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包括壳体(8)、加压用螺栓(5)、受压垫片(7)、翻盖轴(4)、以及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摩擦垫(6)和摩擦片(3),所述翻盖轴由受压垫片、摩擦垫、摩擦片的层叠并通过加压用螺栓加压获得制动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具有如下优点:餐炉工作温度对本机构影响极小,使用效果稳定,无故障时间长;翻盖阻尼力可调,手感好;炉盖翻动定位随意性大,无自行滑溜的不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餐炉的翻盖装置,具体地,涉及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
技术介绍
日常使用的餐炉翻盖一般要设置阻尼机构来锁定启闭位置,其操纵手感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产品档次,该阻尼机构耐久性差是现有绝大部分产品的通病。典型地,现有餐 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型式大致有以下三类第一,翻盖轴径向力阻尼式,其通过橡胶形变或簧片对旋转体施加径向压力;第二,翻盖轴轴向力阻尼式,其通过弹簧或其它膨胀体从轴向施压,并以钢球锁定位置;第三,连杆阻尼式,其餐炉翻盖摇臂连有弹簧套管或油滞活塞。上述类型的阻尼机构的缺陷在于首先是包含橡胶、弹簧、油等热影响敏感材料,抗老化性能较差;其次是其中的钢球锁位装置所对应的零件较多,增加了造价;再是大多为有级定位,不能确保翻盖开度的任意性。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是是克服上述缺陷,该阻尼机构热变性小、使用寿命长,能够调节阻尼力, 并能够确保翻盖的自由开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包括壳体、加压用螺栓、受压垫片、翻盖轴、以及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摩擦垫和摩擦片,所述壳体固定于餐炉的支架上,该壳体上形成有沉孔,所述翻盖轴的一端为位于该沉孔内的台阶形端部,另一端伸出到所述支架外部,所述摩擦片穿套在所述翻盖轴上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台阶型端部的台阶面之间,所述受压垫片设置在所述沉孔的底部,该沉孔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筋条,所述受压垫片的周缘上形成有与所述筋条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摩擦垫设置在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与所述受压垫片之间,所述沉孔底部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加压用螺栓穿过该螺纹孔并能够与所述受压垫片接触。选择地,所述筋条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半圆筋。选择地,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上形成有定位沉孔,所述摩擦垫位于该定位沉孔内并从该定位沉孔内凸出以与所述受压垫片接触。选择地,所述翻盖轴的伸出到所述支架外部的另一端加工为具有正方形截面。本技术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与已有技术或同类炊具相比,其优点在于 第一,餐炉工作温度对本机构影响极小,使用效果稳定,无故障时间长;第二,翻盖阻尼力可调,手感好;第三,炉盖翻动定位随意性大,无自行滑溜的不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中1固定螺栓;2支架;3摩擦片;4翻盖轴;5加压用螺栓;6摩擦垫;7垫片;8 壳体;9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包括壳体8、加压用螺栓 5、受压垫片7、翻盖轴4以及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摩擦垫6和摩擦片3。上述壳体8通过例如固定螺栓1固定于餐炉的支架2上,所述壳体8上形成有沉孔,所述翻盖轴4的一端为位于所述沉孔内的台阶形端部,另一端伸出到所述支架外部,所述摩擦片3穿套在所述翻盖轴4上并设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台阶型端部的台阶面之间,所述受压垫片7设置在所述沉孔的底部,该沉孔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筋条9,优选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半圆筋,上述受压垫片7的周缘上形成有与筋条9配合的凹槽,使之锁定,防止旋转;所述摩擦垫6设置在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与所述受压垫片7之间,所述沉孔底部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加压用螺栓5穿过该螺纹孔并能够与所述受压垫片7接触。 摩擦垫6、摩擦片3由抗热变性能优越的耐磨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上形成有定位沉孔,所述摩擦垫6位于该定位沉孔内并从该定位沉孔内凸出以与所述受压垫片7接触。这样,摩擦垫6可由受压垫片7和翻盖轴4的端面定位沉孔定心,摩擦片3由于穿套在翻盖轴4上可由翻盖轴4定心。本技术的阻尼机构的主要技术构思是通过摩擦片3、摩擦垫6与受压垫片7、 翻盖轴4、支架2层叠构成摩擦阻尼机构,加压用螺栓5调节层叠组件压力,从而使翻盖轴4 获得制动所需摩擦力。根据需要,翻盖轴4的伸出到支架外部的另一端可加工成具有正方形截面等,以与炉盖的相关连接件配装。由上描述可见,本技术的阻尼机构与现有技术的阻尼机构相比,其优点在于 第一,餐炉工作温度对本机构影响极小,使用效果稳定,无故障时间长;第二,翻盖阻尼力可调,手感好;第三,炉盖翻动定位随意性大,无自行滑溜动程,稳定性较好。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同时,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此外,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壳体(8)、加压用螺栓(5)、受压垫片(7)、翻盖轴(4)、以及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摩擦垫(6)和摩擦片(3),所述壳体(8)固定于餐炉的支架(2)上,该壳体上形成有沉孔,所述翻盖轴(4)的一端为位于该沉孔内的台阶形端部, 另一端伸出到所述支架外部,所述摩擦片(3)穿套在所述翻盖轴(4)上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台阶型端部的台阶面之间,所述受压垫片(7)设置在所述沉孔的底部,该沉孔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筋条(9),所述受压垫片(7)的周缘上形成有与所述筋条(9)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摩擦垫(6)设置在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与所述受压垫片(7)之间,所述沉孔底部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加压用螺栓(5)穿过该螺纹孔并能够与所述受压垫片(7) 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筋条(9)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半圆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上形成有定位沉孔,所述摩擦垫(6)位于该定位沉孔内并从该定位沉孔内凸出以与所述受压垫片(7)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翻盖轴(4)的伸出到所述支架外部的另一端加工为具有正方形截面。专利摘要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包括壳体(8)、加压用螺栓(5)、受压垫片(7)、翻盖轴(4)、以及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摩擦垫(6)和摩擦片(3),所述翻盖轴由受压垫片、摩擦垫、摩擦片的层叠并通过加压用螺栓加压获得制动摩擦力。本技术的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具有如下优点餐炉工作温度对本机构影响极小,使用效果稳定,无故障时间长;翻盖阻尼力可调,手感好;炉盖翻动定位随意性大,无自行滑溜的不稳定性。文档编号A47G23/00GK202095986SQ201120196100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郝大海 申请人:浙江翔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餐炉翻盖轴的阻尼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壳体(8)、加压用螺栓(5)、受压垫片(7)、翻盖轴(4)、以及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摩擦垫(6)和摩擦片(3),所述壳体(8)固定于餐炉的支架(2)上,该壳体上形成有沉孔,所述翻盖轴(4)的一端为位于该沉孔内的台阶形端部,另一端伸出到所述支架外部,所述摩擦片(3)穿套在所述翻盖轴(4)上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台阶型端部的台阶面之间,所述受压垫片(7)设置在所述沉孔的底部,该沉孔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多个筋条(9),所述受压垫片(7)的周缘上形成有与所述筋条(9)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摩擦垫(6)设置在所述台阶形端部的端面与所述受压垫片(7)之间,所述沉孔底部的中心区域形成有螺纹孔,所述加压用螺栓(5)穿过该螺纹孔并能够与所述受压垫片(7)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翔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