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南希专利>正文

一种角度调节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136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构成,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面带有凸楞和凹槽,所述凸楞和凹槽交替排列,且关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一点对称;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一面带有凸楞和凹槽,且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凸楞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相配合;当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带有凸楞和凹槽的一面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嵌入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凸楞嵌入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调节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建筑构件时的角度调节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安装各种机械部件时,常常需要调整安装角度,目前已有多种角度调节装置,比如申请号为200620058107. 2的技术专利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但这种角度调节机构构件多,达20多个构件,使造价成本高,而且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容易丢失零部件,造成不便;同时,构件多也会造成安装和调节很复杂,不利于使用;而且该专利的角度调节有范围限制,不能实现360°的角度范围。尤其在建筑领域,由于涉及到安全问题,对安装的角度方向等要求非常高,而且一般安装的构件为大型钢结构,重量和体积都非常大,安装困难,而且对角度的精度要求高, 所以需要设计特定的角度调节装置,以方便构件的安装,节省成本,同时也提高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角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构成,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面带有凸楞和凹槽,所述凸楞和凹槽交替排列,且关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一点对称;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一面带有凸楞和凹槽,且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凸楞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相配合;当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带有凸楞和凹槽的一面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嵌入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凸楞嵌入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凸楞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旋转件凹槽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旋转件凹槽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旋转件凸楞的尺寸相同,可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还可以将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和凹槽的尺寸相同,这样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二旋转件的凸楞和凹槽的尺寸均相同了。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上可分别带有若干对交替排列的凸楞和凹槽,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凸楞和凹槽尺寸相同,数量相同,且关于第一旋转件上的一点均勻对称交替排列;所述第二旋转件上的凸楞和凹槽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凸楞和凹槽的尺寸、数量和排列相同;当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相对旋转的最小调整转动角度为 360° /n,其中η为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凸楞和凹槽的对数。所述凸楞和凹槽优选地可为长条形,当采用36对凸楞和凹槽或72对凸楞和凹槽交替排列,可达到单次旋转10°和5度。的角度调节。本技术机构简单,仅仅采用凸楞和凹槽互相配合实现角度的调节,调节好角度后,仅插入一个定位螺钉即可将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固定起来,使用非常方便,造价也很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第一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第二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第一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第二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第一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第二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角度调节定位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第一旋转件底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第二旋转件的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第二旋转件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角度调节定位装置由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 构成,第一旋转件1的一面带有凸楞11和凹槽12,凸楞11和凹槽12交替排列,且关于第一旋转件1上的一点对称;第二旋转件2的一面也带有凸楞21和凹槽22,且凸楞21与第一旋转件1的凹槽12相配合,第二旋转件2的凹槽22与第一旋转件1的凸楞11相配合。当第一旋转件1带有凸楞11和凹槽12的一面和第二旋转件2带有凸楞21和凹槽22的一面相互扣合时,第一旋转件1的凸楞11嵌入第二旋转件2的凹槽22中,第二旋转件2的凸楞21嵌入第一旋转件1的凹槽12中。在安装机械部件时,可将机械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旋转件1或第二旋转件2上,也可通过卡槽、螺钉、插销等手段与第一旋转件1或第二旋转件2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安装时,可将第一旋转件1固定于支架等设备上,将带安装的部件与第二旋转件2连接,再将第二旋转件2与第一旋转件1扣合,如果扣合的角度需要调整则将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分开,使其相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再相互扣合,通过不断的调整,直至达到需要的角度后,再将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固定连接在一起。凸楞11尺寸和凹槽2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稍小一些,只要凸楞11能够插入凹槽22中即可。若设计为相同的尺寸,通过控制误差等参数,使之配合达到插入的目的也可,这样可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如图1-图2所示,第一旋转件1的凸楞11和凹槽1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如图 3-图6所示,第一旋转件的凸楞11和凹槽12的尺寸不同,这样也可以调整角度。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旋转件1上可设计凸起部位,形成凸楞11,凹槽12即为片面上除去凸起的凸楞11的部分;同时,第二旋转件2上仅设计凹槽22,凸楞21即为除去下凹的凹槽22的部位。总之,凸楞11或凸楞21以及凹槽12或凹槽22均可设计为各种形状,只要能相互配合,达到互相扣合的目的即可。调整的最小角度取决于凸楞11和凸楞21以及凹槽12和凹槽22的数目。当第一旋转件ι上凸楞11和凹槽12的尺寸相同,数量相同,且关于第一旋转件1上的一点均勻对称交替排列;第二旋转件2上的凸楞21和凹槽22与第一旋转件1上的凸楞11和凹槽12 的尺寸、数量相同,排列也相同时,第一旋转件1相对第二旋转件2旋转过的一对凸楞和凹槽时,对应的转动角度为360° /n,其中η为第一旋转件1上的凸楞11和凹槽12的对数, 也是第二旋转件2上的凸楞21和凹槽22的对数。该角度为最小调整角度,且该角度调节定位装置的调整角度为该角度的整数倍。在图1-图4所示的相互配合的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中,有6对凸楞和凹槽,且尺寸、数量相同,均勻对称交替排列,则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相对旋转时,最小调整角度为360° /6 = 60°。在图5和图6所示的相互配合的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中,有12对凸楞和凹槽,则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相对旋转时,最小调整角度为 360° /12 = 30°。为了达到更小的调整角度,以提高调整精度,同时,也满足加工条件和加工后的强度,优选地可采用36对或72对凸楞和凹槽,最小调整角度可分别为10°和5°。如图7-图10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第一旋转件1的底面为方形和弧形的结合,其上带有长条形的凸楞11和凹槽12,凸楞11和凹槽12的长度随第一旋转件1的外形变化而长短不同,且有一部分被切去,但每个可见的凸楞11和凹槽12均关于第一旋转件1的底面的中心点对称分布,与第二旋转件2配合,仍然可以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在第一旋转件1或第二旋转件2上可设置连接部14,用于连接其它部件,当然,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也可同时连接其它部件。连接部14可设置于凸楞和凹槽的背面。如图7所示,第一旋转件1的凸楞11和凹槽12的背面设有连接部14,其中间开设有多边形的连接孔16,其它部件可插入该多边形的孔中,并通过其它连接件与第一旋转件1固定在一起。第一旋转件1上可开设定位孔13,第二旋转件2开设定位孔23,定位孔13和定位孔23的圆心为所述凸楞和凹槽的对称中心,当第一旋转件1和第二旋转件2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由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构成,所述第一旋转件的一面带有凸楞和凹槽,所述凸楞和凹槽交替排列,且关于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一点对称;所述第二旋转件的一面带有凸楞和凹槽,且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凸楞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凹槽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相配合;当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带有凸楞和凹槽的一面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凸楞嵌入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凹槽中,所述第二旋转件的凸楞嵌入所述第一旋转件的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南希
申请(专利权)人:贺南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