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锡钦专利>正文

组合式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235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组合式基座,特别关于一种可快速组设的基座设计,所述基座包含有前框架、后框架、右侧框架、左侧框架及补强支撑组件,前框架、后框架、右侧框架及左侧框架,以管件的端面对接或侧面对接组合方式,组成框状的基座,而补强支撑组件则位于基座内部,通过各管件或架杆间的组合,可组成平整无偏斜的基座,并能进一步使基座紧贴于地面,获得较好的稳固支撑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组合式基座,特别关于一种金属管件建筑物的基座设计。
技术介绍
目前由轻量化金属建材建造的建筑物已逐渐增加,如大型温室的设计,已大多采用这种类型的建材,不仅可使建筑物的建造更加简便,且可同时兼顾建筑物的强度。而因温室的设计与一般建筑物设计的差别,在于其须考虑温室内植物或养殖生物的生长环境,所以除了须顾及光线、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外,在温室底部须架设基座,使温室内的植床距离地面有适当的距离,使整个温室内各种条件避免因地面温度或湿度的影响而难以控制。目前基座的建造方式,须先设计整个基座所有管件的组合模式,而后在管件制造厂区先行裁切特定长度的管件,之后至建造处利用焊接技术将各管件组成基座,但此种建造方式须在每个管件衔接处施以繁琐的焊接程序,不仅须浪费较多的工时,且管件的接合处易因焊接程序而形成接合间隙,导致管件间无法呈相互垂直或平直对接的状态,而使基座有偏斜非工整的顾虑。此外,因基座与地面直接接触,当地面略有不平整时,虽基座以大面积设置于地面上,也会因地面与基座间形成的微小间隙,而影响基座的支撑强度,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金属管件建筑物的基座存在的施工繁琐、易偏斜及支撑强度不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人设计出一种组合式基座,所述基座以特殊的管件锁固方式,使基座得以通过简便的锁固程序即可完成无偏斜状态的基座,且通过可调整的纵支撑杆设计,得以补足地面与基座间的微小间隙,而提供一组合式基座设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组合式基座包含有一前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 及衔接于上架杆、下架杆两侧的侧架杆;一后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 及衔接于上架杆、下架杆两侧的侧架杆;一右侧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上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的侧架杆上端衔接,而下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的侧架杆下端衔接;一左侧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上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左侧的侧架杆上端衔接,而下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左侧的侧架杆下端衔接;一补强支撑组件,其位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框架及左侧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其包含多个支撑组件,各支撑组件包含上支撑杆及设于上支撑杆处的多个纵支撑杆。优选的,其中前框架、后框架、右侧框架及左侧框架的上、下架杆由多个管件端面对接组设而成;其中管件的端面对接,是在其中一管件的内孔内设置一固定板,固定板朝向此管件端设有多个锁固部,锁固部内形成螺孔,而于对应的另一管件的内孔内设置一定位板,定位板上形成对应锁固部的穿孔并在管件顶端形成可置入螺栓的透孔,螺栓穿过穿孔而锁固于螺孔处,而透孔处另设置一封板;其中前框架、后框架的上、下架杆与纵架杆、侧架杆间,及右侧框架、左侧框架的上、下架杆与纵架杆间,及右侧框架的上、下架杆与前框架、 后框架的右侧侧架杆间,及左侧框架的上、下架杆与前框架、后框架的左侧侧架杆间,均以侧面对接组设而成;其中架杆的侧面对接,是在其中一架杆的内孔内设置一固定板,固定板朝向此架杆端设有多个锁固部,锁固部内形成螺孔,而另一侧面对接的架杆端面形成多个对应锁固部的穿孔,并在侧边形成可置入螺栓的透孔,螺栓穿过穿孔而锁固于螺孔处,而透孔处另设置一封板。