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室体、抛丸电机、抛丸器、丸渣分离器、除尘器和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在室体的顶部设有室体沉降器,其收尘口与室体内部相通,出尘口经除尘管道与除尘器的进口相连,在除尘管道上设有沉降箱,丸渣分离器的除尘口经管道与沉降箱连通;在室体内部设有通过室体侧壁上的轴承固定的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履带绕在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上,履带驱动辊经传动装置与履带驱动装置相连;在室体内侧底部设有倾斜的下端与弹丸循环输送装置下端的螺旋集丸提升轴位置相对的底板,在底板上方设有筛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体积小,使用维修方便,寿命长,能耗小,避免了弹丸浪费,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机,尤其是一种履带式抛丸机。技术背景在铸造行业中,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复杂结构的中小型铸件的清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一般采用履带式抛丸机对这些工件进行抛丸处理,但传统的履带式抛丸机在室体底部设置两个螺旋输送器来输送弹丸,结构尺寸大,能耗多,生产成本高;而且,室体内的除尘口设置在室体的侧面,弹丸容易抛打到除尘口,随粉尘跑出,造成弹丸浪费,增大了抛丸生产成本。另外,驱动履带转动的转动辊轴外伸固定,增大了辊轴的长度,使室体密封困难,同时也增大了抛丸机的占地空间,设备制造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使用维修方便,寿命长,能耗小,避免了弹丸浪费,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室体、抛丸电机、 抛丸器、丸渣分离器、除尘器和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在室体的顶部设有室体沉降器,室体沉降器的收尘口与室体内部相通,室体沉降器的出尘口经除尘管道与除尘器的进口相连,在除尘管道上设有沉降箱,丸渣分离器的除尘口经管道与沉降箱连通;在室体内部设有通过室体侧壁上的轴承固定的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履带绕在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上,履带驱动辊经传动装置与履带驱动装置相连;在室体内侧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倾斜底板的下端与弹丸循环输送装置下端的螺旋集丸提升轴位置相对,在底板上方设有筛板。所述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的上部出口经管道与丸渣分离器进口相连,斗式提升机内部带料斗的提升皮带下端与螺旋集丸提升轴中部的皮带轮相连,螺旋集丸提升轴与倾斜底板的下端位置相对。在室体内侧顶部对应室体沉降器的收尘口位置设有一挡丸板。在室体的两侧壁上对应室体内部的履带位置分别设有一观察门。在丸渣分离器的下部弹丸出口处设有弹丸流量闸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将室体的除尘口设置在室体的顶部,通过室体沉降器、除尘管道与除尘器相连,弹丸不易从除尘口跑出,避免了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室体底部设置倾斜的底板,倾斜底板的下端与弹丸循环输送装置下端的螺旋集丸提升轴位置相对,室体底部只采用一个弹丸螺旋输送装置,能量消耗大大减小,生产成本降低;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通过室体侧壁上的轴承固定,其轴向尺寸减小,同时减小了设备体积,节省了空间,降低了设备成本低,也使室体密封更容易,密封效果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A向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室体;2、抛丸电机;3、抛丸器;4、丸渣分离器;5、除尘器;6、室体沉降器; 7、除尘管道;8、沉降箱;9、履带驱动辊;10、履带从动辊;11、履带张紧辊;12、端盘;13、底板;14、螺旋集丸提升轴;15、筛板;16、斗式提升机;17、皮带轮;18、挡丸板;19、观察门; 20、弹丸流量闸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室体1、抛丸电机2、抛丸器3、丸渣分离器4、除尘器5和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在室体1的一侧设有大门,被抛丸的工件从这里装入或取出。