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18091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包括车身和连接在车身上的车厢,车厢内舱顶部两侧安装有车厢进风风道,所述车厢前端设有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压缩空气供应舱两侧开有进风口,压缩空气供应舱内安装有正压供气系统,正压供气系统由正压风机、前、后风箱、密封电动风阀、管道及管道附件以及安装法兰,前、后风箱分别密封连接在正压风机的进、出端,管道及管道附件一端接通后风箱,另一端通过安装法兰与车厢进风风道连通,正压风机将外界正常环境下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通过管道及管道附件送入车厢内舱,即车厢内舱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并维持一定正压的空间,供车厢内舱指挥人员呼吸并阻止不经过滤的外界环境大气、灰尘等从缝隙中窜入舱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车厢供气系统
,尤其是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的指挥通信车都是把一套指挥系统与通信系统固定在汽车上,就形成了移动指挥通信车,汽车车厢大多数都是普通密封结构,车厢内外的空气能进行对流,因此毒气能轻易渗进车厢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利用气压由高压向低压流动的原理,可在车厢舱内形成一密封空间的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包括车身和连接在车身上的车厢,车厢内舱顶部两侧安装有车厢进风风道,其特征是,所述车厢前端设有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压缩空气供应舱两侧开有进风口,压缩空气供应舱内安装有正压供气系统,正压供气系统由正压风机、前、后风箱、密封电动风阀、管道及管道附件以及安装法兰,前、后风箱分别密封连接在正压风机的进、出端,管道及管道附件一端接通后风箱,另一端通过安装法兰与车厢进风风道连通,密封电动风阀安装连接在管道及管道附件上,所述前风箱的压盖上还安装有过滤网,采用该结构的指挥通信车车厢,利用高弹性密封条和高强度密封胶对车厢内舱进行密封处理,保证内舱的密封性,而且在车厢前端设置有一个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正压风机将外界正常环境下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通过管道及管道附件送入车厢内舱,并在车厢内舱形成5_15pa的正压,即车厢内舱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并维持一定正压的空间,供车厢内舱指挥人员呼吸并阻止不经过滤的外界环境大气、灰尘等从缝隙中窜入舱内。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风箱的压盖上还连接有中效过滤器,提高过滤效果,使车厢舱内可呼吸到新鲜、洁净的空气。所述正压风机工作时,车厢内舱的气压为5_15Pa,由于气压过高会使人体感到头晕等生理反应,所以将气压跳到5-15pa之间适当的气压会另车厢内舱的人员感到舒适,不影响指挥通信等工作。所述车厢上安装有可密封车厢内舱的门体,方便进/出车厢内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利用高弹性密封条和高强度密封胶对车厢内舱进行密封处理,保证内舱的密封性,而且在车厢前端设置有一个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正压风机将外界正常环境下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通过管道及管道附件送入车厢内舱,并在车厢内舱形成5_15pa的正压,即车厢内舱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并维持一定正压的空间,供车厢内舱指挥人员呼吸并阻止不经过滤的外界环境大气、灰尘等从缝隙中窜入舱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指挥通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指挥通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厢内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正压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包括车身1和连接在车身1上的车厢2,车厢2内舱3顶部两侧安装有车厢进风风道4,其特征是, 所述车厢2前端设有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5,压缩空气供应舱5两侧开有进风口 501,压缩空气供应舱5内安装有正压供气系统,正压供气系统由正压风机6、前、后风箱7、8、密封电动风阀9、管道及管道附件10以及安装法兰11,前、后风箱7、8分别密封连接在正压风机 6的进、出端,管道及管道附件10 —端接通后风箱8,另一端通过安装法兰11与车厢进风风道4连通,密封电动风阀9安装连接在管道及管道附件10上,所述前风箱7的压盖701上还安装有过滤网12,本技术的指挥通信车车厢2,利用高弹性密封条和高强度密封胶对车厢2内舱3进行密封处理,保证内舱3的密封性,而且在车厢3前端设置有一个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5,外界空气由进风口 501进入,正压风机6将外界正常环境下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通过管道及管道附件10送入车厢2内舱3,并在车厢2内舱3形成5-15pa的正压, 即车厢2内舱3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并维持一定正压的空间,供车厢2内舱3指挥人员呼吸并阻止不经过滤的外界环境大气、灰尘等从缝隙中窜入舱内。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风箱7的压盖701上还连接有中效过滤器13,提高过滤效果,使车厢舱内可呼吸到新鲜、洁净的空气。所述正压风机6工作时,车厢2内舱3的气压为5_15Pa,由于气压过高会使人体感到头晕等生理反应,所以将气压跳到5-15pa之间适当的气压会另车厢2内舱3的人员感到舒适,不影响指挥通信等工作。所述车厢2上安装有可密封车厢2内舱3的门体14,方便进/出车厢2内舱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技术的技术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包括车身(1)和连接在车身(1)上的车厢 (2),车厢(2)内舱(3)顶部两侧安装有车厢进风风道(4),其特征是,所述车厢(2)前端设有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5),压缩空气供应舱(5)两侧开有进风口(501),压缩空气供应舱(5)内安装有正压供气系统,正压供气系统由正压风机(6)、前、后风箱(7、8)、密封电动风阀(9)、管道及管道附件(10)以及安装法兰(11),前、后风箱(7、8)分别密封连接在正压风机(6)的进、出端,管道及管道附件(10) —端接通后风箱(8),另一端通过安装法兰(11) 与车厢进风风道(4 )连通,密封电动风阀(9 )安装连接在管道及管道附件(10 )上,所述前风箱(7)的压盖(701)上还安装有过滤网(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前风箱 (7 )的压盖(701)上还连接有中效过滤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正压风机(6)工作时,车厢(2)内舱(3)的气压为5-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车厢(2) 上安装有可密封车厢(2)内舱(3)的门体(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包括车身和连接在车身上的车厢,车厢内舱顶部两侧安装有车厢进风风道,所述车厢前端设有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压缩空气供应舱两侧开有进风口,压缩空气供应舱内安装有正压供气系统,正压供气系统由正压风机、前、后风箱、密封电动风阀、管道及管道附件以及安装法兰,前、后风箱分别密封连接在正压风机的进、出端,管道及管道附件一端接通后风箱,另一端通过安装法兰与车厢进风风道连通,正压风机将外界正常环境下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通过管道及管道附件送入车厢内舱,即车厢内舱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并维持一定正压的空间,供车厢内舱指挥人员呼吸并阻止不经过滤的外界环境大气、灰尘等从缝隙中窜入舱内。文档编号B60H1/24GK202088841SQ20112016327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华, 曾剑峰 申请人:广东康盈交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挥通信车车厢用的正压供气系统,包括车身(1)和连接在车身(1)上的车厢(2),车厢(2)内舱(3)顶部两侧安装有车厢进风风道(4),其特征是,所述车厢(2)前端设有独立的压缩空气供应舱(5),压缩空气供应舱(5)两侧开有进风口(501),压缩空气供应舱(5)内安装有正压供气系统,正压供气系统由正压风机(6)、前、后风箱(7、8)、密封电动风阀(9)、管道及管道附件(10)以及安装法兰(11),前、后风箱(7、8)分别密封连接在正压风机(6)的进、出端,管道及管道附件(10)一端接通后风箱(8),另一端通过安装法兰(11)与车厢进风风道(4)连通,密封电动风阀(9)安装连接在管道及管道附件(10)上,所述前风箱(7)的压盖(701)上还安装有过滤网(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剑峰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盈交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