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35607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该系统采用制氧专用空压机、四个吸附塔。制氧专用空压机全无油润滑、输出空气为低压。四个吸附塔中两个吸附塔构成一循环工作组。每组中,一个塔进空气吸附产氧的同时,另一塔被抽真空进行解析,而后两塔进行均压;待均压完成后,两塔进行产氧、解析互换工作,后再均压;如此循环。两组之间,一组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另一组开始工作,其滞后时间小于一次吸附产氧所用时间。这样,两塔相互循环工作方式使得整个系统产氧连续、空压机供气畅通,不会出现憋气的不良现象。该系统还具有稳定可靠、分子筛寿命长、运行维护成本低、产气量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集中制氧供气系统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氧
,具体涉及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一般采用高压(0. 4 0. 8MPa)吸附,常压放空解吸,并需用产出的高浓度氧气回吹分子筛帮助解吸。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0. 4 0. 8Mpa的压缩空气源的提供,需采用排气压大于0. 7ΜΙ^的大流量的空气压缩机。若采用无油螺杆压缩机,成本高且维护保养难度大,维护成本高(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若用有油螺杆压缩机,虽成本较无油螺杆压缩机低,但需对空压机输出的空气进行油气分离,过滤,净化等处理,流程复杂,油污不易除净容易污染后端的分子筛,影向分子筛的制氧能力。且要保证空压机正常工作需定期保养,更换润滑油,油气分离器,过滤器等,成本高操作复杂;若采用无油活塞式空压机活塞环易磨损,会使其气量不稳定,而且更换活塞环较麻烦,噪声大。2、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为21%,氮气等含量约79%,将空气压缩至0.4 0. SMpa后,只有部分氧气被分离产出高浓度(大于90% )的产品氧气输出,其余气体在解吸过程中被排放,从高压短时释放到常压,噪音大,且气体压力能被浪费,所以该种方法排气噪声大、能耗大。3、进入吸附塔的空气压力高,对分子筛的压力就大,气体与分子筛产生碰撞冲击, 易引分子筛的粉化与浮动,降低分子筛的使用寿命。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分子筛寿命长、运行维护成本低、产气量大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集中制氧供气系统中。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氧气增压机、吸附塔Bi、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 吸附塔Al、制氧专用空压机、空气缓冲罐、精密过滤器、冷干机、吸附塔A II、氧气缓冲罐、吸附塔B II、排氮罐、排氮机、氧气储罐和连接管道及若干个控制阀组成;其中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为全无油润滑、输出空气为低压0. 04 0. OSMPa的空压机; 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的出气端通过空压机排气单向阀与空气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接,空气缓冲罐的出气端依次通过冷干机和精密过滤器分别与吸附塔B I、吸附塔Al、吸附塔A II、 吸附塔B II相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与吸附塔B I、吸附塔Al、吸附塔A II和吸附塔B II的进空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 I进气电磁阀、吸附塔A I进气电磁阀、吸附塔A II进气电磁阀和吸附塔B II进气电磁阀;所述精密过滤器通过依次泄压电磁阀和手动调节球阀与排氮罐相连接;所述吸附塔B I、吸附塔Al、吸附塔A II和/或吸附塔B II的出氧气端均与氧气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接,氧气缓冲罐的出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相连接;所述吸附塔 B I、吸附塔Al、吸附塔A II和吸附塔B II的出氧气端与氧气缓冲罐的进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 I氧气排放单向阀、吸附塔A I氧气排放单向阀、吸附塔A II 氧气排放单向阀和吸附塔B II氧气排放单向阀;所述氧气缓冲罐的进气端还设置有一个三片式球阀;所述吸附塔B I和吸附塔AI的出氧气端依次通过吸附塔A I均压电磁阀和吸附塔B I均压电磁阀相连接,吸附塔A II和吸附塔B II的出氧气端依次通过吸附塔A II均压电磁阀和吸附塔B II均压电磁阀相连接;所述氧气增压机的进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相连接,出气端与氧气储罐进气端相连接,氧气储罐的出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相连接;所述排氮机的进气端通过排氮机进气口单向阀与排氮罐的出气端相连接,排氮罐的进气端分别与吸附塔B I、吸附塔Al、吸附塔A II、吸附塔B II相连接;所述排氮罐的进气端与吸附塔B I、吸附塔Al、吸附塔A II、吸附塔B II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分别设置有吸附塔B I解析排空电磁阀、吸附塔AI解析排空电磁阀、吸附塔A II解析排空电磁阀、吸附塔B II解析排空电磁阀;所述吸附塔B I、吸附塔B II、吸附塔A I和吸附塔A II中均设置有用于分离氧气的分子筛。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一触摸屏控制系统。综上所述,本实用型所提供的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与现有的医用制氧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维护;2、结构设计合理,氧气产量大、产氧连续,由于制氧专用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低压无油,使得制氧机工作稳定可靠、分子筛寿命长,运行维护成本低;3、而先进合理的工作流程,使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无油低压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俯视图;图2为图1正视图;图3为图1左视图;图4为图1右视图;图5为无油低压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机工艺流程图。