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4798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连接轴和双钩头总成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双钩头总成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下方设有两个钩头,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钩头底部安装脚轮的方式,只需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双钩头的快速展开,相比于借助两台辅助吊车实现双钩头展开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经济、便捷、安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方的转场及组装,为使用单位赢得了宝贵的作业时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展开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履带起重机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履带起重机向大吨位方向发展,起重吊钩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目前,额定起重量超过1000吨的起重吊钩,均采用双钩头的结构形式。参见图1,图中示出现有双钩头吊钩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作业时,吊钩主体结构10通过连接轴20与双钩头总成30相连,在双钩头总成30的下方设有两个钩头40。图1为未拆解前,双钩头吊钩总成示意图。受钩头的自重作用,两钩头呈铅垂状态。运输时,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吊钩主体结构10与双钩头总成30必须拆解单独运输。图2为钩头总成30的运输状态示意图,钩头总成30包括钩头40及侧板50各两件。 运输时,两钩头须展开呈180度放置于运输车上。在现有技术中,当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需要拆解时,先将吊钩总成悬停在空中(根据整车的解体顺序,此时吊钩主体结构10与使用此吊钩的主机(图中未示出) 相连,吊钩主体结构10被主机吊起),两钩头40不能着地,通过在钩头40底部分别同时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F,借助此外力使两钩头40绕吊钩顶部的绞点向外侧展开。然后展开后的吊钩总成同时下降至地面上,最后将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之间的连接轴20 拆除,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解体,如图3所示。采用现有技术对双钩头进行展开时,吊钩总成须被吊起并悬停在半空中,两钩头底部须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为了克服钩头的自重,将钩头从铅垂状态侧拉至水平状态,根据受力平衡分析,需要提供足够大的侧拉力才能实现。一般情况下,需要借助两台辅助吊车方可实现。并且,双钩头展开后,要随吊钩主体同时下降,此时,三台吊车需保持动作同步,稍有不慎,将引发严重后果。此外,双钩头总成装车运输时,需在两钩头底部及侧板上部各固定一个受力点,借助三台辅助吊车同时起吊此三点,方可将双钩头总成平稳吊起。受钩头结构限制,很难在钩头上找到或专门做一个合适的吊装点。钩头总成30与吊钩主体结构10总装时,钩头总成30被放置于地面上,无法灵活移动。吊钩主体结构10与整车已组装成整体,吊钩主体结构10与钩头总成30的对中只能依靠整车的缓慢调整来实现。组装效率非常低。综上,现有技术存在有成本高、难度大、效率低、危险性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连接轴和双钩头总成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双钩头总成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下方设有两个钩头,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优选地,在所述两个钩头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上并且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的下部设有脚轮。更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卸扣。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优选地,所述钩头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一销轴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与所述钩头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上。优选地,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更优选地,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为侧部具有限位板和吊耳的运输小车。优选地,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且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采用了在钩头底部安装脚轮的方式,因此,只需很小的外力即可实现双钩头的快速展开。相比于借助两台辅助吊车实现双钩头展开的方式,本技术更经济、 便捷、安全,极大地方便了使用方的转场及组装,同时,也为使用单位赢得了宝贵的作业时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双钩头吊钩总成未拆解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钩头吊钩总成拆解后的运输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作用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作用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运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4和图5,其中示出本技术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具有吊钩本体1、连接轴2和双钩头总成3的双钩头吊钩总成,其中所述吊钩本体1通过连接轴2与所述双钩头总成3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3下方设有两个钩头4,优选地,所述两个钩头4为对称设置,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4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 5,所述的钩头展开方向为平行于双钩头总成3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图5所示的平行于纸面的方向,并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展开。此外,本技术所述的移动机构5可以为各种促使所述钩头4向外侧展开的结构,例如滚轮、滑轨、滑槽等结构,本实施例优选为滚轮结构,即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钩头4上并且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9,所述安装支架9的下部设有脚轮7。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两个钩头4上均设有在钩头两个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展开操作的效率。当然,仅在一个钩头4 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也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即通过移动机构 5的运动,将一个钩头4向外侧先行展开,然后利用吊钩总成的自重,使得两个钩头4分别向两个方向展开,从而达到吊钩双钩头展开的目的。优选地,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设有卸扣8。优选地,所述卸扣8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9的外侧,便于外力Fl牵引装置通过所述卸扣8直接作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9,进而使得所述的移动机构5向展开方向产生运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9的底部拐角处设有圆弧型结构。由此使得所述安装支架9在展开到一定角度后,防止安装支架9与支撑面之间产生接触而使得展开动作受到阻碍。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头4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9通过一销轴10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孔上。优选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所述安装支架9还可以通过与所述钩头4相配合的卡扣(图中未示出)结构固定在所述钩头4上。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双向卡扣或绳索卡扣的固定方式,直接将安装支架9固定在钩头4上部的中空结构处。参见图5,所述展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移动机构5相配合的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 6。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为侧部具有限位板14和吊耳15的运输小车。并且进一步,在所述双钩头承载运输装置6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轮,且至少一个脚轮上设有制动机构。具体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如图5所示,本技术通过在双钩头底部设置移动机构5,使得在具体的作业中对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钩头4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Fl之后,便能将钩头向外侧展开,同时,由于钩头总成的重量极大,通过其自重便可以与所述较小的力相互协同作用,使得两个钩头4 能够向两个方向展开;进一步,本技术在所述钩头4上设置了至少部分为U型的安装支架9,并在安装支架9的底部上设置了脚轮7,当吊钩本体1与双钩头总成3需要拆解时,将吊钩总成吊起悬停在半空中,在吊钩总成下部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钩双钩头展开装置,包括具有吊钩本体(1)、连接轴(2)和双钩头总成(3)的双钩头吊钩总成,所述吊钩本体(1)通过连接轴(2)与所述双钩头总成(3)相连,在所述双钩头总成(3)下方设有两个钩头(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钩头(4)上设有在钩头展开方向运动的移动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威赵斌陈卫东章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