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537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带、转印辊和张力辊,转印带在张力辊之上以拉紧状态经过并且张力辊处于电浮动状态;转印装置还包括:引导件,安装在张力辊的附近。控制部,在转印处理中,控制第一开关,使得引导件处于接地状态,同时控制第二开关,使得流到转印辊的电流变为第一电流;并且在清洁处理中,控制第一开关,使得引导件处于电浮动状态,同时控制第二开关,使得流到转印辊的电流变为第二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有用于限制记录材料的运送方向的引导件的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图像处理设备中,存在被配置成通过转印装置使形成在图像形成部中的墨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并且然后通过导纸机构将记录纸张引导至定影器单元的图像处理设备。在这种图像处理装置中,通常存在在转印处理中通过设置在转印装置中的清洁器(清洁刮板)从转印带的表面去除污点的图像形成装置,这是因为在转印处理中粘着到转印带上的多余墨粉(诸如,烟雾墨粉(fog toner))(例如,参考日本专利未审查公开 No. 2007-94343 公告)。然而,在日本专利未审查公开No. 2007-94343公告中描述的这种传统图像形成设备中,由于清洁器一直保持与转印带接触,所以存在转印带随着时间流逝而拉长的问题,从而导致褶皱和/或弯曲的发生和/或转印带被损坏。然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设想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未设置清洁器的转印装置使多余墨粉从次级转印带粘着到初级转印带上,然后由用于初级转印带的清洁器收集。这种图像形成设备具有例如类似于图1、图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200的配置。在转印处理中,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200通过使开关621转换,使第一电源 622连接至初级转印带驱动辊62,并且使第一电流(例如,负40微安)从初级转印带驱动辊62流到次级转印辊312。通过该过程,在初级转印带6和纸张P之间出现电势的差异,使得由于静电力导致承载在初级转印带6上的墨粉图像被次级转印到纸张P。在清洁处理中,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设备200通过使开关621转换,将第二电源 623连接至初级转印带驱动辊62,并且使绝对值小于转印处理中的电流的第二电流从初级转印带驱动辊62流到次级转印辊312。由于次级转印带310上的大部分多余墨粉是具有少量静电电荷的烟雾墨粉,所以当绝对值小于转印处理中的电流的第二电流(例如,负10微安)流过时,在初级转印带6和次级转印带310之间发生电势的适度差异;使得由于静电力导致次级转印带310上的多余墨粉粘附到初级转印带6上,并且然后多余墨粉由初级转印带清洁单元(未示出)收集。从而,在图像形成设备200中,次级转印带310不会发生褶皱或损坏等;而且,可以从次级转印带310去除多余墨粉。然而,在图像形成设备200中,由于以下描述的三种可能原因,存在在用于次级转印单元31的清洁处理中,由于放电现象导致在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和预定影引导件18 之间发生放电噪声的问题。原因1 处于电浮动状态(浮动状态)的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变为高电压(例如,2. 2kV)。原因2 预定影引导件18设置在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的附近(例如,约Imm到3mm的距离)。原因3 预定影引导件18接地。S卩,在清洁处理中,由于驱动辊313处于高电压而接地的预定影引导件18安装在驱动辊313的附近,所以在驱动辊313和引导件18之间发生放电现象。关于原因1,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变为高电压的原因如下。也就是说,认为以下原因导致的,因为由于第二电流值(绝对值)小并且次级转印辊312具有阻抗而导致流到辊312的电流值小,并且进一步因为使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处于电浮动状态,所以电荷通过次级转印带310过度累积到辊313上。当第二电流值的绝对值增加(以变为接近第一电流值)以避免辊313达到高电压的状态时,流到次级转印辊312的电流值也增加;从而,虽然随着电荷到辊313的过度累积不再发生,辊313的电压变低,但是次级转印带310上的烟雾墨粉被再次充电,从而使得不能被完全去除。从而,上述第二电流值不能增加。归根结底, 原因1不能被解决。关于原因2,当预定影引导件18与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隔离安装时,增加了纸张 P被卷起到次级转印带310上的危险。从而,原因2也很难解决。关于原因3,当预定影引导件18被固定在电浮动状态(第一对策)时,可以防止在清洁处理中发生前述放电现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转印处理(图像形成处理)中,因为残余电荷被累加到预定影引导件18上,所以由于例如在对约200张纸执行双面复印的过程中累加的过多静电荷而导致纸张P上的墨粉图像发生图像缺失。从而,原因3也很难解决。关于原因3,除了使预定影引导件18接地之外,还可以通过使次级转印带驱动辊 313接地来防止图像缺失发生(第二对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转印处理中,由于纸张 P两次不带电(diselectrifyhg卩,首先经过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的附近,然后接触预定影引导件18,朝向纸张P对墨粉起作用的静电吸附力减小到较大程度。