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53850 阅读:4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该系统包括流体温度控制装置,流体灌注装置,流体循环降温装置及操作控制装置,操作人员操控操作控制装置,通过设在流体灌注装置内的导管及设在流体循环降温装置内的与上述导管关联的热交换球囊,将流体灌入人体直肠并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了包括流体灌注、流体循环降温及流体灌注降温三种系统运行模式。该系统可将包括药物、生理盐水或类似流体输送到人体直肠,作为灌肠治疗应用,也可将冷却后的流体输送到插入直肠的热交换球襄,利用球襄与直肠之间的热交换,作为人体降温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该系统可将包括药物、生理盐水或类似流体输送到人体直肠,作为灌肠治疗应用,也可将冷却后的流体输送到插入直肠的热交换球襄,利用球襄与直肠之间的热交换,作为人体降温的应用。
技术介绍
临床上直肠流体灌注的治疗技术应用广泛。如中枢性高热、感染性高热、儿童乙型脑炎伴发高热及菌痢性高热等顽固型高热患者,往往传统的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治疗效果不明显,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冷盐水灌肠治疗,一般可取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再如,一些肠道感染的患者,也需要通过灌肠的方法利用药液清洗肠内积聚的细菌及毒素,以达到肠内消炎抗菌的治疗目的。再有,大部份妇科手术,因肛门与生殖器毗邻,为了避免术后感染,一般都需要在术前进行直肠流体灌注清洗肠道。现有技术中对于直肠流体灌注治疗中流体的灌注方法,按照流体在肠道内的保留量,一般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及保留灌肠法,针对不同的患者医护人员将选择不同的灌肠治疗方法。如果治疗目的是清洗肠道,医护人员一般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用灌肠筒将流体挂在高于肛门40至60cm的位置,再用导管连接肛管后将肛管插入直肠,利用重力作用将流体灌入体内,此时肛门不密封,清洗肠道后的流体由肛门排出体外。如果治疗目的为高热降温,医护人员一般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法或保留灌肠,将配好的流体药物(加药物的生理盐水)冷却至6°C左右,将药液袋挂在高于肛门30至60cm的位置, 用静脉注射导管连接肛管,利用重力将流体输入人体肠道内,大部份流体会由肛门排出体外,小部份流体被肠道吸收。如果治疗的目的是肠道用药,医护人员一般采用保留灌肠法, 用上述方法将流体灌注入肠道后,流体将保留在肠道内被人体吸收。在以上三种灌肠法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的直肠灌注系统,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病症需要时刻关注并调整流体的温度、流量和治疗时间,操作繁琐,给医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并可能由于没掌控好灌注过程中温度、流量和治疗时间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另外,现有灌肠治疗技术中,针对高热降温的灌肠治疗都是通过将冷却后的流体直接灌注入直肠内,一方面通过部份从肛门回流出的流体带走人体的热量,另一方面通过肠道血管吸收冷却后的部份流体使血液降温来达到人体降温的目的,但在这种方法中,冷却后的流体被吸收后参与人体的代谢,对患者的心、肺和肾功能可能造成很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该系统可将包括药物、生理盐水或类似流体输送到人体直肠,作为灌肠治疗应用,也可将冷却后的流体输送到插入直肠的热交换球襄,利用球襄与直肠之间的热交换,作为人体降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该系统包括流体温度控制装置、流体灌注装置、流体循环降温装置及操作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灌注流体温控装置和循环流体温控装置。流体灌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灌注流体加压装置和至少一条独立的灌注流体输送路径以及可插入患者直肠的导管,适于将冷却或加热的流体经由可插入患者直肠的导管输送到患者直肠处。流体循环降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循环流体加压装置以及至少一条独立的循环流体输送路径及与上述导管关联的可充胀的热交换球襄,适于将冷却的流体经由已插入患者直肠的与上述导管关联的热交换球襄,并利用流体动态压力使热交换球襄持续充胀,最后可回流至循环流体温控装置,流体不与人体接触。操作控制装置,可操作以控制上述流体温度控制装置、流体灌注装置及流体循环降温装置的各种运行参数。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控制装置可选择至少三种独立的系统运行模式,包括流体灌注模式、流体循环降温模式及流体灌注降温模式,并可输入各模式的运行参数。