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烫金凹凸模具,包括位于上方的凹版、以及位于下方的凸版,用于对两者之间的承印物、以及承印物上的烫金纸进行加压,其中,所述凹版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烫金部,所述多个烫金部的端面为用于烫金的平面,相邻的烫金部之间形成凹进部分;所述凸版包括第二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用于击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版的凹进部分配合。这种烫金凹凸模具将烫金、凹凸两次加工整合为一次加工成型,具有缩短生产工艺与周期、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完成印刷品的表面整饰效果的烫金凹凸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外包装等产品上,常常将商标等文字或图案做成烫金效果,并在烫金的文字或图案上进行压凹凸,完成表面整饰效果,起到美化作用。图1是传统的烫金凹凸模具的示意图;图2是利用图1中的烫金凹凸模具对承印物进行烫金后的效果示意图;图3是图2 中烫金后的承印物的截面图。参照图1-3,传统的烫金凹凸模具包括凹版101和凸版102,在凹版101上设有弧形的凹进区域103,在凸版102上,设有弧形的凸出区域104,该凹进区域103与凸出区域 104相互配合。在印刷时,将承印物(例如纸张)和烫金纸(电化铝)放置在凹版101和凸版102之间,且烫金纸位于承印物的上方。凹版101和凸版102相互夹紧并加压、加热,使烫金纸烫印到承印物上,并使烫印图案上的烫金材料局部凸起,形成凸出的文字或图案。这种传统的烫金凹凸模具所烫印的承印物上,凸出图文部分105被烫金,且凸出图文部分105均具有平的边缘106,该边缘106既没有凸出,也没有被烫金。也就是,传统的烫金凹凸模具所烫印出来的图文中,凸出图文部分和烫金部分为同一区域,。若需要对凸出图文部分105以外的区域进行凹凸,需要进行第二次击凸,增加了生产环节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烫金凹凸模具所烫印出来的图文中,凸出部分和烫金部分为同一区域,缺乏变化的缺陷,提供一种烫金凹凸模具,可在承印物的不同区域上进行击凸和烫金。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烫金凹凸模具,包括位于上方的凹版、以及位于下方的凸版,用于对两者之间的承印物、以及承印物上的烫金纸进行加压,其中,所述凹版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烫金部,所述多个烫金部的端面为用于烫金的平面,相邻的烫金部之间形成凹进部分;所述凸版包括第二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用于击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版的凹进部分配合。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烫金凹凸模具,所述多个烫金部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且与所述第一底板平行。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烫金凹凸模具,所述凸部的截面为弧形。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烫金凹凸模具,所述凹进部分的截面为梯形、倒V形或者矩形。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烫金凹凸模具,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形成与所述烫金部相互贴合的平面。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烫金凹凸模具,所述烫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凸部的高度与所述承印物、烫金纸的高度之和。实施本技术的烫金凹凸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烫金和两个非烫金图文之间的凹凸加工整合为一次加工成型,具有缩短生产工艺与周期、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等优点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传统的烫金凹凸模具的示意图;图2是利用图1中的烫金凹凸模具对承印物进行烫金后的效果示意图;图3是图2中烫金后的承印物的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烫金凹凸模具的示意图;图5是利用图4中的烫金凹凸模具对承印物进行烫金后的效果示意图;图6是图5中烫金后的承印物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4是本技术的烫金凹凸模具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烫金凹凸模具包括位于上方的凹版201、以及位于下方的凸版202。其中凹版201包括第一底板203、以及在第一底板203上雕刻形成的多个烫金部204。该烫金部204从第一底板203上突出,且截面呈倒梯形状。相邻的烫金部204之间形成截面为梯形的凹进部分205,该凹进部分205的底部为平面。需要说明的是,该烫金部204的截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倒V形或矩形,而相应的凹进部分205也为对应的V形或矩形。凹版201由传热性能好且软硬度适中的铜质材料制成,这多个烫金部204通过在凹版201上进行雕刻得到,也可以采用除雕刻之外的其它工艺。烫金部204的端面206,也就是倒梯形的底部,为用于烫金的平面。多个烫金部204的端面206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与第一底板203平行。凸版202由热固化树脂制成,包括第二底板207、以及在第二底板207上形成的多个凸部208。该凸部208从第二底板207上突起,且截面为弧形。相邻的凸部208之间形成与烫金部204贴合的平面209。该凸版202由热固性树脂制成,在制造时,先制作与该凸版202上的凸出图文完全相同的凹模,之后将热固化树脂加入凹模中,盖上树脂的第二底板207,进行加热固化和边缘修整,得到成品。该凸版202上的凸部208与凹版201上的梯形的凹进部分205对准,而平面209与烫金部204的端面206对准。烫印时,将承印物与和烫金纸放置在凸版202和凹版201之间,且烫金纸位于承印物上方。其中烫金部204的高度,也就是,烫金部204的端面206到第一底板203的距离大于凸部208的高度与承印物、烫金纸的高度之和,而两个烫金部204 的端面206之间的距离稍大于凸部208的底部宽度,但小于凸部208的底部宽度与承印物、 烫金纸的两倍厚度之和。这样,当进行烫金时,将凸版202和凹版201相互夹紧并加压、加热,此时凸版202的凸部208与凹版201的凹进部分205之间的间隙,使得该区域的承印物被击凸,但烫金纸上的电化铝并不会转印到承印物上(由于该区域的承印物与烫金版之间没有足够的压力甚至没有压力)。而烫金部204的端面206紧压在平面209上,能够满足烫金工艺的压力、温度、车速的三要素,故使得平面209上方的承印物被烫金。图5是利用图4中的烫金凹凸模具对承印物进行烫金后的效果示意图;图6是图 5中烫金后的承印物的截面图。参照图5和图6,对承印物300进行烫印后,形成凸出图文部分301和烫金部分302,该凸出图文部分301与烫金部分302不是同一区域。其中烫金部分302位于凸出图文部分301的边缘。这样就实现了一次对承印物300的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击凸和烫金,减少了生产环节。如不需要对承印物300进行击凸操作,也就是,承印物没有凸出图文部分301,只有烫金部分302,此时只需要进行平烫即可。烫印时,仅使用烫金凹凸模具的凹版201,对承印物以及烫金纸进行加压加热即可将烫金纸烫印到承印物表面。使用本技术的烫金凹凸模具进行加工成型操作时,先使用菲林按照承印物上的图文位置,定位好凹版201,将凹版201锁定在蜂窝版上,根据烫金的位置,定位凸版202, 精细垫压直到烫金、凹凸效果达到产品品质标准为止。本技术的烫金凹凸模具将烫金、凹凸两次加工整合为一次加工成型,具有缩短生产工艺与周期、减少浪费、提高效率等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烫金凹凸模具,包括位于上方的凹版、以及位于下方的凸版,用于对两者之间的承印物、以及承印物上的烫金纸进行加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烫金部,所述多个烫金部的端面为用于烫金的平面,相邻的烫金部之间形成凹进部分;所述凸版包括第二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用于击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版的凹进部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烫金凹凸模具,包括位于上方的凹版、以及位于下方的凸版,用于对两者之间的承印物、以及承印物上的烫金纸进行加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包括第一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一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烫金部,所述多个烫金部的端面为用于烫金的平面,相邻的烫金部之间形成凹进部分;所述凸版包括第二底板、以及在所述第二底板上形成的多个用于击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版的凹进部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金凹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烫金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存元,岳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