从而,墨粉在纸张P 上移动,从而导致图片品质失调的发生。以此方式,通过图1、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在清洁处理中,面对在次级转印带驱动辊313和预定影引导件18之间发生放电噪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存在避免以上问题的上述第一和/或第二对策可能导致图像缺失和/或图片品质失调的问题。从而,本专利技术主要在于提供没有放电噪声的转印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在于提供在纸张上的墨粉图像中没有图像缺失和/或图片品质失调的转印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在于提供使用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单元,包括转印带,用于运送记录材料,其中,墨粉图像从图像承载件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转印辊,由电阻材料形成并且跨过转印带与图像承载件相对设置,转印辊被设置为接地状态,以使电流在转印辊和图像承载件之间流动;以及张力辊,用于支撑具有张力的转印带,张力辊被设置为电浮动状态;引导件,安装在张力辊的附近,用于限制由转印带运送的记录材料的运送方向;第一开关,用于使引导件的状态在接地状态和电浮动状态之间切换;第二开关,用于使电流从电源部流到转印辊,以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之间切换, 其中,第二电流的绝对值小于第一电流的绝对值;以及控制部,用于根据处理是将墨粉图像从图像承载件转印到记录材料的转印处理还是使粘到转印带上的残留墨粉粘附到图像承载件上以去除残留墨粉的清洁处理来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控制部,在转印处理中,控制第一开关,使得引导件处于接地状态,同时控制第二开关,使得流到转印辊的电流变为第一电流;以及,在清洁处理中,控制第一开关,使得引导件处于电浮动状态,同时控制第二开关,使得流到转印辊的电流变为第二电流。在转印处理中,由于流到转印辊的大绝对值的第一电流而导致执行转印操作。此时,因为转印单元的张力辊处于电浮动状态,所以在该部分可以防止图片品质失调(诸如, 墨粉移动)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清洁处理中,小绝对值的第二电流流到转印辊。此时,因为转印单元的张力辊处于电浮动状态,同时流到转印辊(其是电阻材料)的电流值小,所以电荷易于通过转印带累积到张力辊上。从而,张力辊变为高电压(例如,2.2kV)。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引导件被切换到电浮动状态,所以甚至当张力辊变为高电压时,仍可以防止在张力辊和引导件之间发生放电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执行转印处理的配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转印单元上执行清洁处理的配置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普通配置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图像形成设备中执行转印处理的配置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印装置,包括:转印单元,包括:转印带,用于运送记录材料,其中,墨粉图像从图像承载件被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上,转印辊,由电阻材料形成并且跨过所述转印带与所述图像承载件对设置,所述转印辊处于接地状态,以使电流从所述转印带流到所述转印辊中,以及张力辊,所述转印带在所述张力辊之上以拉紧状态经过,所述张力辊处于电浮动状态;引导件,安装在所述张力辊的附近,用于限制由所述转印带运送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运送方向;第一开关,用于使所述引导件的状态在接地状态和电浮动状态之间切换;第二开关,用于使电流从电源部流到所述转印辊,以在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二电流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电流的绝对值;以及控制部,用于根据该处理是将墨粉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件转印到所述记录材料上的转印处理还是使粘到所述转印带上的残留墨粉粘附到所述图像承载件上以去除所述残留墨粉的清洁处理,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转印处理中,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使得所述引导件处于所述接地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使得流到所述转印辊的电流变为所述第一电流;以及,在所述清洁处理中,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使得所述引导件处于所述电浮动状态,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使得流到所述转印辊的电流变为所述第二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英志泷口俊树仲野久仁昭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