其中,1、氧气增压机,2、吸附塔B I,3、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4、吸附塔B I均压电磁阀,5、吸附塔A I均压电磁阀,6、吸附塔A I,7、触摸屏控制系统,8、吸附塔A I氧气排放单向阀,9、制氧专用空压机,10、吸附塔A I进气电磁阀,11、吸附塔A I解析排空电磁阀,12、吸附塔A II解析排空电磁阀,13、空压机排气单向阀,14、吸附塔A II进气电磁阀,15、空气缓冲罐,16、排空电磁阀,17、精密过滤器,18、冷干机,19、吸附塔A II,20、吸附塔A II氧气排放单向阀,21、氧气缓冲罐,22、吸附塔A II均压电磁阀,23、吸附塔B II均压电磁阀,24、吸附塔B II氧气排放单向阀,25、吸附塔B II,26、排氮罐,27、排氮机,28、分子筛,29、排氮机进气口单向阀,30、吸附塔B II进气电磁阀,31、吸附塔B II解析排空电磁阀,32、吸附塔B I氧气排放单向阀,33、吸附塔B I解析排空电磁阀,34、泄压电磁阀,35、手动调节球阀,36、吸附塔B I进气电磁阀,37、三片式球阀,38、氧气缓冲罐入口单向阀,39、氧气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如图所示,该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由氧气增压机1、吸附塔 BI2、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吸附塔AI6、制氧专用空压机9、空气缓冲罐15、精密过滤器17、 冷干机18、吸附塔A II 19、氧气缓冲罐21、吸附塔B II 25、排氮罐沈、排氮机27、氧气储罐 39和连接管道及若干个控制阀组成;其中,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9为全无油润滑、输出空气为低压0. 04 0. OSMPa的空压机;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9的出气端通过空压机排气单向阀 13与空气缓冲罐15的进气端相连接,空气缓冲罐15的出气端依次通过冷干机18和精密过滤器17分别与吸附塔B I 2、吸附塔AI6、吸附塔A II 19、吸附塔B II 25相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17与吸附塔B I 2、吸附塔AI6、吸附塔A II 19和吸附塔B II 25的进空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 I进气电磁阀36、吸附塔A I进气电磁阀10、吸附塔 A II进气电磁阀14和吸附塔B II进气电磁阀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氧气增压机(1)、吸附塔BI(2)、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吸附塔AI(6)、制氧专用空压机(9)、空气缓冲罐(15)、精密过滤器(17)、冷干机(18)、吸附塔AⅡ(19)、氧气缓冲罐(21)、吸附塔BⅡ(25)、排氮罐(26)、排氮机(27)、氧气储罐(39)和连接管道及若干个控制阀组成;其中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9)为全无油润滑、输出空气为低压0.04~0.08MPa的空压机;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9)的出气端通过空压机排气单向阀(13)与空气缓冲罐(15)的进气端相连接,空气缓冲罐(15)的出气端依次通过冷干机(18)和精密过滤器(17)分别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吸附塔BⅡ(25)相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17)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和吸附塔BⅡ(25)的进空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Ⅰ进气电磁阀(36)、吸附塔AⅠ进气电磁阀(10)、吸附塔AⅡ进气电磁阀(14)和吸附塔BⅡ进气电磁阀(30);所述精密过滤器(17)通过依次泄压电磁阀(34)和手动调节球阀(35)与排氮罐(26)相连接;所述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和/或吸附塔BⅡ(25)的出氧气端均与氧气缓冲罐(21)的进气端相连接,氧气缓冲罐(21)的出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相连接;所述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和吸附塔BⅡ(25)的出氧气端与氧气缓冲罐(21)的进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Ⅰ氧气排放单向阀(32)、吸附塔AⅠ氧气排放单向阀(8)、吸附塔AⅡ氧气排放单向阀(20)和吸附塔BⅡ氧气排放单向阀(24);所述氧气缓冲罐(21)的进气端还设置有一个三片式球阀(37);所述吸附塔BⅠ(2)和吸附塔AI(6)的出氧气端依次通过吸附塔AⅠ均压电磁阀(5)和吸附塔BⅠ均压电磁阀(4)相连接,吸附塔AⅡ(19)和吸附塔BⅡ(25)的出氧气端依次通过吸附塔AⅡ均压电磁阀(22)和吸附塔BⅡ均压电磁阀(23)相连接;所述氧气增压机(1)的进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相连接,出气端与氧气储罐(39)进气端相连接,氧气储罐(39)的出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相连接;所述排氮机(27)的进气端通过排氮机进气口单向阀(29)与排氮罐(26)的出气端相连接,排氮罐(26)的进气端分别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吸附塔BⅡ(25)相连接;所述排氮罐(26)的进气端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吸附塔BⅡ(25)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分别设置有吸附塔BⅠ解析排空电磁阀(33)、吸附塔AI解析排空电磁阀(11)、吸附塔AⅡ解析排空电磁阀(12)、吸附塔BⅡ解析排空电磁阀(31);所述吸附塔BⅠ(2)、吸附塔BⅡ(25)、吸附塔AⅠ(6)和吸附塔AⅡ(19)中均设置有用于分离氧气的分子筛(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邦庆李小林贺烈斌陈小平邱庆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联帮氧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