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它的结构包括水轮、反冲洗管、轴和轴承、不锈钢竖板、排水管、筛网、不锈钢框架;水轮:设有叶片和毛刷,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之间、筛网的侧上方;筛网是镶嵌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中间,纵斜向位于排水管和水轮的中间;不锈钢竖板垂直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反冲洗管位于水轮一侧、筛网上方;排水管位于筛网底侧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养殖池池底的排污问题,清除循环水中的固体污物,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耗水率低,都可控制在5%之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效果显著,适宜养殖池循环水的排污处理,使循环水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厂化养殖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做出之前,国内工厂化养殖场中,池底排污去除固体颗粒的方法,主要靠虹吸及自吸泵。虹吸只能吸走池内的下层浊水,而池底的固体污物无法吸出;自吸泵功耗大,而且吸污头不配套,吸污效果差。除此之外,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好的工厂化养鱼成套池底排污设备,只能靠大换水的办法来改善水质,这样不但会浪费掉大量供水和能源,而且水质始终保持在低下水平,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防治难度大,还给后续水处理工艺增加了负担。国外的工厂化养殖场中,池底排污去除固体颗粒的方法为,最近在北美建成的用于养殖北极红点鲑、虹鳟鱼、赛蒙鲑鱼的循环水系统,大都采用了双通道排水排污养殖池。这种双通道排水排污系统用一个相对小的水流(大约总水流的5%)来快速分离大部分的可沉淀固体颗粒,并使之从鱼池池底中心冲刷排出。但是采用排污通道的养殖池造价相对来说较高,并且施工比较复杂,维护起来,相对困难,亦不适合国内养殖现状。国外也有用筛网进行分离的装置,但是其装置仅为一弧形筛网安装在排污管口上,其颗粒物的去除是利用网目直径很小的筛网(一般为0.25mm)截留排污水中的颗粒物,筛网堵塞后,采用人工更换、清涮筛网,该方法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以解决池底的排污问题,清除循环水中的固体污物,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使循环水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的结构包括水轮、反冲洗管、轴和轴承、不锈钢竖板、排水管、筛网、不锈钢框架;水轮设有8叶片,材料为PVC板,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之间、筛网的侧上方;水轮叶片顶部同一侧设有毛刷,毛刷为中性硬度尼龙丝毛;筛网为不锈钢网,网目规格20目,筛网是镶嵌固定在中部透空的(高刚性)不锈钢框架中间,位于排水管和水轮的中间,纵斜向30~60°,;不锈钢竖板由螺栓垂直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反冲洗管为PVC管,外径Φ20mm,位于水轮一侧、筛网上方;排水管位于筛网底侧下方。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对比,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的养鱼池排水系统,没有任何阀门控制和转换,大大降低了生产投资,便于生产管理和维护。2.毛刷在冲刷的过程中,可完成自身冲洗,无需换洗毛刷和筛网。3.本装置不需要任何外在动力,就可以实现养殖污水中固体颗粒的分离,减少后续水处理的麻烦。4.该装置在分离固体颗粒的过程中,耗水率低,都可控制在5%之内。5、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效果显著,易于在国内推广,适合国内的养殖现状。附图说明图1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叶片及水轮、2-毛刷、3-反冲洗管、4-轴和轴承、5-不锈钢竖板、6-排水管、7-筛网、8-不锈钢框架。具体实施例方式近几年,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海水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工厂化养殖水面约800万m2。对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来说,保持水质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去除固体颗粒。养殖系统中固体颗粒快速、有效的去除,对养殖品种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养殖池和系统中的固体颗粒的积累,会给鱼体病原体营造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并且固体颗粒如果不快速排除,会分解成细小颗粒,释放营养素,降低水质,耗尽生化需氧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水平;这些分解的悬浮颗粒会导致鱼腮发炎,降低鱼体的免疫力,最后导致发病。