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鞋跟的鞋;包括鞋底、鞋面、鞋跟,在鞋底底部后端上设置有至少两片相对的卡钩片,其卡钩片上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鞋跟上开设有用以匹配容置卡钩片的容置槽,容置槽内侧壁上对应卡钩处开设有至少一道与卡钩配合卡接的卡槽,鞋底纵向或鞋跟横向开设有与至少一个卡钩片或卡钩对应的通孔,一开锁条穿设于通孔内并与卡钩片或卡钩顶触将锁扣打开,进行鞋跟的更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鞋跟易于更换、鞋跟与鞋底之间连接牢固,而且制作工序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脚上穿着物,具体指具有鞋跟的鞋,尤指一种可随意更换鞋跟的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对鞋子要求也不断变化,具有鞋跟的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对女士而言。由于在行走过程中鞋跟不断受到人体自身体重的负载、冲击从而造成鞋跟部的磨损;另外根据个人走路的姿势和着力点的不同,会在鞋跟不同的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有些生理上存在“内八字”或“外八字”脚的人,其鞋跟的磨损就更严重了 ; 如不及时修复已损坏的鞋跟,势必会继续加重不良的走路姿势,甚至导致下肢骨骼的变形。 被磨损后的鞋跟会直接影响鞋子的美观和穿着的舒适度;而且仅仅是因为鞋跟的损坏往往就会造成整个鞋子的报废,实在是有些可惜。另外消费者在同一双鞋上无法实现根据心情和场合的不同,更换不同形状和高度的鞋跟的愿望。为了克服鞋子不能换跟的缺陷,有一些厂家研究出了可更换鞋跟的鞋,如中国专利号201020190890. 4提供一种方便替换鞋跟的高跟鞋;在鞋底设置插槽,在鞋跟上设置与之吻合的插头。把鞋跟上插头插入鞋底的插槽,即合成成品鞋。中国专利号201020190888. 7 提供一种方便替换鞋跟的螺旋式高跟鞋在鞋底设置螺孔或螺杆,在鞋跟上设置与鞋底匹配的螺杆或螺孔。将鞋跟上的螺孔或螺杆固定在鞋底的螺杆或螺孔上,即组合成成品鞋。中国专利号200720150332. 3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高跟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平板鞋底、鞋底上层和鞋跟,平板鞋底包括较低的前部分和凸起的后部分,从凸起的前部分向后部分逐渐升高,后部分位于脚跟处为中空结构,在中空部下方设置有鞋跟,连接钉从中空部分穿过并将鞋底与鞋跟连接在一起,鞋底上层覆盖在平板鞋底上并将中空部分的上表面遮蔽。通过将平板鞋底的脚跟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在中空部下方设置有鞋跟,通过连接钉将鞋跟与鞋底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这样,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分别制出鞋底和鞋跟,既方便生产也方便运输。上述专利所描述的可更换鞋跟的鞋子几乎都存在鞋跟更换困难、结构复杂、鞋跟与鞋底之间连接不够牢固、制作工序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可更换鞋跟的鞋子存在鞋跟更换困难、结构复杂、鞋跟与鞋底之间连接不够牢固及制作工序复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鞋跟的鞋,它不仅结构简单、鞋跟易于更换、鞋跟与鞋底之间连接牢固,而且制作工序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便于更换鞋跟的鞋,包括鞋底、鞋面、鞋跟, 所述的鞋底底部后端设置有至少两片相对的卡钩片,所述的卡钩片上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所述的鞋跟上方开设有用以匹配容置卡钩片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内侧壁上对应卡钩处开设有至少一道与卡钩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的鞋底纵向或鞋跟横向开设有与至少一个卡钩片或卡钩对应的通孔,一开锁条穿设于通孔内并与卡钩片或卡钩顶触。为了更好的优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具有所述的鞋底与卡钩片及卡钩为模具挤压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卡钩与卡钩片所形成的角度< 90度。所述的卡钩设置与卡钩片底端部并向外延伸。所述的卡槽是由高于容置槽内侧壁并具有一定坡度的滑台面其底部与容置槽底面形成的间隙所构成。