力膨胀阀的可靠性及实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地,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中,热力膨胀阀是一种通过调节蒸发器供液量来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节流装置,其中,调节冷媒流量的主要部件是连接在阀体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阀嘴及设置于阀嘴出口处的阀针,阀针由阀杆及复位机构推动在阀嘴口处的轴向往复运动来调节热力膨胀阀的流通面积。阀杆的外侧设置有便于阀杆往复运动的阀杆套,在现有结构中,阀杆套仅覆盖了阀杆在阀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部分,阀体内可能具有多条介质流通通道,其他介质通道内的介质可能会在阀杆套没有覆盖到的截面之间的缝隙渗入,并且容易使阀杆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情况,影响热力膨胀阀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以解决现有热力膨胀阀在阀杆与阀体内截面之间出现泄漏以及阀杆发生卡死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阀体内设置有连通于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环流腔,阀体内还设置有从阀体的顶端延伸至环流腔的阀杆通道,阀杆通道内设置有贯穿导向通道的阀杆套,阀杆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介质入口和/或介质出口的位置相对应的径向通孔。进一步地,阀杆套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阀杆通道内,径向通孔与介质入口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阀杆通道的上端具有内螺纹,阀杆套的上端具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进一步地,阀杆套的下端的外周设置有凸沿,该凸沿位于阀杆通道的下端口的外侧。进一步地,阀杆套的位于外螺纹与凸沿之间的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槽,每个环槽内均设置有密封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热力膨胀阀,还包括膜盖,膜盖的下方设置有弹性膜片及位于弹性膜片的下方并与弹性膜片相连的传动块,阀杆套内设置有阀杆,阀杆的上端顶在传动块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阀杆套的下端口处设置有阀针,阀杆套的下端口呈由内向外渐扩的锥形,阀针的上端呈与阀杆套的下端口相匹配的锥形并位于阀杆套内,阀针的上端面与阀杆的下端面相抵接,阀针的下端设置于复位弹簧上。进一步地,阀杆的下端设置有与阀杆一体成型的阀针,阀杆套的下端口呈由内向外渐扩的锥形,阀针的上端呈与阀杆套的下端口相匹配的锥形并位于阀杆套内。进一步地,阀杆的位于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小于阀杆套的相应3部分的内径。进一步地,阀杆套为金属阀杆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热力膨胀阀具有从阀体的顶端延伸至介质出口处的阀杆通道, 阀杆通道内设置有贯穿导向通道的阀杆套,使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冷媒介质从阀体内的截面处泄漏,并且能够对阀杆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防止阀杆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卡死。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热力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阀杆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10,该阀体10上设置有介质入口 11和介质出口 13,阀体10内设置有连通于介质入口 11和介质出口 13之间的环流腔12,阀体10内还设置有从阀体10的顶端延伸至环流腔12的阀杆通道,阀杆通道内设置有贯穿阀杆通道的阀杆套20,阀杆套2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介质入口 11和/或介质出口 13的位置相对应的径向通孔21。优选地,阀杆套2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阀杆通道内,径向通孔21与介质入口 11的位置相对应。为了使阀杆套20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于阀杆通道内,阀杆通道的上端具有内螺纹,阀杆套20的上端具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阀杆套2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阀杆通道内,便于阀杆套20的安装与拆卸。优选地,阀杆套20的下端的外周设置有凸沿23,凸沿23位于阀杆通道的下端口的外侧。利用凸沿23,既可以起到对阀杆套20的限位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冷媒介质渗入到阀杆套20与阀杆通道之间的缝隙中并通过缝隙从介质入口渗入到介质出口,阀杆套20的位于外螺纹与凸沿23之间的部分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环槽,每个环槽内均设置有密封件25,该密封件25可以为密封圈或密封垫等部件。为了适应多种冷媒流量的需要,阀杆套20的内径为预设内径,也就是说,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安装不同孔径的阀杆套,可以随时脱卸和更换,大大提高了热力膨胀阀的设计灵活性和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的热力膨胀阀还包括膜盖14,膜盖14的下方设置有弹性膜片15 及位于弹性膜片15的下方并与弹性膜片15相连的传动块16,阀杆套20内设置有阀杆22, 阀杆22的上端顶在传动块16的下表面上。阀杆套20的下端口处设置有阀针24,阀杆套20的下端口呈由内向外渐扩的锥形, 阀针M的上端呈与阀杆套20的下端口相匹配的锥形并位于阀杆套20内。阀针M的上端面与阀杆22的下端面相抵接,阀针M的下端面设置于复位弹簧30上。此时,阀针M与阀杆22为分体结构,阀杆22向下伸出时推动阀针M向下运动,使复位弹簧30压缩,当阀杆 22向上缩回之后,阀针M在复位弹簧3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再次将阀口密封。阀杆22与阀针M之间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此时,阀杆套20的下端口也可以呈由内向外渐扩的锥形,阀针M的上端呈与阀杆套20的下端口相匹配的锥形并位于阀杆套20内,下端口的口径与阀杆套20的轴向通孔的孔径相适应。阀杆套20的下端口及阀针M的上端采用相匹配的锥形,使两者的结合更加紧密,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为了使冷媒介质能够顺畅地从介质入口 11流到介质出口 13,阀杆22的位于介质入口 11和介质出口 13之间的部分的外径小于阀杆套20的相应部分的内径,以使得阀杆22 与阀杆套20之间能够具有较充裕的流动空间。优选地,阀杆套20为铜阀杆套。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热力膨胀阀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热力膨胀阀将会连接于一个制冷设备或冷却装置中,介质入口 11和介质出口 13 分别连接在冷媒的进口和出口两端。将热力膨胀阀安装于设备上后,密封件25可防止制冷剂因渗入螺纹间隙后而导致的内漏。阀杆套20通过螺纹连接装配于阀体10之上,并有一端面与阀体10相接触,阀杆22穿过阀杆套20的轴向通孔装配于阀体10内,当阀杆22与阀针M采用分体结构时,阀针M安装在阀针座26中并且通常两者装配成一体,阀杆22的下端面与阀针M的上端面相接触,当阀杆22推动阀针M向下移动时,带动阀针座沈同向移动。阀针M的锥角端面与阀杆套20的向外渐扩形的下端口的外扩角度相吻合,使阀针 24对下端口的密封效果更好。当上膜盖14内腔的药水感受到温度的变化时,此时产生的压力通过膜片15作用到传动块16,并通过与传动块16相接触的阀杆22实现了一个力传递的过程。当上膜盖14 内腔产生的力大于或小于外平衡管40所传输的力与复位弹簧30产生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10),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介质入口(11)和介质出口(13),所述阀体(10)内设置有连通于所述介质入口(11)和所述介质出口(13)之间的环流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内还设置有从所述阀体(10)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环流腔(12)的阀杆通道,所述阀杆通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阀杆通道的阀杆套(20),所述阀杆套(2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介质入口(11)和/或所述介质出口(13)的位置相对应的径向通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挺候张胜昌陈洪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