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信安专利>正文

束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856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束紧装置,包括:一束环,内部形成一开口,开口两侧分别形成至少一定位凹槽;至少一对弹性片,一端结合于束环外部;至少一对辅助束杆,一端结合于该弹性片一端,使该辅助束杆具有挠性弯折弹力,以供一束带两端分别由束环的开口向上穿出,再分别缠绕该辅助束杆,并由该束环两侧的定位凹槽下方穿出,使该束环、辅助束杆与束带间形成束紧弹力,于束带两端拉紧后,由该辅助束杆下压对应嵌入该束环的定位凹槽,让束带被稳固夹紧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精简、操作简单与稳固束紧束带,以让使用者用简便不需机器辅助的操作方式,即可将束带作束紧定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束带捆绑,及具有弹性辅助束杆与定位凹槽,以辅助束带两端束紧捆绑打包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束紧装置
技术介绍
束带广泛应用于捆绑物品打包的场合,诸如货物外部的捆绑固定,然而,束带在捆绑上有其束紧能力限制,必需借由加热的打包机予辅助,拉紧及加热熔接固定束紧,方能使物品或货物被紧密捆绑打包,除需专业人员操作外,亦可能因人为机械操作疏失而造成束带在使用操作上的不便及困扰。在相关先前专利技术文献方面,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似67166号「打包带用夹扣」新型专利案,则揭示一种以一框体、第一夹杆及第二夹杆所构成的打包带固定夹扣,借该第一夹杆末端延伸的定位块与框体一侧的定位部相为嵌组,以令该打包带缠绕第一夹杆与第二来夹杆形成夹固,而此专利前案结构于使用上,由于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均与框体没有牢固的结合与定位结构,易在打包带拉紧后,仍有松脱的问题,而无法夹紧定位该打包带,致使打包带无法被稳固束紧定位,并且,该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均仅接触在框体的外部,易因外力或异物碰触,而致使第一夹杆或第二夹杆移位,而令该打包带有因而松脱之虞。上述现有束带捆绑物品时,因需借由机器辅助打包,于操作上有所不便,并且,该专利前案因无法稳固束紧定位打包带或束带,而令该打包带或束带于束紧操作上有松脱的问题与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束紧装置,其结构精简、操作简单与稳固束紧束带,以让使用者用简便不需机器辅助的操作方式,即可将束带作束紧定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束紧装置,包含一束环、至少一对弹性片及至少一对辅助束杆,其中,该束环内部形成一开口,开口两侧分别形成至少一定位凹槽,该弹性片一端结合于束环外部,该辅助束杆一端结合于该弹性片另一端,使该辅助束杆具有挠性弯折弹力,且各辅助束杆形状配合该束环的定位凹槽形状构成,以供一束带两端分别由束环的开口向上穿出,再分别缠绕该辅助束杆后,由两侧的定位凹槽下方穿出,使该束环、辅助束杆与束带间形成束紧弹力,于束带两端拉紧后,由各辅助束杆下压分别对应嵌入该束环的定位凹槽,让束带被稳固夹紧定位不松脱,以构成一具免辅助机具束紧束带的束紧装置。前述的束紧装置,其中定位凹槽与开口深度相同。前述的束紧装置,其中弹性片为塑料弹片。前述的束紧装置,其中辅助束杆形状为工字形。本技术束紧装置的功效,是在于借由该束环的定位凹槽与辅助束杆间的定位嵌合,使该束带在通过束环与各辅助杆缠绕后,让束带稳固定位,而不会受任何外力或异物碰撞影响束带束紧定位结构,除操作简便可完全消除束带捆绑操作不便的问题外,亦可解决上述专利前案中的打包带松脱的缺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精简、操作简单与稳固束紧束带,以让使用者用简便不需机器辅助的操作方式,即可将束带作束紧定位。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结构图;图2为一立体图,显示该辅助束杆分离未嵌组于束环的定位凹槽的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的较佳应用例图;图4为一立体图,显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于束紧捆绑打包物品的状态;图5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图中标号说明100束紧装置10束环11开口12定位凹槽20弹性片30辅助束杆200束带300物品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其中,该束紧装置100包括至少一束环10,内部形成一开口 11,开口 11两侧分别形成至少一定位凹槽 12。至少一对弹性片20,一端结合于束环10外部,该弹性片20的型式不限,在本技术中是以塑料弹片为例,可与该束环10 —体射出成型。至少一对辅助束杆30,一端结合于该弹性片20 —端,使该辅助束杆30具有挠性弯折弹力,且各辅助束杆30形状是配合该束环10的定位凹槽12形状构成,如在本技术中是以“工”字形为例,其它形状的构成,亦不脱本技术的范畴,该辅助束杆30亦可与上述束环10与弹性片20为一体射出成型,并且,借此辅助束杆30与定位凹槽12的形状配合,以及,该辅助束杆30所具有的挠性弯折弹力,使该辅助束杆30下压对应嵌入该定位凹槽12中(如图1所示)。请再配合图3及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100的较佳应用例,显示该束紧装置100的实施操作于束紧一束带200捆绑打包一物品300的状态,其中,是由该束带 200两端分别由束环10的开口 11向上穿出,再分别缠绕该辅助束杆30后,再由两侧的定位凹槽12下方穿出(如图3所示),使该束环10、辅助束杆30及束带200间形成束紧弹力, 于束带200两端拉紧后,再由该辅助束杆30分别下压对应嵌入该束环10的开口 11两侧的定位凹槽12,让束带200被稳固夹紧定位不松脱,进而使物品300可以被束带200紧密捆绑打包包装(如图4所示)。请再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束紧装置100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显示该束环10的定位凹槽12的深度与开口 11相同,使该辅助束杆30可完全平贴嵌入该定位凹槽 12中,使该辅助束杆30与束环10的定位凹槽12间的组合更加平整美观,同样可达到如上述使束带200被稳固束紧定位的功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束环,内部形成一开口,开口两侧分别形成至少一定位凹槽;至少一对弹性片,一端结合于束环外部;至少一对辅助束杆,一端结合于该弹性片一端,使该辅助束杆具有挠性弯折弹力,以供一束带两端分别由束环的开口向上穿出,再分别缠绕该辅助束杆,并由该束环两侧的定位凹槽下方穿出,使该束环、辅助束杆与束带间形成束紧弹力,于束带两端拉紧后,由该辅助束杆下压对应嵌入该束环的定位凹槽,让束带被稳固夹紧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1.17 TW 0992222901.一种束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束环,内部形成一开口,开口两侧分别形成至少一定位凹槽; 至少一对弹性片,一端结合于束环外部;至少一对辅助束杆,一端结合于该弹性片一端,使该辅助束杆具有挠性弯折弹力,以供一束带两端分别由束环的开口向上穿出,再分别缠绕该辅助束杆,并由该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信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