所述流体灌注模式,一种流体经由所述流体灌注装置灌注至直肠,此模式下,流体不进入热交换球襄,所以热交换球囊不充胀;所述流体循环降温模式,一种流体经由循环流体加压装置、循环流体输送路径注入热交换球襄,使热交换球襄持续充胀,流体在热交换球襄中循环并回流至循环流体温控装置, 流体在输送过程中不与人体接触;所述流体灌注降温模式,一种流体经由所述流体灌注装置灌注至直肠;另一种流体经由循环流体加压装置、循环流体输送路径注入热交换球襄,使热交换球襄持续充胀,流体在热交换球襄中循环并回流至循环流体温控装置,流体在输送过程中不与人体接触。优选的是,所述流体灌注装置的流体加压装置优选为蠕动泵,其流体输送路径中的流体在软管中流动,不与泵体接触。优先的是,所述流体循环降温装置的流体加压装置可为蠕动泵。优选的是,所述热交换球襄设置于导管前端,导管最少设有两条独立的流体通道,其中一条流体通道可将流体导入直肠,另一条通道可将流体导入热交换球襄并回流至循环流体温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流体通道的通道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侧孔与所述热交换球囊相通。而优选的是,所述侧孔在靠近流体输入端的比靠近流体输出端的大,以使得在相同流量的条件下,流体能在热交换球襄中形成动态压力,并使球襄充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症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以改善目前一些医疗装置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并可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控制参数,如流体的温度、灌注的流量、压力及治疗时间,并且这些参数可在控制装置的显示屏上直观显示,便于监控。利用本专利技术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进行直肠灌注治疗,术前准备简单,术中过程可精确控制,利于医护人员总结对灌注治疗方法的规范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在系统采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流体循环降温模式运行时,冷却后流体在热交换球襄中循环流动,流体隔着球襄壁与直肠壁进行热交换, 在给人体冷却降温时,流体不参与人体接触,不参与人体的代谢,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避免流体参与人体代谢给患者心、肺及肾功能带来的损害,同时又可起到人体降低温的治疗功效。在结合附图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后,会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细节和优点更加清楚,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系统主要部件的方框图; 图2为系统在流体灌注模式下的系统运行原理图3为系统以流体灌注模式运行时,流体在插入直肠的导管中的输送示意图; 图4为系统在流体循环降温模式下的系统运行原理图; 图5为系统以流体循环降温模式运行时,流体在插入直肠的导管及热交换球襄中的输送示意图6为系统以流体灌注降温模式运行下的系统运行原理图; 图7为系统以流体灌注降温模式运行时,流体在插入直肠的导管及热交换球襄中的输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以下简称“系统”) 的基本部件的方框图。一般而言,系统包括多个可连接的工作部件,包括操作控制装置 Al,灌注流体温控装置Bl,蠕动泵B21,蠕动泵控制器B22,灌注流体参数反馈装置GO1,循环流体温控装置Cl,循环泵C21,循环泵控制装置C22,循环流体参数反馈装置P01,可插入患者直肠的导管Dl和热交换球襄El ;。操作控制装置Al—般在系统运行前可用来选择系统运行模式,输入诸如流体温度、流量、压力及系统运行时间等参数,在系统运行中可动态显示各种参数信息,并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调整系统运行参数。灌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直肠流体灌注及人体降温系统,该系统包括:流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灌注流体温控装置和循环流体温控装置;流体灌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灌注流体加压装置和至少一条独立的灌注流体输送路径以及可插入患者直肠的导管,适于将冷却或加热的流体经由可插入患者直肠的导管输送到患者直肠处;流体循环降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循环流体加压装置以及至少一条独立的循环流体输送路径及与上述导管关联的可充胀的热交换球襄,适于将冷却的流体经由已插入患者直肠的与上述导管关联的热交换球襄,并利用流体动态压力使热交换球襄持续充胀,最后可回流至循环流体温控装置;操作控制装置,可操作以控制上述流体温度控制装置、流体灌注装置及流体循环降温装置的各种运行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军李志荣赖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成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