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凤邦专利>正文

测绘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3877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绘图工具,特别是一种测绘尺,包括第一直尺、第二滑动直尺、第三直尺;引导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三直尺上并沿所述第三直尺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尺和所述第二滑动直尺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第三直尺垂直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滑动直尺的滑动端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以通过所述引导结构与所述第三直尺可滑动地垂直连接。所述测绘尺可以快速、灵活的画平行线、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简单快速的测量简单几何体的直径和高,节省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中画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绘图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测绘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几何教学中,常常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绘制直线图形。但单靠其中一种不能绘制出平行线、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条形统计图。授课教师为了满足教学需求经常将两种尺子结合起来绘制以上图形。这样的情形在学生学习中也经常遇到。这样同时携带两种以上尺子,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使用不灵活,教学和学习效率低,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在几何教学和实践中常需要测量几何体的直径和高,如球体和圆柱体。我们无法用直尺或三角板或直尺和三角板的组合测量出球体的直径,也不能快速简单的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和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绘尺,能够方便、灵活、快速的绘制几何图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绘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尺1、第二滑动直尺2、 第三直尺3 ;引导结构4设置在所述第三直尺3上并沿所述第三直尺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尺1和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第三直尺3垂直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滑动端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4以通过所述引导结构4滑动地垂直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直尺1的长度相同或不同。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4设置凸棱,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所述滑动端设置能够与所述凸棱配合的凹口或透槽,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通过所述凹口或透槽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4的凸棱上;或者所述引导结构4包括凹槽,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所述滑动端设置能够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栓子5,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通过所述栓子5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弓丨导结构4的凹槽中。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4的凹槽是透槽或非透槽。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栓子5与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集成,或为能够紧固到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分立的栓子5。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4的凹槽是透槽,所述栓子5 穿过所述引导结构4的透槽并突出而超出所述第三直尺3的平面之外;或者所述引导结构 4的凹槽包括竖直槽部分和水平槽部分,所述竖直槽部分和水平槽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三直尺3的相邻的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上凹入并在所述第三直尺3内连通,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所述滑动端从所述水平平面穿入所述竖直槽部分中,所述栓子5穿过所述水平槽部分并突出而超出所述第三直尺3的竖直平面之外。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栓子5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和所述第三直尺3垂直。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4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移动范围的止动部。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直尺1的任一面的任一侧、和/ 或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任一面的任一侧、和/或所述第三直尺3的任一面的任一侧、和/ 或所述引导结构4的任一面的任一侧中,设有刻度。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包括采用不同测量单位的至少两种刻度。通过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简单、准确的绘制几何图形,快速测量几何体的直径和高,无需再借助其它辅助工具,提高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且测绘尺携带方便,为教师和学生减轻了负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测绘尺,能够快速、灵活的绘制几何图形,简便的测量几何体的直径和高。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测绘尺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第一直尺1、第二滑动直尺2、第三直尺3 ;引导结构4设置在所述第三直尺3上并沿所述第三直尺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尺1和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第三直尺3垂直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滑动端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4以与所述第三直尺3可滑动地垂直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直尺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长度相同时,可以直接根据两个尺子的长度画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三个边,再将剩余的两点连接即可。当长度不同时,使用者可以利用尺子的长度简单地做出直角梯形。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引导结构4设置凸棱。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所述滑动端设置能够与所述凸棱配合的凹口或透槽,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通过所述凹口或透槽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4的凸棱上,第二滑动直尺2可自由的滑动,根据需要做出不同规格的图形,也可调整其位置,用于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或者,所述引导结构4包括凹槽,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所述滑动端设置能够与所述凹槽配合的栓子5, 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通过所述栓子5被可滑动的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4的凹槽中,通过移动栓子5能够方便的调整第二滑动尺2的位置。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引导结构4的凹槽可以是透槽,也可以是非透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生产工艺选取凹槽为透槽或非透槽。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栓子5与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集成,或者为能够紧固到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分立元件。当栓子5与第二滑动直尺2为分立元件时,栓子5可以自由的进行装卸,便于对栓子5和第二滑动直尺2的更换。需要时也可采用第二滑动直尺2与栓子5集成的形式,能够增加此组合的稳固性能,栓子5不易脱落。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4的凹槽是透槽,所述栓子5穿过所述引导结构4的透槽并突出而超出所述第三直尺3的平面之外;或者所述引导结构4的凹槽包括竖直槽部分和水平槽部分,所述竖直槽部分和水平槽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三直尺3的相邻的水平平面和竖直平面上凹入并在所述第三直尺3内连通,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所述滑动端从所述水平平面穿入所述竖直槽部分中,所述栓子5穿过所述水平槽部分并突出而超出所述第三直尺3的竖直平面之外。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栓子5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和所述第三直尺3垂直。在制作工艺方面,所述的组合方式在生产制作上更简单、准确,在使用方面,栓子5受力更均勻,调节更简单,防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用力过大,栓子5与第二滑动直尺2的连接处断裂。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结构4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移动范围的止动部。当引导结构4的两端无限制范围的止动部时,第二滑动尺2 会有滑到引导结构4以外的可能,从而第二滑动尺2脱离了滑动轨道。安装止动部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绘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尺(1)、第二滑动直尺(2)、第三直尺(3);引导结构(4)设置在所述第三直尺(3)上并沿所述第三直尺(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尺(1)和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相互平行并均与所述第三直尺(3)垂直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滑动直尺(2)的滑动端被可滑动地连接到所述引导结构(4)以通过所述引导结构(4)与所述第三直尺(3)可滑动地垂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邦
申请(专利权)人:张凤邦张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