所述的鞋底底部后端设置有两片相对的卡钩片,其中另外一方向对应设置有加强片,所述的卡钩片上具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所述的鞋底底部后端设置有前后或左右两片相对的卡钩片,所述的卡钩片上具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所述的鞋底底部后端设置有四片相对的卡钩片,所述的卡钩片上具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所述的开锁条呈钥匙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将鞋底上设置的卡钩片嵌入到鞋跟的容置槽内,直至卡钩与对应的卡槽相互配合卡接在一起,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卡钩片及卡钩,致使鞋跟嵌钩在鞋底上动弹不得,连接得非常牢固。在更换时鞋跟时将开锁条穿设于通孔内并与卡钩片或卡钩顶触开,被顶触的一侧卡钩片带动卡钩就会慢慢与其卡槽分离开,当一侧的卡钩完全离开了其卡槽,届时只要用手将鞋跟轻轻一掰,整个鞋跟就会与鞋底分离开, 再换上新的匹配鞋跟就可完成换跟的工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鞋跟易于更换、鞋跟与鞋底之间连接牢固,而且制作工序简单。是一款便于更换鞋跟的鞋,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卡钩的卡钩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图5 ;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是一种便于更换鞋跟的鞋,它包括鞋底1、鞋面(图中为给出)、鞋跟2,在鞋底1底部后端处设置有前后两片相对的卡钩片3, 这两个相对设置的卡钩片3根据鞋子的长短和大小,其间距在3-5cm之间,卡钩片3的底端上具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31,为了达到紧扣的目的其中卡钩31与卡钩片3之间所形成的角度< 90度,“当然根据连接强度的设计需要在同一卡钩片3上的卡钩31可以设置为2 个或更多,其卡槽4也对应的增加”图2可以看出;为了增强卡钩片3与卡槽的连接强度, 可以在两相对的卡钩片3之间两侧设置有两片对应的加强片7。本专利技术的鞋底1、卡钩片3 及卡钩31、加强片7之间为模具挤压一体成型结构。在图1可以看出,在鞋跟2上方开设有用以匹配容置卡钩片3及加强片7的容置槽21,在容置槽21内侧壁上对应卡钩31处开设有一道与卡钩31配合卡接的卡槽4,这个卡槽4是由高于容置槽21内侧壁并具有一定坡度的滑台面22其底部与容置槽21底面形成的间隙所构成,“如卡钩片3上设置2个或多个卡钩31时,对应的滑台面22可以做成与卡钩31对应的台阶面并相互扣接,以达到更牢固的目的”。另外在鞋底1纵向开设一个与其中一卡钩片3对应的通孔5,通过一支收藏在容置槽2内的开锁条6穿设于通孔5内并与沿卡钩片3下推与卡钩31顶触开。“根据需要通孔 5可以开设多个,每个都对应与其相应的卡钩片3,当然通孔5还可以开设在鞋跟的侧面上, 通过穿设开锁条6与卡钩片3及卡钩31顶触推开”。开锁条6的形状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做成其它形状的,为了使其美观,也可以将其设计成钥匙的形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将鞋底1上设置的卡钩片3嵌入到鞋跟2的容置槽内21,卡钩31沿滑台面22下滑,直至卡钩31与对应的卡槽4相互配合卡接在一起,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两个或四个相对设置的卡钩片3,致使鞋跟2嵌钩在鞋底1四周上动弹不得,连接得非常牢固。在更换时鞋跟2时将开锁条6穿设于通孔5内并与沿卡钩片3下推与卡钩 31顶触开,被顶触的一侧卡钩片3带动卡钩31就会慢慢与其锁扣的卡槽4分离开,当一侧的卡钩31完全离开了其卡槽4,届时只要用手将鞋跟2轻轻一掰,整个鞋跟2就会与鞋底1 分离开,再通过上述方法将需要更换的鞋跟按上述方法顶扣上去就可完成跟换。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根据设计需要为了增强鞋底1 与鞋跟2的连接强度,也可以设置为前、后、左、右相对的4片卡钩片3,鞋跟2的容置槽21 四周内侧壁上对应卡钩31处开设有与卡钩31配合卡接的卡槽4,由于四个方向都设置有卡钩31,就能非常牢固的将鞋底1与鞋跟2之间紧密连接。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鞋跟的鞋,包括鞋底、鞋面、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底部后端设置有至少两片相对的卡钩片,所述的卡钩片上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卡钩;所述的鞋跟上方开设有用以匹配容置卡钩片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内侧壁上对应卡钩处开设有至少一道与卡钩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的鞋底纵向或鞋跟横向开设有与至少一个卡钩片或卡钩对应的通孔,一开锁条穿设于通孔内并与卡钩片或卡钩顶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家铭,赖安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永泉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