在室体1的顶部设有室体沉降器6,室体沉降器6的收尘口与室体1内部相通,室体沉降器6 的出尘口经除尘管道7与除尘器5的进口相连,在除尘管道7上设有沉降箱8,丸渣分离器 4的除尘口经管道与沉降箱8连通;在室体1内部设有通过室体1侧壁上的轴承固定的履带驱动辊9、履带从动辊10、履带张紧辊11和端盘12,履带绕在履带驱动辊9、履带从动辊10、 履带张紧辊11和端盘12上,履带驱动辊9经传动装置与履带驱动装置相连,履带驱动装置包括履带驱动电机、履带减速器,履带减速器通过履带链传动带带动履带驱动辊9转动;在室体1内侧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13,倾斜底板13的下端与弹丸循环输送装置下端的螺旋集丸提升轴14位置相对,在底板13上方设有筛板15。符合要求的弹丸穿过筛板15,尺寸大于弹丸的钢渣留在筛板15上。所述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斗式提升机16,斗式提升机16的上部出口经管道与丸渣分离器4进口相连,斗式提升机16内部带料斗的提升皮带下端与螺旋集丸提升轴14 中部的皮带轮17相连,螺旋集丸提升轴14与倾斜底板13的下端位置相对。在室体1内侧顶部对应室体沉降器6的收尘口位置设有一挡丸板18。可防止弹起的弹丸从室体沉降器6的收尘口跑出,避免弹丸浪费,节约生产成本。在室体1的两侧壁上对应室体1内部的履带位置分别设有一观察门19。可用于观察履带运行状况,并方便进行维修。在丸渣分离器4的下部弹丸出口处设有弹丸流量闸板20。可用来调节进入抛丸器 3中的弹丸的流量大小。工作时,抛丸电机2转动,通过皮带传动带动抛丸器3的叶片高速转动,从丸渣分离器4下部的弹丸出口送来的弹丸被连续抛出击打在待加工工件上,履带驱动电机通过履带减速器、履带链传动带带动履带驱动辊9转动,从而带动绕在履带驱动辊9、履带从动辊 10、履带张紧辊11和端盘12上的履带做环形运动,从而带动工件在履带上翻转。工件的表面不断地受到弹丸高速抛打,弹丸抛打在工件上反弹后穿过筛板15,沿着倾斜的底板13到达螺旋集丸提升轴14处,弹丸经过螺旋集丸提升轴上的两段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叶片的驱动到达螺旋集丸提升轴14中部位置,再由斗式提升机16的带料斗的提升皮带提升到斗式提升机16顶部,再经管道进入丸渣分离器4中进行丸渣分离,经过分离后的弹丸再次进入抛丸器3中被高速旋转的叶片抛出,击打到室体1内的待加工工件上,如此多次循环直到工件表面达到抛丸要求为止。抛丸和丸渣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气体等分别经过室体沉降器6、除尘管道7、 沉降箱8进入除尘器5除尘。当粉尘经过沉降箱8时,粉尘中的弹丸沉降落入沉降箱8中。 室体沉降器6也有弹丸沉降的作用。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室体、抛丸电机、抛丸器、丸渣分离器、除尘器和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室体的顶部设有室体沉降器,室体沉降器的收尘口与室体内部相通,室体沉降器的出尘口经除尘管道与除尘器的进口相连,在除尘管道上设有沉降箱,丸渣分离器的除尘口经管道与沉降箱连通;在室体内部设有通过室体侧壁上的轴承固定的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履带绕在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上,履带驱动辊经传动装置与履带驱动装置相连;在室体内侧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 倾斜底板的下端与弹丸循环输送装置下端的螺旋集丸提升轴位置相对,在底板上方设有筛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包括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的上部出口经管道与丸渣分离器进口相连,斗式提升机内部带料斗的提升皮带下端与螺旋集丸提升轴中部的皮带轮相连,螺旋集丸提升轴与倾斜底板的下端位置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在室体内侧顶部对应室体沉降器的收尘口位置设有一挡丸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在室体的两侧壁上对应室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室体、抛丸电机、抛丸器、丸渣分离器、除尘器和弹丸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室体的顶部设有室体沉降器,室体沉降器的收尘口与室体内部相通,室体沉降器的出尘口经除尘管道与除尘器的进口相连,在除尘管道上设有沉降箱,丸渣分离器的除尘口经管道与沉降箱连通;在室体内部设有通过室体侧壁上的轴承固定的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履带绕在履带驱动辊、履带从动辊、履带张紧辊和端盘上,履带驱动辊经传动装置与履带驱动装置相连;在室体内侧底部设有倾斜的底板,倾斜底板的下端与弹丸循环输送装置下端的螺旋集丸提升轴位置相对,在底板上方设有筛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来斌,王瑞国,安亮,王立合,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开泰抛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