优选的,其中补强支撑组件的任一支撑组件,其上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的纵架杆侧面对接;其中补强支撑组件的任一支撑组件,其纵支撑杆由可相互螺接的底杆及调整杆组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座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各框架间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基座管件间端面对接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基座管件间端面对接的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基座管件间侧面对接的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基座管件间侧面对接的组合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前框架111 管件12下架杆14侧架杆20后框架22下架杆24侧架杆30右侧框架32下架杆40左侧框架42下架杆50补强支撑组件52上支撑杆531 底杆60固定板11上架杆 112管件 13纵架杆21上架杆 23纵架杆31上架杆 33纵架杆 41上架杆 43纵架杆 51支撑组件 53纵支撑杆 532调整杆 61锁固部62螺孔63定位板64穿孔65透孔66螺栓67封板70固定板71锁固部72螺孔73穿孔74透孔75螺栓76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配合参看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基座由两个对应设置的前框架10 及后框架20,及分别衔接前框架10、后框架20右侧端的右侧框架30,及分别衔接前框架 10、后框架20左侧端的左侧框架40所组成;其中,前框架10由上架杆11、下架杆12、多个纵架杆13及位于两侧的侧架杆14 互相衔接呈框架的型态,上架杆11、下架杆12分别由管件以端面对接方式组合呈长杆状型态,而多个纵架杆1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架杆11、下架杆12侧面对接呈相互垂直的状态,且侧架杆14的上、下端也分别与上架杆11、下架杆12呈侧面对接的相互垂直状态;以上架杆11上的管件111、112间的关系说明管件端面对接的组设方式,请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其在管件111的内孔内设置一固定板60,固定板60朝向管件111端设有多个锁固部61,锁固部61内形成螺孔62,而在管件112的内孔内设置一定位板63,定位板63上形成对应锁固部61的穿孔64,并在管件112顶端形成透孔65,可自透孔65处置入螺栓66,并使螺栓66穿过穿孔64而锁固于锁固部61的螺孔62处,即使管件111、112呈稳固的端面对接状态,之后在透孔65处再固设一封板67,即使管件111、112间呈平整的端面对接状态;以上架杆11与纵架杆13间的关系说明管件侧面对接的组设方式,请配合参看图 5及图6所示,其在纵架杆13的内孔内设置一固定板70,固定板70朝向纵架杆13端设有多个锁固部71,锁固部71内形成螺孔72,而在管件111的端面供纵架杆13的侧面对接的端面处形成多个对应锁固部71的穿孔73,并在管件111侧边形成透孔74,可自透孔74处置入螺栓75,并使螺栓75穿过穿孔73而锁固于锁固部71的螺孔72处,即使管件111与纵架杆13呈稳固的侧面对接状态,之后在透孔74处再固设一封板76,即使管件111与纵架杆 13间呈平整的侧面对接状态;通过上述管件端面对接及侧面对接的锁固方式,即可使上架杆11、下架杆12分别与多个纵架杆13及两侧的侧架杆14组成前框架10的型态,而后框架20与前框架10为对应的设计,其同样由上架杆21、下架杆22分别与多个纵架杆23及两侧的侧架杆M组成,另右侧框架30与左侧框架40则为对应的设计,均是由上架杆31、41与下架杆32、42分别与多个纵架杆33、43以侧面对接方式组成框架型态,之后仅须使右侧框架30的上架杆31两端部及下架杆32的两端部,分别与前框架10、后框架20的右侧处侧架杆14、24以侧面对接方式组合,而左侧框架40的上架杆41两端部及下架杆42的两端部,分别与前框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基座,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前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下架杆两侧的侧架杆;一后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下架杆两侧的侧架杆;一右侧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上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的侧架杆上端衔接,而下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的侧架杆下端衔接;一左侧框架,其包含有上架杆、下架杆,及衔接于上架杆与下架杆间的多个纵架杆,上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左侧的侧架杆上端衔接,而下架杆两端分别与前框架、后框架左侧的侧架杆下端衔接;一补强支撑组件,其位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框架及左侧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其包含多个支撑组件,各支撑组件包含上支撑杆及设置于上支撑杆处的多个纵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钦
申请(专利权)人:王锡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