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381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果蔬清洗机,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上盖,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洗涤桶以及臭氧发生装置;所述洗涤桶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洗涤桶的上部或者上盖内表面设有透气孔;还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臭氧发生装置与曝气装置,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臭氧发生装置与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果蔬清洗机通过第二导气管和透气孔向洗涤桶上部输入臭氧,提高了洗涤桶上部空气的气体压强,有利于臭氧向洗涤水中的溶解,从而提高了臭洗涤水中臭氧浓度,强化了杀菌消毒效果;同时,消除了杀菌盲区,能够达到较好的杀菌、消毒和降解农药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蔬清洗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尤其是人们日常食用的果蔬上残留的病菌、农药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果蔬清洗机应运而生。现有市场上的果蔬机一般利用臭氧来对果蔬进行杀菌、消毒,利用臭氧杀菌、消毒是一种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利用臭氧对果蔬进行杀菌、消毒,需要有比较高的臭氧浓度,臭氧行业普遍认为水中的臭氧浓度达到0. 3ppm以上时才具有明显的杀菌消毒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果蔬机最普遍的构造是,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洗涤桶底部的臭氧输入口向水中输入臭氧,从而使臭氧而溶解到水中,形成臭氧水。但是,臭氧水浓度较低,杀菌消毒效果不理想。另外,现有的果蔬清洗机还存在杀菌消毒的盲区,特别针对那些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果蔬,由于没有完全被洗涤水浸泡,露出水面的部分不能有效的接触臭氧,故而其对于果蔬的杀菌、消毒、降解农药的效果并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果蔬清洗机杀菌消毒效果差,且存在盲区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蔬清洗机,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上盖,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洗涤桶以及臭氧发生装置;所述洗涤桶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洗涤桶的上部或者上盖内表面设有透气孔;还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 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臭氧发生装置与曝气装置,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臭氧发生装置与透气孔。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以及第二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一臭氧发生器连接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二臭氧发生器连接第二导气管。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为圆形,所述透气孔沿洗涤桶上部周向或者沿上盖内表面至少周向均勻地设置两个。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石,所述曝气石至少为一个。优选的,在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有臭氧分解装置。优选的,所述上盖在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有用于控制洗涤桶内气压的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导气管上设有用于防止洗涤液进入第一臭氧发生器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导气管上设有用于防止水气进入第二臭氧发生器的第二阀门。本技术的果蔬清洗机,通过第一导气管向洗涤桶的底部输入臭氧,利用曝气装置将臭氧溶解在水中,产生臭氧水;同时通过第二导气管向洗涤桶上部空间输入臭氧,提高洗涤桶上部空间中的压强和臭氧浓度,即在洗涤水液面上方的空间中形成较高浓度的臭氧气氛,进而提高了臭氧的溶解度,使得洗涤水中臭氧浓度提高,强化了杀菌消毒效果;同时,在洗涤水液面上方的空间中高浓度的臭氧气氛,使得那些没有完全被洗涤水浸泡,露出水面的部分的果蔬表面被高浓度的臭氧气氛所包围,从而进行全面的杀菌消毒、消除杀菌盲区,能够达到较好的杀菌、消毒和降解农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果蔬清洗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果蔬清洗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当理解,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果蔬清洗机,其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上盖2, 在壳体1内设有洗涤桶12以及臭氧发生装置3 ;洗涤桶12底部设有曝气装置4,洗涤桶12 的上部或者上盖2内表面设有透气孔5 ;还包括第一导气管6和第二导气管7,第一导气管 6连通臭氧发生装置3与曝气装置4,第二导气管7连通臭氧发生装置3与透气孔5。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臭氧发生装置3包括第一臭氧发生器31和第二臭氧发生器32,参照附图2所示。第一导气管6连通第一臭氧发生装置31与曝气装置4,第二导气管7连通第二臭氧发生装置32与透气孔5。即,通过第一臭氧发生器31向洗涤桶 12的底部输入臭氧,通过第二臭氧发生器向洗涤桶12的上部空间输入臭氧。这样设置两个臭氧发生器,以分别对洗涤桶12的上部空间和底部输入臭氧,有利于灵活的控制臭氧发生器,以向洗涤桶12的上部空间和底部输入臭氧;并且,由于一个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量有限,通过设置两个臭氧发生器,有利于提高臭氧浓度,提高果蔬机的杀菌消毒效果。透气孔5优选设置为圆形,可以设置在洗涤桶12的上部,也可以设置在上盖2内表面。透气孔5沿洗涤桶12上部周向或者沿上盖2内表面至少周向均勻地设置两个,这样设置透气孔5能够使臭氧更加均勻、充分的充满洗涤桶12的上部空间,以提高消毒杀菌效率。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透气孔5沿洗涤桶12上部周向或者沿上盖2内表面周向均勻设置四个。曝气装置4的作用是将臭氧发生装置3 (即具体为第一臭氧发生器31)所产生的臭氧溶入水中,形成臭氧水。曝气装置4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曝气装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微孔曝气石。为了使臭氧更加均勻及有效的溶入水中,可在洗涤桶12底部设置多个曝气装置4,同时第一导气管7的数目需根据曝气装置4的个数相应增加开口。在上盖2的内表面设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清洗完毕时,排出洗涤桶12 内的残余气体。由于果蔬机工作完毕后,洗涤桶12内部空间的气体中还残留有臭氧,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排气口(图中未示出)处设有臭氧分解装置(图中未示出),在臭氧分解装置中装有能够分解臭氧的物质,以对残留臭氧进行分解后排放至空气中。这里的臭氧的分解物质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能够分解或吸附臭氧的物质,如臭氧分解催化剂、活性炭、臭氧过滤材料等,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是活性炭。上盖2的内表面还设有用于控制洗涤桶12内气压的压力控制装置8,通过调节上盖2上的压力控制装置8上的参数来实现对洗涤桶12内气压的控制。压力控制装置8与所述排气口(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当洗涤桶12内的气压超过设定值时,压力控制装置8可以控制上盖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打开而放气,避免洗涤桶7内部压力过大而产生危险。压力控制装置8的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为了增强洗涤桶12的密闭性,防止臭氧的泄漏,在上盖2与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9。由于果蔬机在工作时,洗涤桶12内的洗涤水可能通过第一导气管6逆流至第一臭氧发生器31,从而造成第一臭氧发生器31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第一导气管6 上设有用于防止洗涤液进入第一臭氧发生器31的第一阀门10,第一阀门10为单向阀;同样的,在第二导气管7上也可设置用于防止水气进入第二臭氧发生器32的第二阀门11,第二阀门11也为单向阀。单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果蔬清洗机,在通过第一导气管6向洗涤桶12的底部输入臭氧,利用曝气装置4将臭氧溶解在水中,产生臭氧水的同时,通过第二导气管7向洗涤桶12上部空间输入臭氧,提高洗涤桶12上部空间的空气压强和臭氧浓度,在洗涤水液面上方的空间中形成较高浓度的臭氧气氛,进而提高了臭氧的溶解度,使得洗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清洗机,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上盖,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洗涤桶以及臭氧发生装置;所述洗涤桶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洗涤桶的上部或者上盖内表面设有透气孔;还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连通臭氧发生装置与曝气装置,所述第二导气管连通臭氧发生装置与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亚中张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