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279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在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上设置剪力槽并在槽内填充混凝土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或穿过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与钢格室内部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块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具有施工便捷、结合段质量有保证、减小混凝土收缩影响、减小预应力损失,而且传力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种斜拉桥混合梁的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边中跨比例较小的斜拉桥中,通常将主梁中跨设计成钢梁,边跨设计成混凝土梁,两者在桥塔附近通过钢-混凝土结合部结合起来形成混合梁。为了实现刚度的平稳过渡,在结合部钢梁侧设置钢梁加劲过渡段,在结合部混凝土梁侧设置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 钢梁加劲过渡段、钢-混凝土结合部及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合称为钢-混凝土结合段。目前,钢-混凝土结合部与混凝土主梁的连接主要采取与混凝土横梁浇筑为一体的构造形式,该构造形式由于混凝土的主要收缩、徐变变形发生在后期受力阶段,其变形受到了钢梁的约束,钢与混凝土的相对变形差异往往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以致钢-混凝土结合部的使用耐久性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本技术的结构具有施工便捷、结合段质量有保证、减小混凝土收缩影响、减小预应力损失,而且传力效果好。本技术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 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上设置剪力槽并在槽内填充混凝土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 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与钢格室内部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块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在格室顶底板上焊接平行于腹板的开孔钢板而形成开孔板连接件,开孔中贯穿钢筋。钢格室内及剪力槽内混凝土需浇筑密实。所述钢格室的腹板上还设有连通孔以使相邻格室混凝土贯通。这一结构相比目前使用的钢与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具有以下优点1、施工便捷。 采用预制拼装,混凝土横梁完全位于钢-混凝土结合面混凝土梁一侧,支模简单,施工方便。2、结合段质量有保证。结合部混凝土和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混凝土分开浇筑,提高了浇筑质量。3、减小混凝土收缩影响。结合部格室外部混凝土收缩对结合部受力性能影响较小,同时格室内部可填充微膨胀混凝土,平衡自身收缩影响。4、减小预应力损失。可在现浇混凝土梁段的同时浇筑结合部格室混凝土,增加其养生时间,降低徐变系数,进而减小预应力损失。5、传力效果好。采用剪力键传递截面剪力,传力路径明确,结构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格室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2-剪力键,3-前承压板,4-钢筋,5-混凝土,6_后承压板,7-T肋,8-U肋,9-节段拼接缝,10-腹板,11-预应力筋,12-剪力槽,13-开孔板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钢-混凝土结合段由钢梁加劲过渡段、钢-混凝土结合部及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组成,其中钢梁加劲过渡段为在钢板上焊接U肋8并在U肋8中内插变高度T肋7构成,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为设置倒角的变截面梁段1,以保证钢梁内力经结合部均勻地向混凝土梁传递;节段拼接缝9设置在钢梁加劲过渡段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之间,并通过预应力筋11连接拼装。本技术的结合部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2,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3,6)、顶底板及多块腹板10组成,前后承压板(3,6)、顶底板及多块腹板10形成一个立方体,多块腹板10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4,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 5,在格室顶底板上焊接平行于腹板的开孔钢板而形成开孔板连接件13,开孔中贯穿钢筋4 ;在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3上设置剪力槽12并在槽内填充混凝土 5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1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2,进而与钢梁加劲过渡段一起形成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剪力键2亦可做成穿过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3与钢格室内部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块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1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本技术可改善钢与混凝土结合部受力状态,防止混凝土材料部分出现开裂, 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适用于钢与混凝土混合梁工程。权利要求1.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上设置剪力槽并在槽内填充混凝土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2.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与钢格室内部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块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格室顶底板上焊接平行于腹板的开孔钢板而形成开孔板连接件,开孔中贯穿钢筋。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格室的腹板上还设有连通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在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上设置剪力槽并在槽内填充混凝土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或穿过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与钢格室内部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块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本技术的结构具有施工便捷、结合段质量有保证、减小混凝土收缩影响、减小预应力损失,而且传力效果好。文档编号E01D101/26GK202116971SQ20112010062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丁望星, 刘玉擎, 姜友生, 常英, 汪蕊蕊, 袁任重, 赵金霞, 魏其芬 申请人: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拼装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部的结构,包括钢格室、剪力键,所述的钢格室由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组成,前后承压板、顶底板及多块腹板形成一个立方体,多块腹板上开设贯穿钢筋孔,孔内插入钢筋,钢格室内填充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格室的前承压板上设置剪力槽并在槽内填充混凝土与混凝土梁加强过渡段承压面相应位置处设置的凹榫对接而形成剪力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友生丁望星刘玉擎常英袁任重赵金霞汪蕊蕊魏其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