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粘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硅胶粘接机,包括有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发热板、位于下发热板上方的上发热板、位于上发热板上方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上发热板连接,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上发热板的底部设有上模具,下发热板的顶部设有下模具,工作时,启动升降气缸,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升降板带动上发热板以及上模具向下运动压紧材料,同时发热管对上发热板、下发热板进行加热,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分别将热量传给上模具和下模具,瞬间使胶水渗透到材料内部彻底熔合固化,合为一体,硅胶相互渗透彻底、粘接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设备
,特指硅胶粘接机。
技术介绍
目前,硅胶圈、硅胶密封圈等产品主要是通过硅胶模压机开模生产,而通过硅胶模压机生产的硅胶圈、硅胶密封圈等产品其内部无法实现中空,使得其弹性远远达不到空心时的弹性效果,并且用硅胶模压机开模生产硅胶圈、硅胶密封圈等产品的效率非常低,最低需要2-3分钟时间才能生产一个,生产成本高。也有将生产出来的硅胶管或硅胶异型条等产品,通过裁剪成一定长度的硅胶管或硅胶异型条后,将两端通过人工用硅胶胶水粘接起来,做成硅胶圈、弹性硅胶圈制品,然而该种制品无法使端口处的硅胶相互渗透、合为一体, 粘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粘接效果好、操作简单、 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硅胶粘接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胶粘接机,它包括有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发热板、位于下发热板上方的上发热板、位于上发热板上方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上发热板连接,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上发热板的底部设有上模具,下发热板的顶部设有下模具。所述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内部分别设有两根发热管。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支撑架,升降气缸位于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板通过导向杆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均为铝板。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材质均为铜铝合金。所述上发热板与升降板之间连接有多层隔热板和连接板,隔热板与连接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下发热板的底部依次设置有隔热板和连接板。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控箱。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开关。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硅胶粘接机,它包括有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发热板、位于下发热板上方的上发热板、位于上发热板上方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上发热板连接,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上发热板的底部设有上模具,下发热板的顶部设有下模具,工作时,启动升降气缸,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升降板带动上发热板以及上模具向下运动压紧材料,同时发热管对上发热板、下发热板进行加热,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分别将热量传给上模具和下模具,瞬间使胶水渗透到材料内部彻底熔合固化,合为一体,硅胶相互渗透彻底、粘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硅胶粘接机, 它包括有机架1、电控箱13、固定在机架1上的下发热板2、位于下发热板2上方的上发热板3、位于上发热板3上方的升降气缸4,升降气缸4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与上发热板3连接。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均为铝板,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6,于本实施例中,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内部分别设有两根发热管6, 能高效加热,瞬间使胶水渗透固化好,采用实时温度监控,防止硅胶异型条老化的现象。机架1上还设有支撑架9,升降气缸4位于支撑架9上,升降板5通过导向杆10与支撑架9滑动连接。上发热板3与升降板5之间连接有多层隔热板11和连接板12,隔热板11与连接板12相互间隔设置,下发热板2植入隔热保温棉中,使得下发热板2完全与机架1隔热,下发热板2的底部依次设置有隔热板11和连接板12,以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为操作员提供安全的操作平台。 上发热板3的底部设有上模具7,下发热板2的顶部设有下模具8,上模具7和下模具8采用多槽批量粘接式结构设计模具,上模具7与下模具8间采用自动卡紧式结构。并采用无缝对接防滑动槽,防止合好的模具上下两片之间的滑动,达到无缝对合的效果。且上模具7和下模具8的材质均为铜铝合金,使热量能更快更好地传到硅胶胶水处,提高加热固化效率,同时使温控更为准确。机架1上设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上设有控制开关15,操作时需双手同时启动,如此设计有效防止操作员一只手按气缸下压启动按钮,一只手推入模具或位于两块发热板合璧区间,烫伤员工;彻底避免了员工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控制面板14采用裁断式不锈钢材质,且用隔热材质粘接,实现了控制面板14隔热的功能,为操作员提供了安全的操作平台,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工作时,启动升降气缸4,气缸带动升降板5向下运动,升降板5带动上发热板3以及上模具7向下运动压紧材料,同时发热管6对上发热板3、下发热板2进行加热,上发热板 3和下发热板2分别将热量传给上模具7和下模具8,瞬间使胶水渗透到材料内部彻底熔合固化,硅胶相互渗透彻底、合为一体,粘接处的强度、弹性等效果与其他非粘接处一样,且粘接处几乎没有痕迹,粘接效果好。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下发热板(2)、位于下发热板(2)上方的上发热板(3)、位于上发热板(3)上方的升降气缸(4),升降气缸(4) 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与上发热板(3)连接,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6),上发热板(3)的底部设有上模具(7),下发热板(2)的顶部设有下模具(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 内部分别设有两根发热管(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支撑架 (9),升降气缸(4)位于支撑架(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通过导向杆(10) 与支撑架(9)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 均为铝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7)和下模具(8)的材质均为铜铝合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板(3)与升降板(5)之间连接有多层隔热板(11)和连接板(12),隔热板(11)与连接板(12)相互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热板(2)的底部依次设置有隔热板(11)和连接板(12)。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电控箱(1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控制面板 (14),控制面板(14)上设有控制开关(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设备
,特指硅胶粘接机,包括有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下发热板、位于下发热板上方的上发热板、位于上发热板上方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上发热板连接,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上发热板的底部设有上模具,下发热板的顶部设有下模具,工作时,启动升降气缸,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升降板带动上发热板以及上模具向下运动压紧材料,同时发热管对上发热板、下发热板进行加热,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分别将热量传给上模具和下模具,瞬间使胶水渗透到材料内部彻底熔合固化,合为一体,硅胶相互渗透彻底、粘接效果好。文档编号B29C65/72GK102294827SQ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硅胶粘接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下发热板(2)、位于下发热板(2)上方的上发热板(3)、位于上发热板(3)上方的升降气缸(4),升降气缸(4)的输出端朝下并连接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与上发热板(3)连接,上发热板(3)和下发热板(2)内部分别设有发热管(6),上发热板(3)的底部设有上模具(7),下发热板(2)的顶部设有下模具(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练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鼎隆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