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9669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涉及一种传输设备,包含:轨道立柱,分为上下两层;摩擦杆,该轨道立柱的上下两层各自安装一根该摩擦杆,该摩擦杆上各安装传输小车,该小车中承载所需输送的物品;驱动设备,每层该轨道立柱上各自安装一套该驱动设备,驱动该摩擦杆;一至多个限位块,设置在该轨道立柱的上层,该限位块上设置位置控制传感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与该驱动设备和该位置控制传感器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滑动摩擦进行传动,实现自动的速度控制与位置控制;传输与停止的精确性高;不仅能节省正常生产时的节拍,也能保证整个生产线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输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滑动摩擦力实现的自动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生产、制造或者装配领域,例如汽车生产线,通常需要自动传输,使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在恰当的轨道上以恰当的速度传输、在恰当的工位上停止。因此需要一种自动传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包含轨道立柱,分为上下两层;摩擦杆,该轨道立柱的上下两层各自安装一根该摩擦杆,该摩擦杆上各安装传输小车,该小车中承载所需输送的物品;驱动设备,每层该轨道立柱上各自安装一套该驱动设备,驱动该摩擦杆;一至多个限位块,设置在该轨道立柱的上层,该限位块上设置位置控制传感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与该驱动设备和该位置控制传感器信号连接。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驱动设备包括安装板;第一旋转支座、第二旋转支座,安装在该安装板上,该第一旋转支座具有第一旋转轴,该第二旋转支座具有第二旋转轴;电机,安装在该第一旋转支座上;主动摩擦轮,与该电机连接;被动摩擦轮,安装在该第二旋转支座上;螺杆,一端连接该第一旋转支座,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旋转支座;螺母,套在该螺杆上;弹簧,套在该螺杆上,一端是该第一旋转支座,另一端是该螺母;3块调整块,其中的2块设置于该安装板上,1块设置于该第二旋转支座上。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摩擦杆位于该主动摩擦轮和该被动摩擦轮之间。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电机和主动摩擦轮之间采用键连接。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主动摩擦轮和该被动摩擦轮的本体采用45号钢材质,表面做淬火处理,硬度为HRC40 45度。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主动摩擦轮本体外环绕设置聚氨脂橡胶材质的外圈。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外圈硬度为80。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外圈硬度为85。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被动摩擦轮本体外环绕设置聚氨脂橡胶材质的外圈。上述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中,该外圈硬度为8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滑动摩擦进行传动,实现自动的速度控制与位置控制。2.传输与停止的精确性高。3.上层为小车在生产过程中工位间传送路径,下层为小车的返回的路径。由于采用了上下层分开的输送方式,不仅能节省正常生产时的节拍,也能保证整个生产线的连续性。4.传输轨道采用全金属材质,具有刚性强,精度高,耐磨损等优点。5.轨道立柱采用全连接的方式,即保证了稳定性又能调整轨道的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驱动设备的详细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驱动设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包含轨道立柱101,轨道立柱101分为上下两层;摩擦杆102,上下两层轨道立柱101上各自安装一根摩擦杆102,两根摩擦杆102 上各安装传输小车,小车中承载所需输送的物品;驱动设备104,每层轨道立柱101上各自安装一套驱动设备104,分别驱动上下两层的摩擦杆102 ;每套驱动设备的详细结构将在图2和图3中详细描述;限位块103,设置在轨道立柱101的上层,数量为一至多个,根据工位的数量而定。 