另外,不能有效地去除养殖系统中的固体颗粒会对养殖系统的其他组件产生负面影响。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内容和使用方法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内容它的结构是由水轮1、反冲洗管3、轴和轴承4、不锈钢竖板5、排水管6、筛网7、不锈钢框架8组成(见附图1),筛网7为不锈钢的平面筛网,安装角度为纵斜向30~60°,网目规格20目,它是将网镶嵌并固定在中部透空的(高刚性)不锈钢框架8中部,位于水轮1和排水管6的中间;水轮1通过轴和轴承4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5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5之间、筛网7的侧上方;水轮1设置8叶片,材料为PVC板;毛刷2为中性硬度尼龙丝毛,位于水轮1叶片顶部同侧;不锈钢竖板5与中空不锈钢框架8由螺栓垂直连接固定,水轮1与筛网7之间的距离可调;反冲洗管3为PVC管,外径Φ20mm,位于水轮1一侧、筛网7上方;排水管6位于筛网7底侧下方。2、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本装置是紧密设置在排污沟道内,排污沟道内设清洁水流道和污水通道。本次试验养殖池的排水,是从池底中心通过排水管6排出。在排出水通过筛网7的过程中,比较大的残饵和粪便等其他固体颗粒(通常是指比筛网网目直径大的)会被筛网直接筛掉,从而不能到达筛网的另一侧。而养殖污水中的一些小的分解物、或者是在筛滤过程中碎掉的固体颗粒会粘附在筛网7上,这时由排水管6的排出水通过筛网7的冲击、水轮1转动,毛刷2随即予以冲刷,将粘附在筛网7上的固体颗粒刷掉,直径大的固体颗粒和被毛刷冲刷的碎掉固体颗粒通过污水通道流走,从而解决了池底的排污问题,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使循环水可重复使用。反冲洗管3的水来自养殖池的供水,在养殖池的供水管道上分出旁路,内设一个阀门,当养殖池池底排污时,打开阀门,由反冲洗管3的水对筛网7进行反冲洗,进一步去掉筛网上的细小颗粒物。权利要求1.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是由水轮、反冲洗管、轴和轴承、不锈钢竖板、排水管、筛网、不锈钢框架组成;水轮设有8叶片,材料为PVC板,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之间、筛网的侧上方;水轮叶片顶部同一侧设有毛刷,毛刷为中性硬度尼龙丝毛;筛网为不锈钢网,网目规格20目,筛网是镶嵌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中间,位于水轮和排水管中间,纵斜向30~60°,;不锈钢竖板由螺栓垂直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反冲洗管为PVC管,外径Φ20mm,位于水轮一侧、筛网上方;排水管位于筛网底侧下方。全文摘要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它的结构包括水轮、反冲洗管、轴和轴承、不锈钢竖板、排水管、筛网、不锈钢框架;水轮设有叶片和毛刷,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之间、筛网的侧上方;筛网是镶嵌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中间,纵斜向位于排水管和水轮的中间;不锈钢竖板垂直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反冲洗管位于水轮一侧、筛网上方;排水管位于筛网底侧下方。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养殖池池底的排污问题,清除循环水中的固体污物,保持循环水的水质清洁,耗水率低,都可控制在5%之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效果显著,适宜养殖池循环水的排污处理,使循环水重复使用。文档编号B01D35/28GK101032232SQ20071001383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曲克明, 姜辉, 薛正锐, 马绍赛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鱼池循环水固体颗粒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是由水轮、反冲洗管、轴和轴承、不锈钢竖板、排水管、筛网、不锈钢框架组成;水轮:设有8叶片,材料为PVC板,通过轴和轴承固定在两块不锈钢竖板上,位于两块不锈钢竖板之间、筛网的侧上方;水轮叶片顶部同一侧设有毛刷,毛刷为中性硬度尼龙丝毛;筛网:为不锈钢网,网目规格20目,筛网是镶嵌固定在不锈钢框架中间,位于水轮和排水管中间,纵斜向30~60°;不锈钢竖板由螺栓垂直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反冲洗管:为PVC管,外径Φ20mm,位于水轮一侧、筛网上方;排水管位于筛网底侧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克明,姜辉,薛正锐,马绍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