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磨磨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4626 阅读:6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蒙磨磨辊,该磨辊包括主轴、通孔、轴头、支撑轴、磨辊套、磨辊内套、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铜套和磨辊;通孔贯穿设置于主轴内,轴头设置于主轴的顶端,磨辊套套接在主轴上,磨辊套的顶端和轴头压盖相连,底端套接在磨辊内套,支撑轴靠近主轴的顶端且固定在磨辊套上,铜套套接在主轴的底端,磨辊内套位于铜套之上,铜套和磨辊内套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密封在主轴上,磨辊固定在磨辊内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内部润滑以及主轴结构的改进,承受转动载荷的几样元件运转效果得到了保证,运转时间可以达到一年以上,极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粉碎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雷蒙磨磨辊
技术介绍
雷蒙磨主机工作过程是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中心轴转动,轴的上端连接着梅花架, 架上装有磨辊装置并形成摆动支点,磨辊在围绕着磨环公转的同时,磨辊本身因摩擦作用而自转,进入主机的物料随着磨辊与磨环的摩擦碰撞而得到粉碎,细颗粒随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分析机,用袋滤器收集,粗颗粒继续达得到粉碎。磨辊并不受轴向力,载荷较单一,使用局限性本应只在表面材料的耐磨性,但目前磨辊的转动载荷主要依靠下轴承支撑,接触面小,轴承磨损较快,轴承的润滑依靠添加锂基脂,但轴套和骨架密封组成的密封系统易磨损漏油,另外轴头部分的正反牙并帽部分磨损很快,会造成磨辊整体往下脱落,且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现,待停机检查时,主轴往往已经报废。鉴于以上不足,一股在维护较好的情况下, 磨辊的运转时间最多也仅在500小时左右,维修频率高,成本昂贵,并且易导致磨机发生其他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雷蒙磨磨辊,通过改造磨辊的内部结构,加强运转时的稳定性,大幅提高磨辊的使用周期。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主轴、通孔、轴头、支撑轴、磨辊套、磨辊内套、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铜套和磨辊;其中通孔贯穿设置于主轴内,轴头设置于主轴的顶端,磨辊套套接在主轴上,磨辊套的顶端和轴头相连,底端套接在磨辊内套,支撑轴靠近主轴的顶端且固定在磨辊套上,铜套套接在主轴的底端,磨辊内套位于铜套之上,铜套和磨辊内套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密封在主轴上,磨辊固定在磨辊内套上。所述轴头上设有轴头压盖,轴头压盖和磨辊套相连。所述主轴的底端设有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止动垫片和调整螺母;其中,上支撑环、 下支撑环、止动垫片和调整螺母位于下密封盖板内,上支撑环分别连接在磨辊内套和铜套的末端,下支撑环和调整螺母相连,调整螺母和止动垫片相连,调整螺母和主轴的底端螺旋相连,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相连。有益效果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主轴的中心钻通孔,顶部将正反牙并帽改为压盖形式,通孔用于加油,通过内部油路的窜通,使得所有的传动元件均泡在油中;取消上下轴承,载荷改由铜套支承,末端定位采用钢、铜套结合的形式,增大了接触面积,解决了原先轴承磨损较快的问题;在磨辊套末端采用油封、羊毛毡以及压盖结合的形式,很好的密封住磨辊内部的润滑油;由于内部润滑以及主轴结构的改进, 承受转动载荷的几样元件运转效果得到了保证,运转时间可以达到一年以上,极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轴1、通孔2、轴头3、轴头压盖4、支撑轴5、磨辊套6、 磨辊内套7、上密封盖板8、下密封盖板9、铜套10、磨辊11,上支撑环12、下支撑环13、止动垫片14和调整螺母15 ;其中通孔2贯穿设置于主轴1内,轴头3设置于主轴1的顶端,磨辊套6套接在主轴1上,轴头3上设有轴头压盖4,磨辊套6的顶端和轴头压盖4通过螺钉垫圈构件16相连,底端套接在磨辊内套7,磨辊套6的底端上设有下端盖23,下端盖23通过螺钉垫圈构件16固定在磨辊套6的底端相连,并设置密封圈17实现密封相连,支撑轴5 靠近主轴1的顶端且固定在磨辊套6上,支撑轴5和外部的磨辊挂耳通过螺栓螺母18相连, 铜套10套接在主轴1的底端,磨辊内套7位于铜套10之上,铜套10和磨辊内套7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板8和下密封盖板9密封在主轴1上,磨辊内套7和上密封盖板8之间设有密封垫24用于密封,上密封盖板8通过螺钉垫圈构件16和主轴1相连,并设置密封圈 17实现密封相连,上密封盖板8和主轴1之间设有挡圈19用于轴向固定密封圈17。