每个工位上设置一个限位块103,每个限位块103上设置一个位置控制传感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与驱动设备104和位置控制传感器信号连接,位置控制传感器将小车的位置信号发送给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通过驱动设备104控制摩擦杆102的运动及停止,使小车准确地停止在固定的位置上。摩擦杆102带动上层的小车运动,至限位块103后,由升降机转运到下层,由下层的摩擦杆102带动其返回。轨道立柱101采用全金属材质,具有刚性强,精度高,耐磨损等优点。轨道立柱101采用全连接方式,用螺栓连接立柱与轨道,定位销定位,既保证了整套设备的稳定性又能调整轨道的精度。4上层作为生产过程中小车带动物品在工位间传送的路径,下层作为小车的返回的路径。由于采用了上下层分开的输送方式,下层在返回过程中可以不受生产的任何影响,不仅节省正常生产时的节拍,也保证了生产线的连续性。图2和图3详细表示了本专利技术驱动设备104的结构。驱动设备104均采用这个结构。下面说明其组成及工作原理。驱动设备104包括安装板206 ;安装板206上安装驱动设备104的其他各个部件,安装板206还用来将驱动设备104安装在轨道立柱101上;第一旋转支座204、第二旋转支座205,均安装在安装板206上,第一旋转支座204 具有第一旋转轴210,第二旋转支座205具有第二旋转轴211 ;电机201,安装在第一旋转支座204上;主动摩擦轮202,与该电机201键连接,电机201的动力传递给主动摩擦轮202 ;被动摩擦轮203,安装在第二旋转支座205上;螺杆212 —端连接第一旋转支座204,另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支座205 ;螺母213,套在螺杆212上,旋转螺母213可使其在螺杆212上移动;弹簧207,套在螺杆212上,一端是第一旋转支座204,另一端是螺母213 ;调整块208,调整弹簧207出力的大小和主动摩擦轮202与被动摩擦轮203之间的间距。共有A、B、C3个调整块,其中,A和B调整块用螺栓连接在安装板206上,C调整块用螺栓安装在第二旋转支座205上。A和B调整块对第二旋转支座205具有双向控制功能,对被动摩擦轮203旋转方向进行限位。C调整块对第一旋转支座204具有单向控制功能,控制主动摩擦轮202的压紧方向。调整时,先将螺栓松开,将摩擦杆209推入主动摩擦轮202和被动摩擦轮203之间,然后,调整弹簧207的出力大小,观察主动摩擦轮202外圈聚氨酯的压缩程度,根据经验,达到合适的值后,拧紧调整块的螺栓,即可固定好弹簧出力的大小。主动摩擦轮202和被动摩擦轮203之间为摩擦杆102。主动摩擦轮202和被动摩擦轮203的本体采用45号钢材质,表面做淬火处理,淬火处理后的硬度为HRC40 45度,以保证整体强度的需要。在主动摩擦轮202本体外环绕设置聚氨脂橡胶材质的外圈,外圈和本体之间采用冷包胶的工艺。该冷包胶工艺是指将主动摩擦轮202的轮皮用绞磨机除锈,涂刷粘接剂后, 将轧制成型的胶板直接粘接在主动摩擦轮202表面,形成外圈。为了保证摩擦系数,本专利技术选择与铁质材料摩擦系数较大的聚氨酯橡胶作为外圈,耐磨性好,耐冲击性能好,硬度范围为邵氏硬度HD 40 100,长期工作温度在-30 70 度范围中,摩擦系数高(钢和聚氨酯橡胶的摩擦系数为0.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圈采用硬度为80的聚氨酯橡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外圈采用硬度为85的聚氨酯橡胶。电机201和主动摩擦轮202安装在第一旋转支座204上。被动摩擦轮203安装在第二旋转支座205上。第一旋转轴210和第二旋转轴211的转轴上安装有轴承,弹簧207套装在螺杆212 上,螺杆212 —端连接第一旋转支座204,另一端连接第二旋转支座205,其上设有螺母213,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摩擦自动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轨道立柱,分为上下两层;摩擦杆,该轨道立柱的上下两层各自安装一根该摩擦杆,该摩擦杆上各安装传输小车,该小车中承载所需输送的物品;驱动设备,每层该轨道立柱上各自安装一套该驱动设备,驱动该摩擦杆;一至多个限位块,设置在该轨道立柱的上层,该限位块上设置位置控制传感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与该驱动设备和该位置控制传感器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佳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哲成汽车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