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层状结构的仿生骨修复支架体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18557 阅读:4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层状结构的仿生骨修复支架体及制备方法。支架体由至少一个支架单元体构成,该支架单元体为由片层材料由内向外连续紧密卷裹、截面呈螺旋状的柱体结构,其直径为0.1mm~50mm。该结构类似于自然骨的哈佛系统,具有高度的仿生效果,能很好地实现缺损位与正常骨组织间的力学传递,即使在降解过程中也能维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完成骨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重建。通过控制片层材料的厚度、高度以及卷裹的层数,可以灵活调整骨修复支架体的三维尺寸,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可塑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仿生骨修复支架体及其制备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可用于替代和修复骨组织的缺损。
技术介绍
骨组织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由创伤、肿瘤、骨疾以及骨生长异常等原因所造成。长期以来,开发高性能的临床医用材料来替代和修复骨组织缺损一直是生物材料研究的重点课题。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应该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生物特性,包括(1)生物相容性 无细胞毒性和炎症反应,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增值;( 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为新生组织提供力学支撑;(3)三维多孔结构材料应具有三维立体多孔结构, 孔径尺寸应能允许细胞粘附生长以及血管和神经的长入,且孔间应相互贯通,以利于营养物质的传递和细胞代谢废物的排出。目前用于骨修复的材料主要为整体成型的块体多孔支架,其特点是在材料的成型过程中用各种技术制孔。较为常见的制孔方法有气体发泡、溶液浇铸/粒子浙滤、相分离/ 乳化、熔融成型、纤维粘接、冷冻干燥等。公开号CN1765423A的文献中提出了一种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能稳定气泡的原理制孔,能使多孔材料具有可控的孔隙率和较好的孔隙贯通性。但是由于块体多孔支架材料结构的局限性,为了达到较好的孔隙贯通性,必须以牺牲材料的力学强度为代价。特别是对于生物可降解材料而言,孔隙贯通性较好的块体支架材料如果一旦开始降解,其多孔结构的支架易很快坍塌变形,会影响骨组织修复的效果。WO 2008/082766 A2提出了一种以嵌套式的闭合环状结构为基础单元构筑的椎间盘修复支架和软骨关节修复支架,以环面为外部结构,中央部以特定的微结构或水凝胶为髓核。这种骨软骨支架包括了与软骨部分界面相连的骨部分,骨部分通过固定装置与受体骨的开口连接。在其嵌套式的环状结构体中,由于相互独立的各环状结构间没有任何技术要点保持其结构的紧密度,从而难以保证其支架体能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力学性能用于骨修复,且在使用过程中其不会因各环状结构间的移动甚至脱落而导致替换失败。因此这一设计缺陷对用于骨或软骨修复的支架材料具有致命的损害,并不适于临床应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更为理想的骨修复支架,至少应能提供临床所需的力学支撑, 即使在材料降解过程中仍能维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支撑新生组织的生长直至其具有自身的生物力学性能,且进一步还能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保持高度的孔隙贯通性,有利于完成骨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仿生骨修复支架体,在用于替代和修复骨组织缺损中能有更为理想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还提供了该骨修复支架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仿生骨修复支架体,由至少一个支架单元体构成。该支架单元体为由片层材料由内向外连续紧密卷裹、截面呈螺旋状的柱体结构,支架单元体的直径为0. lmnT50mm。由于该支架单元体是由片层材料由内向外连续紧密卷裹而成的整体型结构,因此既有类似于自然骨的哈佛系统(在自然长骨内环骨板层与外环骨板层间分布的纵向排列的骨单位),因而具有高度的仿生效果,能很好地实现缺损位与正常骨组织间的力学传递,在使用过程中层状结构间也不会移动或脱落,即使在降解过程中也能维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完成骨组织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而且通过控制片层材料的厚度,和/或高度, 和/或卷裹的层数,还可以实现灵活调整骨修复支架体的三维尺寸,满足不同的实际使用需要,可塑性强。