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819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复数个画素区,每个画素区包含一第一模式子画素区及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相邻的一第二模式子画素区;以及复数个液晶分子,分布于各个画素区,其中对应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一侧向电场驱动而转动,而对应于该第二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一垂直电场驱动而转动;其中当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一显示模式时,仅产生该侧向电场,而将该垂直电场关闭,当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二显示模式时,仅产生该垂直电场,而将该侧向电场关闭。该显示面板具有视角切换的功能,能够以广视角模式及窄视角模式来显示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有关一种具视角切换功能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广视角显示技术依其技术原理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在配向方向作变化,如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 VA)的液晶面板技术,另一类则是藉由调变电场来达成者,如边缘电场切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技术及平面方向转换(in plan switching, IPS)技术,FFS技术与IPS技术都是在面板配置像素电极与共同电极,利用该两电极间产生的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惟不同的是,该两电极的配置方式不同,FFS技术产生边缘电场,而IPS技术产生水平或横向电场。除了广视角显示的需求之外,使用者有些时候并不希望本人以外的第三者观看到显示的内容,因此为了因应此等需求,近来渐渐开发出基于防窥目的的,可控制显示视角的显示装置。具有视角控制(controllable viewing angle)功能的显示装置除了能够提供广视角显示,以便从侧向观看外,亦允许使用者将视角调整成窄视角的状态,以满足其保密的需求。在习知具有视角控制功能的显示装置中,有些是在传统的显示面板外部另配置一转换装置,其实际上为一液晶面板,利用此外挂的面板来控制穿透光出射的方向,以达到视角窄化的目的,然而由于另增了外挂面板,此种显示装置会有面板透过率或穿透率下降的问题,因而影响面板整体的亮度或色彩饱和度,另外成本也因而增加。另一种习知具有视角控制功能的显示装置是将FFS型面板另作改良,在FFS型面板的每个画素区内配置具有不同方向排列的缺口(slit)的画素电极,当驱动具有以第一方向排列的缺口的子画素区时, 面板以广视角显示,而当驱动具有以第二方向排列的缺口的子画素区时,面板以窄视角显示,然而因缺口排列方向不同,在面板上会有明显的纹路变化,因此此种显示装置会有面板品味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使显示面板具有视角切换的功能, 能够以广视角模式及窄视角模式来显示影像。为达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复数个画素区,每个画素区包含一第一模式子画素区及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相邻的一第二模式子画素区;复数个液晶分子,分布于各个画素区,其中对应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一侧向电场驱动而转动,而对应于该第二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一垂直电场驱动而转动;以及一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侧向电场及该垂直电场的开关;其中当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一显示模式时,该控制单元将该侧向电场开启,而将该垂直电场关闭,当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二显示模式时,该控制单元将该垂直电场开启,而将该侧向电场关闭。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基板,其包含复数个画素区,每个画素区包含一第一模式子画素区及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相邻的一第二模式子画素区; 一第二基板,其与该第一基板平行相向设置,其中对应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于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一第一画素电极及一第一共同电极,该第一画素电极及该第一共同电极是用以产生一侧向电场,而对应该第二模式子画素区,于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一第二画素电极且相应的该第一基板上设置有一第二共同电极,该第二画素电极及该第二共同 电极是用以产生一垂直电场;一液晶层,其包含复数个液晶分子夹置于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对应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该侧向电场驱动而转动,而对应于该第二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该垂直电场驱动而转动;以及一第一开关及一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该第一开关用以控制该侧向电场,而该第二开关用以控制该垂直电场;其中藉由该第一开关将该侧向电场开启及该第二开关将该垂直电场关闭,以使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一显示模式,而藉由该第二开关将该垂直电场开启及该第一开关将该侧向电场关闭, 以使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二显示模式。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是结合侧向电场的驱动技术(如边缘电场切换技术,亦即FFS 技术)与垂直电场的驱动技术(如电控双折射技术,亦即ECB技术),使显示面板具有两种显示模式,即广视角模式及窄视角模式,以达视角切换的目的,藉此一方面使用者可从侧向观看,另一方面又兼具保密的特性。相较于习知技术,本专利技术无需另增一液晶层,故不会有显示面板透过率或穿透率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亦无变更画素电极的缺口(slit)的角度而使面板品味下降的缺失。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模式子画素区以边缘电场切换(FFS)技术驱动的示意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第二模式子画素区以电控双折射(ECB)技术驱动的示意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偏光板的穿透轴的方向与对应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的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偏光板的穿透轴的方向与对应第二模式子画素区的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7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0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1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显示面板10第一基板II第二玻璃基板14第一共同电极 15 第一薄膜晶体管 16 第一画素电极 17 缺口 18 第二薄膜晶体管19第二画素电极20第二基板21第一玻璃基板22黑色矩阵23滤光层24保护层25第二共同电极30液 晶层52间极53介电层54半导体通道层55奥姆接触层56源极57汲极58绝缘层61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2第二模式子画素区70控制单元100画素区B绿色子画素区CF彩色滤光片基板ECB电控双折射FFS边缘电场切换G蓝色子画素区LE侧向电场R红色子画素区TFT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VE垂直电场W透明子画素区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包含复数个画素区 100,每个画素区100是分成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1及第二模式子画素区62,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是可藉由设于每个画素区100的控制单元70的切换而处于两种不同的模式。控制单元70包含设于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1的一第一开关(如第一薄膜晶体管15)及设于第二模式子画素区62的一第二开关(如第二薄膜晶体管18)。当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处于一第一显示模式时,仅利用每个画素区100的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1来显示影像,此时每个第二模式子画素区62内的第二薄膜晶体管18皆处于关闭状态;而当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处于一第二显示模式时,仅利用每个画素区100的第二模式子画素区62来显示影像,此时每个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1内的第一薄膜晶体管15皆处于关闭状态。本专利技术是结合侧向电场(lateral electric field)的驱动技术及垂直电场 (vertical electric field)的驱动技术实现于同一个显示面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 的每个画素区100都布建受侧向电场驱动的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1及受垂直电场驱动的第二模式子画素区62,提供显示面板1两种显示模式,即第一显示模式及第二显示模式。当以侧向电场驱动每个画素区100的第一模式子画素区61时,能够使显示面板1达到广视角的效果,而当以垂直电场驱动每个画素区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个画素区,每个画素区包含一第一模式子画素区及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相邻的一第二模式子画素区;复数个液晶分子,分布于各个画素区,其中对应于该第一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一侧向电场驱动而转动,而对应于该第二模式子画素区的液晶分子是由一垂直电场驱动而转动;以及一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侧向电场及该垂直电场的开关;其中当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一显示模式时,该控制单元将该侧向电场开启,而将该垂直电场关闭,当该显示面板处于一第二显示模式时,该控制单元将该垂直电场开启,而将该侧向电场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智吴声明邱旭平胡惠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