磨辊11之下设有磨辊压板20和下密封盖压板26,下密封盖压板26通过螺栓螺母 18和下密封盖板9相连,下密封盖压板26上设有止动垫圈21,磨辊11通过磨辊压板20固定在磨辊内套7上,主轴1的底端设有上支撑环12、下支撑环13、止动垫片14和调整螺母 15 ;其中,上支撑环12、下支撑环13、止动垫片14和调整螺母15位于下密封盖板9内,上支撑环12通过圆柱销22分别连接在磨辊内套7和铜套10的末端,下支撑环13和调整螺母 15通过螺钉垫圈构件16相连,调整螺母15和止动垫片14通过螺钉垫圈构件16相连,调整螺母15和主轴1的底端螺旋相连,上支撑环12和下支撑环13相连,下密封盖板9上设有丝堵25,用于排放密封失效时受到污染的废油。本实施例工作时,在磨辊的结构改进之后, 主要是主轴固定、磨辊内部润滑、传动部件这三方面改进之后,磨辊的运转寿命提高较多, 原来的磨辊运转周期一股在500小时左右,每台磨机5只磨辊,累计每年的维修费用在15 万左右;改进后的磨辊运转周期可以达到一年,维修费用可以降低至2到3万。权利要求1.一种雷蒙磨磨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通孔(2)、轴头(3)、支撑轴(5)、磨辊套(6)、磨辊内套(7)、上密封盖板(8)、下密封盖板(9)、铜套(10)和磨辊(11);其中通孔 (2)贯穿设置于主轴(1)内,轴头(3)设置于主轴(1)的顶端,磨辊套(6)套接在主轴(1) 上,磨辊套(6)的顶端和轴头(3)相连,底端套接在磨辊内套(7),支撑轴(5)靠近主轴(1) 的顶端且固定在磨辊套(6)上,铜套(10)套接在主轴(1)的底端,磨辊内套(7)位于铜套 (10)之上,铜套(10)和磨辊内套(7)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板⑶和下密封盖板(9)密封在主轴⑴上,磨辊(11)固定在磨辊内套(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蒙磨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3)上设有轴头压盖 (4),轴头压盖(4)和磨辊套(6)的顶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蒙磨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底端设有上支撑环(12)、下支撑环(13)、止动垫片(14)和调整螺母(15);其中,上支撑环(12)、下支撑环 (13)、止动垫片(14)和调整螺母(15)位于下密封盖板(9)内,上支撑环(12)分别连接在磨辊内套(7)和铜套(10)的末端,下支撑环(13)和调整螺母(15)相连,调整螺母(15)和止动垫片(14)相连,调整螺母(15)和主轴(1)的底端螺旋相连,上支撑环(12)和下支撑环(13)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蒙磨磨辊,该磨辊包括主轴、通孔、轴头、支撑轴、磨辊套、磨辊内套、上密封盖板、下密封盖板、铜套和磨辊;通孔贯穿设置于主轴内,轴头设置于主轴的顶端,磨辊套套接在主轴上,磨辊套的顶端和轴头压盖相连,底端套接在磨辊内套,支撑轴靠近主轴的顶端且固定在磨辊套上,铜套套接在主轴的底端,磨辊内套位于铜套之上,铜套和磨辊内套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密封在主轴上,磨辊固定在磨辊内套上。本技术由于内部润滑以及主轴结构的改进,承受转动载荷的几样元件运转效果得到了保证,运转时间可以达到一年以上,极大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文档编号B24B5/37GK202114556SQ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蒙磨磨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通孔(2)、轴头(3)、支撑轴(5)、磨辊套(6)、磨辊内套(7)、上密封盖板(8)、下密封盖板(9)、铜套(10)和磨辊(11);其中:通孔(2)贯穿设置于主轴(1)内,轴头(3)设置于主轴(1)的顶端,磨辊套(6)套接在主轴(1)上,磨辊套(6)的顶端和轴头(3)相连,底端套接在磨辊内套(7),支撑轴(5)靠近主轴(1)的顶端且固定在磨辊套(6)上,铜套(10)套接在主轴(1)的底端,磨辊内套(7)位于铜套(10)之上,铜套(10)和磨辊内套(7)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密封盖板(8)和下密封盖板(9)密封在主轴(1)上,磨辊(11)固定在磨辊内套(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冬诗高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