由于生物体骨组织中骨单位的平均直径通常为19(Γ230 μ m。因此上述柱体结构形式支架单元体的直径为0. lmnT50mm,能适应其较多的使用方式和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研究和实验显示,用于构成支架单元体的片层材料的优选厚度是0. OlmnTlmm。上述可用于构成上述支架单元体的片层材料,进一步在其延展面中分散分布有孔径为50 μ πΓ800 μ m的贯通孔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其中,更优选的是使所说该分散分布的贯通孔隙的孔隙率,达到占片层材料体积的709Γ95%。由于该支架单元体是由片层材料由内向外连续紧密卷裹而成的,因此分布于片层材料上的这些贯通孔隙,经卷裹形成支架单元体后,在其结构中可以形成相互贯穿的特殊形式的网络结构,因而能有助于细胞粘附生长以及血管和神经的长入,也便于营养物质的传递和细胞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利于促进该修复支架体使用部位骨组织修的复和功能重建。上述所说的构成支架单元体的片层材料,通常都应为生物体可以接受的医用材料,包括在生物体内可具有降解性的或不具有降解性的多种医用材料。但其中至少以其表层为可降解性的材料为佳。例如,该片层材料可以为在由非降解性的医用高分子、非降解性的医用金属或金属合金、非降解性的生物陶瓷、非降解性的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体表面, 被覆有目前已有使用和/或报道的如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磷酸八钙,以及其它含钙化合物,或者这些成分的混合物等可降解材料层的形式,特别是这些钙的磷酸盐材料涂层,可增加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有利于组织的固定和长入。而更优选的方式,是使片层材料直接由目前已有报道/使用的如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酸酐、聚膦腈、聚氨基酸、聚羟基烷羧酸酯、酰胺-酯嵌段共聚物、基因工程蛋白质、 传导性和塑性蛋白质基聚合物、天然的或半合成的多糖基复合高分子如淀粉基、纤维素基和木质素复合高分子、以及无机高分子聚磷酸等可生物降解的生物高分子成分;如医用镁基合金和铁等可生物降解的医用金属或其合金;如碳酸钙生物降解陶瓷、可降解磷酸钙生物陶瓷、硅酸钙生物降解陶瓷、可降解钙磷生物玻璃陶瓷等可生物降解的生物陶瓷;或是由这些不同成分的复合成分组成,如无机活性磷灰石/聚酯可降解复合材料、表面活性涂层医用镁合金材料、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等。在选用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时,除可以采用由单一种生物可降解成分组成的形式外,特别以采用由至少两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可降解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复合成分组成形式更为优选,以利于临床上根据不同使用部位和/或需要,通过对所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可降解金属或金属合金的种类和/或比例的选择或调整,达到所需以及适合的最佳降解速率效果。所说的支架单元体片层材料,除可以对生物可降解成分的种类和/或比例进行选择和调整外,进一步还可以在其中分散分布有直径为ΙΟηπΓ ΟΟμπι的纤维成分。在这种混合或复合组成中,所说的该超细或普通纤维材料可以增强该骨修复支架体的力学性能。所说的超细纤维或普通纤维成分,可以为天然纤维,或是以降解或非降解生物高分子成分为原料经静电纺丝、复合纺丝、共混纺丝、闪蒸纺丝等工艺制备而成的人工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选择已有报道和/使用的医学允许使用的降解速率不同、力学性能各异的纤维素纤维(即植物纤维),包括天然纤维素纤维如棉、苎麻、亚麻等纤维,天然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竹纤维、醋酸纤维素纤维等,以及再生纤维素改性纤维如甲基纤维素纤维等(该类纤维韧性佳,降解周期较长)、蛋白质纤维(如羊毛、蚕丝、花生蛋白及大豆蛋白纤维等,该类纤维延展性好,降解周期短)、聚乳酸纤维、聚己内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晴纤维等合成高分子纤维(其力学性能和降解周期可设计调控)等多种纤维成分。实验显示,所说的超细或普通纤维成分的含量,通常可以为片层材料总重量的1%飞0%,优选为 5wt% 20wt%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层状结构的仿生骨修复支架体,其特征是由至少一个支架单元体(4)构成,该支架单元体(4)为由片层材料(2)由内向外连续紧密卷裹、截面呈螺旋状的柱体结构,其直径为0.1mm~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左奕江虹张利李吉东邹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