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470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到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的卡板件,所述卡板件包括夹持于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的固定部、自固定部弯折延伸的弯折部以及自弯折部进一步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在焊接部卡持到电路板上时向上抵压绝缘本体。如此设置,借助弯折部与绝缘本体的抵压,防止卡板件卡板时变形,保证卡板件的卡板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于2007年11月7日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第CN200972951Y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套设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以及安装于座体上的卡板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前后延伸的用以收容卡板件的安装槽。所述卡板件包括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后弯折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自延伸部向后进一步延伸的焊接脚,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以供焊接脚穿设的通槽,所述安装槽与通槽相互连通。但是,此种设计中卡板件卡持到电路板上时,由于没有其它支撑部,当焊接脚插入电路板的力较大时,所述焊接脚容易产生过度变形。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持电路板稳定的电连接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到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的卡板件,所述卡板件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弯折延伸的弯折部以及自弯折部进一步延伸且延伸出绝缘本体以卡持到电路板上的焊接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绝缘本体的正下方。所述弯折部自固定部的下缘向后弯折延伸,所述焊接部自弯折部向下延伸,所述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正下方,所述焊接部受力向上移动时,所述弯折部向上抵压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下方设有用以收容卡板件的收容区域以及位于收容区域上方的下抵压面,所述弯折部向上抵压下抵压面。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前凸伸的对接部,所述主体部上位于对接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外侧设有卡持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贯穿固定部且与通槽相对应的螺孔以及位于螺孔外侧且与卡持部配合的卡持槽。所述主体部上自对接部两侧向后凹陷形成一收容槽,所述通槽自收容槽向后贯穿主体部,所述固定部自前向后嵌入收容槽内。所述主体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分别连接上、下表面的两侧面,所述主体部的两侧面凸设有凸块,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两侧向后弯折延伸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有与凸块扣持的卡扣孔。所述侧面设有位于两侧的外侧面及位于两外侧面之间且内陷的内侧面,所述凸块自内侧面向外凸伸,所述折弯部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基部上下方向的尺寸,所述折弯部位于两外侧面之间且贴靠内侧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自接触部一端进一步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自延伸部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脚,所述接触部沿上下方向排成三排,所述焊接脚沿前后方向排成两排。所述绝缘本体自后向前凹设有收容延伸部的收容腔,所述电连接器上设有定位限制延伸部位置的座体,所述座体收容于收容腔内并被绝缘本体支撑。所述两排焊接脚分别为第一排焊接脚及第二排焊接脚,自上向下看,所述第一排焊接脚沿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第二排焊接脚沿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以及绝缘本体沿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三线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借助弯折部与绝缘本体的抵压, 防止卡板件的焊接部卡板时过度变形,保证卡板件的卡板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底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用以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 上,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设于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遮蔽绝缘本体 1的遮蔽壳体3、安装于绝缘本体1与遮蔽壳体3之间的卡板件4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后端用以定位导电端子2的座体5。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沿左右方向上具有中心线Al。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以及自主体部11向前凸伸的对接部12。所述主体部11上自对接部 12两侧向后凹陷形成一收容槽14以及进一步自收容槽14向后贯穿主体部11的通槽13, 所述通槽13外侧设有卡持部131,所述卡持部131延伸入收容槽14内。所述主体部11包括上表面111、下表面112、前表面113、后表面114以及分别连接上、下表面111、112与前、 后表面113、114的两侧面115。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侧设有凸块1151。所述侧面115为阶梯形,其设有位于两侧的外侧面1152及位于两外侧面1152之间且内陷的内侧面1153。所述凸块1151自内侧面1153向外凸伸。所述主体部11的顶部上设有向上凸出用以与遮蔽壳体3卡持的凸部110。所述绝缘本体1自后表面114向前凹设有收容腔116。所述收容腔116的位置对应对接部12的位置。所述主体部11上位于收容腔116的两侧分别朝左右方向凹设有用以卡持定位座5的卡持槽117。所述主体部11上位于收容腔116的下方设有一个支撑臂 118,所述支撑臂118包括间隔排布的若干与定位座5对接配合的对接槽1181、形成于对接槽1181之间的凸肋1183以及形成于凸肋1183后端用以限位导电端子2的固持槽1184。所述主体部11的两侧设有用以支撑定位座5的支撑台1182。所述对接部12上设有沿上下方向排成三排且前后贯穿对接部12用以收容导电端子2的安装孔121。所述绝缘本体1 的两端位于通槽13下方设有下抵压面119,该下抵压面119与下表面112之间形成一块用以收容卡板件4的收容区域1121。所述绝缘本体1自下表面112进一步向下延伸有用以卡持到电路板上的凸柱1122。请参阅图4及图6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接触部21、自接触部21 —端向下弯折延伸的延伸部22以及自延伸部22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脚23。所述接触部21延伸入安装孔121内。所述延伸部22收容于收容腔116内。其中,所述接触部21沿上下方向排成三排,所述焊接脚23沿前后方向排成两排,如此设置,减小了整个电连接器100沿前后方向的尺寸,节约了占用电路板的面积。所述两排焊接脚23分别为位于前方的沿左右方向排布的第一排焊接脚231及位于第一排焊接脚231后方同样沿左右方向排布的第二排焊接脚232。 所述第一排焊接脚231沿左右方向上具有中心线A2。自上向下看,所述第二排焊接脚232 沿左右方向上具有中心线A3。所述中心线Al、中心线A2及中心线A3重合。如此设置,便于所述导电端子2的安装定位。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基部31、自基部31两侧向后弯折延伸的折弯部32以及自基部31向前凸伸套设在对接部12上的套接部33。所述基部31位于套接部 33的两侧贯穿有与通槽13相对应的穿孔311。所述基部31的上缘向后弯折延伸有用以与绝缘本体1卡持的卡持臂34。所述卡持臂34上设有与绝缘本体1的凸部110相卡扣的扣持槽341。所述折弯部32上设有与凸块1151扣持的卡扣孔321。所述折弯部32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基部31沿上下方向的尺寸。所述折弯部32位于两外侧面1152之间且贴靠内侧面1153。所述折弯部32沿上下方向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到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遮蔽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的卡板件,所述卡板件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弯折延伸的弯折部以及自弯折部进一步延伸且延伸出绝缘本体以卡持到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位于绝缘本体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自强向兴海杜鹃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